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7899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晋江市曾福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畅谈营造趣味的语文学习过程 晋江市英林镇马山小学 曾福建 刘舒媚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有些教师却对此不屑一顾,忽略这些方面的工作。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学校中,不管语文教师是不是班主任,都应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在实际教学生活中,班级文化建设与语文教学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一方面我们时常通过语文教学的过程“渗透”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因为班级文化建设本身并非虚无缥缈、摸不着边际的,它也要有平台,也要有途径,也要有载体

2、。将语文教学作为途径和载体,加之语文教师更多的书卷气息,厚重的文化底蕴,更加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实现班级文化的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神”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时下整个中国都在共建“和谐社会”,每个乡村,社区,家庭都在共建“和谐家园”,为顺应这个历史潮流,作为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我们,感觉结合泉州市小学班级文化基本建设“十个一”(即:1、一面国旗、一句誓言(或激励语)。2、一张学生行为规范(或班级公约)。3、一黑板报。4、一墙报(学习园地)。5、一份报纸。6、一幅画。7、一图书角,一卫生环保角。8、一盆花,一个时钟。9、每天一小时体育、娱乐活动。

3、10、每周一次班队活动。)和本校所在班级的实际特点,用“辩证法”的观点把“两个文化”放在一起抓,创设以“和谐家园”式为特色的班级文化是很适宜的,经过一年多的亲身教学尝试,其效果显著。1、创设“和谐家园”式的班级物质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或暗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因此,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飘满书香气息。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布置:(1)室内的课桌。课桌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物品,可以说,一天见八十遍决不为过。如果

4、我们的课桌这个学生最亲密的伙伴能有一张可爱的“脸”,一个小巧“鼻”,那该多好啊。有可爱的“脸”,当然就不能整天用小刀对它进行整容,让其被“修理”的伤痕累累。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其中也包括课桌。如果桌面上能贴上用美丽的卡片制成的座右铭,让它不断地鼓励自己,就能起到教育的目的。这就不是对课桌“整容”而是对课桌“美容”了。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废弃物,比如废纸、铅笔屑,如果随意地丢在地上,既影响了班级的卫生,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学生又不能每次都因为一片废纸而专门放到垃圾箱或垃圾池里,那样太麻烦了,还容易对别人的学习造成影响。为做到两全其美,我就提倡大

5、家给各自的课桌安装一个小巧的“鼻”,让学生在自己的桌子腿上粘上了一个带有独特造型的挂钩,又将一个自制的废食品袋挂在上面,作为自己的垃圾储备处,收集满了就倒进垃圾箱或垃圾池里,效果不错。(2)教室四壁。教室是求学的天堂,因此应用心对教室的四壁布置些有教育意义的事物。黑板的上方应有班训,班风,国旗等,随时能给学生以提醒,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督促自己爱护班级,关心祖国。教室的两边应有激励性的标语或富有教育意义的图画等,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教育的环境中。对这些文字或图画的要求是不要过于五颜六色,因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文字或图画应是积极的,催人进去的,而不是消

6、极的。总之,在形式上追求朴素、大方之美,在内容上追求哲理性和教育性。 (3)教室的四周。班级四周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以下几个方面是应当考虑的:建立班级书库;合理安排公共财物;摆放花卉盆景。建好图书阅读角。我引导和鼓励每个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书和报拿出来相互交流,推荐图书管理员学习学校图书管理的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小小图书角。这不仅是语文教学中广泛阅读的需要,而且是渲染读书氛围的有效途径。在班级中开展争做图书角“主持人”、争做图书角“热心读者”、介绍一本好书等活动,促进班级阅读文化的形成。诗化生态角。很多班级都愿意在教室内摆设一些花卉盆景,既能美化教室环境、净化教室空气、陶冶学生情操,又能成为

7、一种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我们除了摆上一些如吊兰、水仙、文竹等不同的植物外,我还要求学生在拿来盆栽的同时,必须结合植物附一句话或一首诗,一方面可使学生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为植物角增添了文化的内涵。学生根据植物品种收集了如下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有花卉与名人名句的相互映托,教室里每时每刻都诗意浓浓。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对教室内的公共财物进行合理安排,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也能形成一种美。比如各种电教设备、扫帚、洗手盆、水壶

