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275519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吹管调试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吹管调试方案1、试验目的 通过对管道进行蒸汽吹洗,清除设备及管道在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残留在过热器、再热器、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内部的锈垢、焊渣、氧化皮等杂物,防止锅炉运行时过热器和再热器堵塞爆管,同时避免异物进入汽轮机通流部分对叶片造成损伤,保证锅炉、汽轮机安全运行。 2、编制依据 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2.4电业生产安全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1994年版 2.5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2.6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管道篇)1997年版 2.7制造、设

2、计部门的图纸、设备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 3、吹管范围及试验要求 3.1吹管范围:主要包括过热器系统、再热器系统、管路系统等。 3.2本次吹管采用加装消音器的方法降低吹管噪音。 3.3本次吹管采用一阶段降压吹管方式,使用油燃烧器的运行方案。 4、吹管应具备的条件 4.1锅炉化学清洗工作结束,恢复工作已完毕。 4.1.1酸洗用临时管道拆除,接口恢复正常。 4.1.2汽包内部装置恢复,临时水位计拆除,水位计投用正常,有足够照明设备。 4.1.3各节流孔板滤网装完,阀门调整工作结束。 4.2 参加冲管的正式系统已验收合格并已达冲管条件。 4.3吹管有关临时设备已准备完毕 4.3.1临时管道已联接完毕,支

3、吊架牢固可靠并考虑到热膨胀,并通过验收。 4.3.2吹管临时管路排汽口周围危险距离范围内严禁有人和设备。 4.3.3所有疏水均接至临时疏水母管,排至厂房外地沟内。 4.3.4靶板位置应尽量靠近正式管道,安装在排汽母管上。 4.3.5临时电动控制门门前管道应为低合金材质。 4.3.6吹管验收靶板已编号,拆、装靶板的工具准备齐全。 4.3.7吹管用临时控制门调试合格,并测出开关时间,做好记录。 4.3.8吹管控制门操作按钮放在集控室操作台上,阀门电驱动装置的行程开关和力矩限制结构调整完毕,并设专人操作。 4.3.9在再热冷段安装集粒器,其技术要求如下: 4.3.9.1 强度满足蒸汽参数要求.设计压

4、力不小于4.15 MPa、温度450; 4.3.9.2 阻力小于0.1MPa; 4.3.9.3 收集杂物性能好。滤网孔径不大于12mm,且主汽流不能直吹网孔,并有足够大的收集杂物的空间; 4.3.9.4集粒器应水平安装。安装时应注意汽流方向,并设置操作平台。集粒器前后应安装压力表或差压表,以监视其阻力。在吹管初期,应加强集粒器内部的检查及清理工作。 4.3.9.5集粒器排渣管应有足够长度,排渣操作定期进行。 4.3.10吹管系统需要的临时表计已安装好。 4.3.11临时管道安装必须按正式管道安装要求进行安装,保证管道内部清洁度,靶板前的临时管道全部氩弧打底焊接。 4.3.12对被吹扫的管道中不

5、参加的部分安装前必须保证内部的清洁度,经技术员、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才能对口安装。 4.4锅炉侧应具备的条件 4.4.1燃油系统调试完毕,油库进油充足。 4.4.2锅炉的保温工作完成,各人孔门检修门等完整良好并关闭。 4.4.3锅炉相关系统如烟风、汽水、燃油系统试运、检查完毕并验收合格;所有阀门、挡板开关灵活,指示正确,特别是炉四角二次风门要里外一致,就地与集控一致。 4.4.4各层平台、楼梯的栏杆等齐全完整,运转层通道和设备周围无杂物、脚手架,有关部分照明充足。 4.4.5电除尘已冷态调试完毕。 4.4.6锅炉冷态试验(主要指送、引风机联合试运)结束并符合要求,各可调式燃烧器喷口倾角调至水平。

