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27837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四川某地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设计院二OO九年五月4 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11.2编制依据及范围11.2.1编制依据11.2.2编制范围11.3可行性研究概况21.3.1项目背景2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3.3建设内容41.3.4工程建设与管理51.3.5建设周期51.3.6工程投资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72.1项目建设的背景情况72.1.1仁寿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72.1.2项目建设的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2.2.1 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102.2.

2、2 教育灾后重建调整的需要112.2.3 改善仁寿一中办学条件的需要11第三章仁寿县县城总体规划123.1城市性质123.2城市规模123.3城市用地发展战略133.4 空间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143.4.1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二心两轴、三环四射、两楔一片”143.4.2城市总体功能分区14第四章 建设条件164.1项目位置164.2自然条件164.2.1地形地貌164.2.2水文164.2.3地质(甲方未提供资料)174.2.4气候174.2.5地震174.3交通174.4倾斜性政策174.5支持性资金184.6项目周边市政配套设施规划18第五章 建设方案205.1项目设计导则205.1.1

3、 建筑形体205.1.2 建筑形式205.1.3 建筑色彩205.1.4 建筑材料选择205.1.5 地震设防205.2建筑标准215.3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标准215.4建设内容225.5项目建设期235.5.1建设工期安排235.5.2工程进度计划235.6工程建设管理方案23第六章 环境保护、安全卫生286.1环境保护286.1.1设计依据286.1.2环境保护措施286.2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0第七章 节能、节水317.1节能、节水原则317.2项目设计依据317.3节能措施317.4节水措施32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38.1投资估算338.2编制依据338.3资金筹措348.4投

4、资估算表34第九章 工程招标方案369.1招标范围369.2招标组织形式369.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69.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379.5招标方式379.6项目招标事项表38第十章 社会效益评价与财务分析3910.1 社会效益评价3910.2 财务分析39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4111.1结论4111.2建议41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述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项目业主: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四川省仁寿县文化体育局项目名称: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地点:四川省仁寿县1.2编制依据及范围1.2.

5、1编制依据(1)仁寿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仁寿县第一中学开展新校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函(仁发改2009123号)(2)仁寿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仁寿第一中学新校区灾后重建的立项批复(仁发改2009232号)(3)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4)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5)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川仁建规地字第5111421200900174号)(7)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川仁建规地字第5111421200900174号)(8)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9)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总体规划方案(10)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6、GBJ99-86)(11)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提供的用地范围地形图(12)委托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1.2.2编制范围本报告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就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阐述项目背景,论证其必要性,分析研究建设条件,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提出工程建设方案,研究确定合理的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措施,进行投资估算分析供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3可行性研究概况1.3.1项目背景受“512”地震影响,仁寿县44780户142332间民房受损,7826户28587间房屋垮塌;592所学校8273间校舍受损,287间垮塌,130

7、所需要重建;31所医院1311间房屋受损,110间垮塌,18所需要重建;部分水、电、气、道、桥梁、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企业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元,是全省51个重灾县之一。省政府批复该县的606个灾后重建项目,截至2009年4月底,全县灾后重建项目共启动341个,占灾后重建项目总数的56.3%;完成投资24.6亿元,占批复投资任务的39.6%,其中完工项目248个。省政府已批复的仁寿学校灾后恢复实施重建规划项目有206个,项目总投资7.1亿多元,目前已经竣工项目194个。仁寿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地貌,辖60个乡镇,幅员面积2606.36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在2005年为163.12

8、万人,是四川第一人口大县,全国第三人口大县,也是国家农业大县,同时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省51个重灾县之一。仁寿一中校已有245年的发展历史。史源于1764年的鳌峰书院,1904年发展为鳌峰中学,1925年改名为仁寿县立初级中学。1939年改名为仁寿县立中学。1953年校址迁至南坛坳,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定为现名“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普通完全中学。2003年经省教厅专家组验收被评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全省仅有60来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仁寿一中是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卫生单位,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