8、、垃圾桶等摆放得当就能让人有一种美的感觉,而从这些极细小的方面就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总之,充分利用教室的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件物品,尽可能地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就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4)为“园角”命名添创意。教室里有各种“园角”,但如何使“园角”名称变得具有文化内涵呢?于是,我在全班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为园角命名”的活动,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从各个角度出发,拿来了一大堆有意义的名称,有“工艺展示角”,“博览群书角”,“健康广播角”,“园艺芬芳角”,“雏鹰展翅角” ,最后经过筛选,以诗句为基础,形成了 “诗情画意”又各具特色的园角名称。教室里陡然增添了无限书香的气息。2

9、、创设“和谐家园”式的班级精神文化。虽说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但是精神文化确是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班级的人际关系、集体共识上。儿童的成长过程,是逐步演习的过程。今天的儿童无论在哪个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他们要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物质享乐主义”,他们要学会关心与同情、尊重与信任、团结与互助、合作与奉献、竞争与拼搏等等现代人的精神品。制度是精神文化的根本保证,健全制度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建立认同的规范公约来创设班级的文化背景,进而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方向。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我在日常语文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辅导中作了

10、如下尝试:(1)开辟 “今日心情博客园”。这一园地类似于网上论坛,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谁,也不管任何心情,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上面公开你的帖子,同学们也可以给你随意回帖。这一过程在开始的时候,老师必须做好示范和引导工作,使“心情日记”向着良性的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同学间心灵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换,还能形成同学们互帮互助,具有爱心的班级文化价值。(2)每课演讲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前我都会请两位同学进行三分钟演讲,主题由我设定或学生自定每次演讲的主题事先都应该议论角上公示并给以大家从分的舆论自由。主题确定后学生有一周时间进行精心准备,讲完后由师生共同评议。其实演讲的真正目的有两个:一是锻炼学

11、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通过评议对学生演讲内容进行价值取向、精神的正确引导。演讲的主题既扣紧语文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如 “我身边感动的故事”“别人为我做了什么”、“微笑服务”“用目光倾听”等主题,这样鲜活的主题可以捕捉他们心灵的火花,和他们一同成长。(3)每日拜读名著半小时。毋庸置疑,读好书、好读书能增长见识,提升语文素养。我在班级里的读书角开辟“精神面包”专栏,利用每天中午半小时左右让学生在教室里阅读我亲自开出的一些优秀书目,如鲁迅全集红楼梦三国演义茶花女等,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推荐好书。这些书目开出后大家各显神通去筹借,积攒零花钱去买,其间老师及家长应给于鼎力

12、帮助。书因为是千辛万苦借到或买到了,大家自然就会倍加珍惜并细心拜读。拜读名著之风慢慢形成,读书也就逐渐成为班级学习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4)每周一次阅读、新闻交流会。学生每周必须记载一张阅读卡和一张新闻卡。一方面便于教师每周进行查阅,另一方面,我们定于周五进行交流会。采用“选择典型”和“学生自愿”的方式展开,开设“每周一闻发布台”,努力营造阅读和收听社会新闻的氛围,交流思想、锻炼口才、提高辨析能力,引领集体价值取向,其乐融融。(5)每月一次语文竞赛活动。每月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的需要,开展诸如知识竞赛、美文欣赏、朗读比赛等语文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利于

13、丰富班级文化生活。(6)每学期一张小报或贺卡设计。每学期,我都会适时安排学生进行小报设计:主题、形式、内容、中心、版面设计、小报美化等都由学生自己定。学生们凭着各自的爱好,找图案、查数据,忙得不亦乐乎。完了,布置一个小报展,一时间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每到什么节日,又可以让学生自制贺卡,大家剪造型、贴图画,还要求他们写上一段情真意切的话或一首诗。一时间学生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一件件作品:有的狂野,有的细腻,有的色彩艳烈,有的线条柔美,这不正是一个个鲜活张扬的个性吗?这就是“文化”啊!(7)让班级成为交际乐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太自私了,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14、其实改变学生的自我中心,不能靠说教,而是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让班级成为孩子们交友的乐园,现实生活交际的训练班。 “要有朋友,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我时常这样告诉孩子们。春游秋游、参观采集、野炊踏青等语文实践活动,正是大家交友的好时机。我抓住每一次机会:活动前,进行交友动员,鼓励志同道合、求同存异;活动中,我穿梭期间,催化互相帮助、消除隔阂;活动后,我表扬典型,树立正确的交友榜样。让孩子们体验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多一分收获,也多一份责任。优秀的民族是教育出来的,只有在优秀的文化氛围下教育才更具有影响力,班级文化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手段。让我们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特色的班级文化乐园,让学生在趣味的语文学习中快乐成长吧!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