6、4.4.7锅炉本体与燃油有关的设备应验收合格,具备点火条件。 4.4.8锅炉本体各膨胀部件检查无卡涩现象,各膨胀指示器膨胀方向正确,并做好原始记录。 4.4.9事故放水正常。 4.4.10炉膛出口烟温测量装置安装完毕达到投用条件。 4.4.11火检及工业电视调试完毕,可以投用。 4.4.12燃油控制系统应达到远操。 4.4.13空气预热器吹灰器达到使用条件,其汽源管路已装好,可进行空预器吹灰。 4.4.14若出现临时控制门胀死或失控等意外事故,可停炉处理。 4.4.15四大管道支吊架系统完工并验收合格,保温结束,记录各蠕胀测点位移原始位置,主汽流量测量装置缓装。 4.4.16集控室达到值班操作

7、条件。 4.5汽机侧应具备的条件 4.5.1凝水、补水、给水等辅助系统已分部试运完毕,达到运行条件。 4.5.2除氧水箱远控水位计投运,吹管时派专人现场监视,并及时与运行操作人员联系。 4.5.3投入给水流量测量装置。 4.5.4吹管过程中正常供应循环水、工业水、冷却水。 4.5.5辅助蒸汽系统与除氧器加热系统以及汽封蒸汽系统竣工。 4.5.6冲洗系统范围内的管道及支架等,按图纸要求全部安装完毕,所留活口处的主管道不能保温以防拆除时杂物落入。 4.5.7汽水分析取样加药系统备投入。 4.6电气、热工仪表应具备的条件 4.6.1厂用电系统已投用,所有禁止操作部位挂警告牌,所有带电设备已根据电业工

8、作人员安全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6.2集控室完全达到操作条件。 4.6.2.1主控盘上表记投用,与吹管有关的系统全部达到使用条件。投用表计: 1)燃油压力、温度;2)炉膛负压;3)送风机出口压力、电流;4)热二次风箱风压;5)引风机电流、出口压力;6)过热器出口汽压、汽温;7)再热器出口汽压、汽温;8)凝泵电流;9)再热器入口汽压、汽温;10)汽包压力及上下壁温; 11)电动给水泵电流;12)除氧器水位;13)给水流量及温度;14)汽包水位,凝汽器水位。 4.6.2.2集控报警系统已调好,下列信号投入并经校验良好。 1)炉膛负压;2)连排电动门故障;3)汽包水位高、低;4)燃油压力高、低

9、;5)电泵入口流量高、低,温度高、低;6)电泵跳闸;7)除氧水箱水位高、低;8)凝汽器热井水位高、低;9)凝泵事故跳闸;10)凝泵流量高、低。 4.6.3炉膛负压保护、OFT、全炉膛灭火保护、风量30%保护已投入,汽包水位保护不投。 4.6.4临时控制门的操作按钮接在主控室辅助盘上,控制门电驱动装置的行程开关和力矩限制机构应认真调整好,以保证阀门在全压差下频繁的关闭或开启,并设检修值班人员。 4.6.5汽水系统的就地压力表、温度表应投入。 4.6.6计算机内的吹管系统图已调试完好,数据采集正确,具备投用条件。 4.6.7 DAS系统的画面、报警、打印、拷贝等正确、清晰。 4.6.8能实时显示各

10、段汽温、汽压的实时值、阀门开关状态、吹管系数等。 4.7 土建应具备的条件 4.7.1与吹管工作有关的土建工作全部结束,防雨装置完工,厂房封闭工作结束。 4.7.2各层孔洞已封堵,沟盖板齐全,道路畅通,地面无积水。 4.7.3屋顶各处无积水,排水畅通,各门窗玻璃安装完毕。 4.8其它工作 4.8.1预先备好记录用表格、秒表等,阀门编号牌齐全,悬挂正确,位置明显。 4.8.2班组确定好负责各项工作及处理缺陷的人员。 4.8.3氧气、乙炔、焊条准备充足,电焊机性能完好。 4.8.4电焊、火焊、施工用电、起重班组设专人值班,做好配合工作。 4.8.5劳动保护用品齐全。 4.8.6准备足够的靶板并抛光

11、,打上编号,准备好更换靶板的隔热手套和工具。 4.8.7可能烫伤人的部位加保温防护,横跨临时管道以及靶板装置处设置平台过道。 4.8.8现场配备吹管系统图、运行日志、交接班记录、工具等。 4.8.9吹管前通知当地有关部门。 4.8.10吹管临时管路及支吊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8.11各通道畅通,危险通道及阀门等设备挂警告牌或隔断。 4.8.12现场配备好粉末、泡沫消防器,消防水系统投入使用。 5、吹管方案及步骤 5.1范围 5.1.1本机组主要吹扫系统包括锅炉过热器、再热器,主蒸汽管道、再热器热段、冷段管道。 5.2工艺流程 本次吹管采取一阶段降压吹管方式,具体流程祥见附件2。 5.