9、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全国绿色学校,中国百强中学,她以历史悠久、治校严谨、学风浓厚、人才辈出而享誉省内外。2003年的仁寿县县城总体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把仁寿建成眉山市东部中心城市,以发展轻加工和旅游服务为主的生态型城市。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使仁寿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多元。地震使仁寿68.79万间民房、130所学校共12万平方米校舍和医院以及大量水电气设施被毁损,受灾群众达70余万人之多,灾后重建,百废待举。仁寿县全县中小学校舍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县政府对教育灾后重建的调整,拟将分散在全县各地待建项目的资金集中使用,以教育资源替换的方式

10、解决不再修复重建项目学校的学生就读问题,即高中教育基本集中到县城,原有乡镇高中改制为初中,原有个别初中改制为九年制中心校。省政府已批复仁寿学校灾后恢复实施重建规划项目206个,项目总投资7.1亿多元,目前已经竣工项目194个。由此,在县城新建一所高级中学有了大部分资金保证。仁寿县学校布局点多面广,原区所在地均建有高中阶段学校,原乡镇所在地也都建有初中和小学,而城区学校多数集中在老城区,无法进一步发展。根据全国逐步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省教厅关于“普通高中要在县城所在地兴办”的要求,县上已经做出“逐步收缩乡镇高中,将高中教育向县城集中,初中教育向建制乡镇集中,原有乡镇高中改为寄宿制初中”

11、的规划,从而达到整合全县教育资源,优化全县学校布局的目的。结合全县高中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必须在仁寿新城区新建一所规模在6000人的高级中学。为了进一步发挥仁寿一中的品牌效应,真正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打造万人级高级中学,以仁寿一中的名牌效应做支撑,在县城新区新建仁寿一中新校区,可以加快仁寿新城区建设的步伐,拉动仁寿经济发展的增长;可以彻底改变仁寿城区没有一所纯高中的现状,以适应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仁寿一中现有的土地和建筑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规模,必须新建校区,满足国家对办学条件的基本规定和各地学子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现在高中部有学生4800余人,占地面积仅为103.6亩(含职工宿舍占地约1

12、0亩),教育教学实际用地约93亩,生均占地面积仅12.9平方米,比国家示范高中评估细则中规定的“校园占地面积,城市生均不少于25平方米,农村生均不少于30平方米 (不含教职工住房占地) ”相距甚远,生均只达到标准的43%(以生均30平米计)。现有教育教学用房369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7.7平方米,与国家示范高中评估细则要求的“校舍建筑面积,城市生均不少于10平方米,农村生均不少于12平方米”相差4.3平方米(以农村标准计)。如此众多的学生拥挤在老城区的狭小地盘,也给交通、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压力,而且学校的发展已严重受到占地面积的制约,所以,唯有修建新校区,才能使仁寿一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

13、发挥优质教育的作用。1.3.3建设内容仁寿一中新校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项目用房包括教学及教辅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2)运动场地设施包括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和主席台、看台、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游泳池。(3)教学办公设备包括学生课桌凳、教师办公桌椅、行政教师办公设备、教室多媒体设备、教仪教具、计算机室设备等。(4)生活设施设备包括公寓家具、供热锅炉、厨房设备、食堂桌凳等。(5)校园环境建设部分包括场平、围墙、道路、绿化和基础设施等。(6)土地部分仁寿第一中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项目用房部分组成表序号名 称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形态1普

14、通教室13400四层建筑2专用教室10100五层建筑3公共教学用房2200图书馆和体育馆由文体中心建设4办公用房4200六层建筑5学生宿舍16700六层建筑6教工宿舍12007食堂9000三层建筑8配套服务用房2200单层三层建筑9合计590001.3.4工程建设与管理仁寿第一中学校为本项目的建设单位。仁寿第一中学校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人员来源和培训计划落实,有能力完成本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管理办法进行本项目的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切实实行工程监理制度。1.3.5建设周期项目建设期从2009年开始,至2011年完成,建设期18个月。2009年7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建设资金筹集等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招投标工作;2010年8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1.3.6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1.8亿元,其中1亿元来自于灾后恢复重建专项基金,另由政府融资0.8亿元,资金由政府全额承担。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