12、3吹管参数的选择 冲管参数主要指冲管蒸汽压力、压降幅度和蒸汽温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冲管系数K1,有一定的积累时间,充分利用锅炉积蓄热量,提高冲洗效果,减少冲管次数。 b.汽包的饱和蒸汽温度降低值不大于42,以避免汽包承受不必要的附加力。 c.冲管期间再热器是安全的,但在A、B控制门关闭后升压时,再热器便处于干烧状态,为了保证再热器的安全,规定炉堂出口烟温不超过538。 5.3.1冲管系数的定义如下: K=GW/GmWm= G2V/G2mVm 由于冲管过程中无法迅速测定G、W、V,经公式推导可变为下列公式: K=G2V/G2mVmP/Pm 式中: G、W、V分别为冲管时冲洗管段的蒸汽流

13、量、流速、比容。 Gm、Wm、Vm分别为MCR工况时冲洗管段的蒸汽流量、流速、比容。 P、Pm分别为冲管时和MCR工况时冲洗管段的蒸汽压降。 5.3.2吹管参数的选择 根据厂家计算资料,在MCR工况时,汽包至过热器出口蒸汽压降Pm2= 1.373 MPa,再热器进出口蒸汽压降Pm5=0.176MPa,因此,冲管压力P计算如下: P=P1+1.5(Pm2+Pm3+Pm4+Pm5+Pm6)+P7+P8+0.5 式中: P1-冲管门开启过程中汽包压力降值,经验取0.8 Pm2-MCR工况下过热器压降已知为1.373 Pm3- MCR工况下主蒸汽管压降已知为0.6 Pm4- MCR工况下冷段管压降计算

14、为0.1 Pm5- MCR工况下再热器压降已知为0.176 Pm6- MCR工况下热段压降已知为0.1 P7-冲管排汽管压损,经验取0.2 P8-冲管集粒器压降,经验取0.10 所以P= 0.8+1.5 (1.373+0.6+0.1+0.176+0.1)+0.2+0.1+0.5=5.10Mpa 故选用本次冲管的压力为5.5Mpa。 5.3.3降压幅度 降压幅度是由冲管控制门的开启、保持、关闭的时间来控制,要求K1.1的保持时间t90秒,因而冲管控制门全开保持时间不应小于2分钟,累计冲管时间控制在45分钟,同时注意汽包饱和蒸汽温降42,当压降到K值为1.2时关闭冲管控制门。 5.3.4蒸汽温度

15、为保护再热器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538,燃油量要控制在略高于每层油枪允许的最低油量,在此条件下,可以尽量提高蒸汽温度至420430,但不得超过430。 5.4锅炉点火和暖管 5.4.1按锅炉运行规程中的冷态启动步骤,对锅炉进行启动前的全面检查,完毕后接到启动命令后先启动空预器,然后按照A引、A送、B引、B送的顺序启动各台风机,进行炉膛吹扫。 5.4.2 锅炉点火 5.4.2.1 炉前油系统打循环,进行燃油泄漏试验,炉膛吹扫结束后确认点火命令,然后点火,按顺序依次投入A层油枪。 5.4.2.2锅炉的升温升压要符合冷态启动曲线,燃烧速率控制可略高于油枪允许的最低油量,根据需要可以投入上层的部分油枪,另外还需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部件膨胀不合适,必须找出卡涩原因。 5.4.2.3锅炉点火后应及时应及时调整燃烧,防止尾部烟道积油再燃。 5.4.2.4按运行规程规定要求对空预器进行连续吹灰。 5.4.3锅炉升温升压时,再热器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