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27487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arris 角点测法优化.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arris角点检测算法优化 一、综述 用 Harris 算法进行检测,有三点不足:(1 )该算法不具有尺度不变性;(2 )该算法提取的角点是像素级的;(3 )该算法检测时间不是很令人满意。 基于以上认识,我主要针对第(3 )点对Harris 角点检测算法提出了改进。 二、改进 Harris 算法原理 在介绍我的方法之前,我先提出如下概念:图像区域像素的相似度。我们知道, Harris 角点检测是基于图像像素灰度值变化梯度的, 灰度值图像的角点附近,是其像素灰度值变化非常大的区域,其梯度也非常大。换句话说,在非角点位置邻域里,各点的像素值变化不大,甚至几乎相等,其梯度相对也比较小。从这个角度着

2、眼,我提出了图像区域像素的相似度的概念,它是指检测窗口中心点灰度值与其周围n 邻域内其他像素点灰度值的相似程度,这种相似程度是用其灰度值之差来描述的。如果邻域内点的灰度值与中心点Image (i,j) 的灰度值之差 的绝对值 在一个阈值t 范围 内,那我就认为这个点与中心点是相似的。与此同时,属于该 Image (i,j) 点的相似点计数器nlike(i,j) 也随之加一。在 Image (i,j) 点的n 邻域 全部被遍历一边之后,就能得到 在这个邻域范围内 与中心点相似的 点个数的统计值nlike(i,j) 。根据nlike(i,j) 的大小,就可以判断这个中心点是否可能为角点。 由于我选

3、择3*3 的检测窗口,所以, 对于中心像素点 , 在下面的讨论中只考虑其8 邻域内像素点的相似度。 计算该范围的像素点与中心像素点的灰度值之差的绝对值 ( 记为 ) , 如果该值小于等于设定的阈值 ( 记为 t) , 则认为该像素点与目标像素点相似 。 nlike(i,j)=sum(R(i+x,j+y)( - 1 x 1 , - 1 y 1 , 且 x 0 , y 0) , 其中 : 1 , ( i + x , j + y) t R(i+x, j+y)= 0 , ( i + x , j + y) t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 : 0 nlike ( i , j ) 8 。 现在讨论 nlike( i

4、, j) 值的含义 。 (1) nlike (i , j) = 8 , 表示当前中心像素点的 8 邻域范围内都是与之相似的像素点 , 所以该像素点邻域范围内的梯度不会很大 , 因此角点检测时 , 应该排除此类像素点,不将其作为角点的候选点 。 (2) nlike (i , j) = 0 , 表示当前中心像素点的 8 邻域范围内没有与之相似的像素点 , 所以该像素点为孤立像素点或者是噪声点 , 因此角点检测时 , 也应该排除此类像素点 。 (3) nlike (i , j) = 7 , 可以归结为以下的两者情况 , 其他情形都可以通过旋转来得到 ( 图中黑色区域仅表示与中心像素相似 , 而两个黑

5、色区域像素可能是相似的 , 也可能不相似 ) 。 对于图 1 (a) 中 , 可能的角点应该是中心像素点的正上方的那个像素点 , 1(b) 图中可能的角点应该是中心像素点右上方的那个像素点 , 故这种情况下 , 中心像素点不应该作为角点的候选点 。 图 1 ( a ) 图1(b) (4) nlike (i , j) = 1 , 可以归结为图 2 中的两种情况 ( 图中白色区域仅表示与中心像素不相似 , 而两个白色区域像素可能是相似的 , 也可能不相似 ) , 在这两种情况下 , 中心像素点也不可能为角点 。 图 2 ( a ) 图 2 ( b ) (5) 2 nlike ( i , j) 6

6、, 情况比较复杂 , 无法确认像素点准确的性质。我采取的方法是先将其列入候选角点之列,对其进行计算CRF 等后续操作。 三、改进 Harris 算法效率性能分析 作为对比,我用未加改进的 Harris 算法计算了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 离边界boundary 个像素之内的点除外,boundary 为程序中定义的一个整数,名同其意) 的 CRF 值。Harris 算法采用9*9 的矩形高斯窗口( 共 81 个像素) , 方向导数采用 Prewitt 算子 , 则在计算每个像素的自相关矩阵M 过程中乘法次数为: (9*9+1 )*3=246 次,加法次数为: (9*9-1 )*3=240 次 ,因

7、此,计算点(i,j )的CRF 就要花费(1 )乘法246+2=248 次,(2 )加法240+1=241 次,(3 )行列式计算det(M) 一次,(4 )对角和计算trace(M) 一次。对于分辨率为 Height*Width 的图像, 不考虑边界的影响, 其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248* (Height-boundary)*(Width-boundary) 次乘法 + 241* (Height-boundary)*(Width-boundary) 次加法+1* (Height-boundary)* (Width-boundary)+ det(M) 一次+ trace(M) 一次,由于一次乘法

8、的时间要远多于一次加法 , 因此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 Harris 算法就显得速度较慢了。 改进 Harris 算法主要是在计算 CRF 值之前对像素点做了一个初始选择 , 这一部分主要是加法运算 , 运算量为 8 *(Height-boundary)*(Width-boundary) 次 。由于不涉及乘法运算 , 虽然在此增加了计算量 , 但为后续的 焦点提取剔除了大量的非角点像素点 , 而不必计算每个像素点的 CRF 值 , 大大减少了乘法的计算次数 , 计算效率在分辨率高的图像中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 对于我们所采集的图像 , 预处理后 , 剔除像素点比例占总像素点的 60 % 以上

9、 ,乘法计算量一般都能降低一半。表 1 为改进前的传统 Harris 算法与改进 后的Harris 算法在对一组6 幅图像进行角点提取时,于核心部分(计算CRF 与确认角点)所耗费的平均计算时间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改进算法的时间约为原算法的 21.58 % , 在不使用其他技巧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 , 有利于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 表 1 Harris 算法与改进 Harris 算法在核心部分 平均消耗消耗时间上的对比( 单位 : 秒) 图像名 Z1.jpg Z2.jpg Z3.jpg Z4.jpg Z5.jpg Z6.jpg 改进前 7.466712 7.456286 7.65566

10、4 7.581580 7.501732 7.469117 改进后 1.270748 1.241037 1.698029 2.272551 2.025614 1.230464 四、其他 这样检测出来的角点,有可能会在真正的角点附近小的邻域里同时存在几个“ 伪角点” 。 我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对以该点为中心7*7 的邻域内进行搜索,看是否存在这样的伪角点;如果存在,则用算数平均的方法求出全部这些点的平均坐标 row_ave 和 column_ave (见程序137 和138 行),并以此作为真正的角点坐标并将其用绿色的点标志出来。 但是,这样处理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对于图像边缘上(程序会检测出比较多的

11、“角点”)杂点比较多的地方,会由于“角点”的聚集而导致更多的角点出现。 与此同时,削弱了噪声的影响(噪声点的CRF 一般会比较大),会使图像CRFmax 值变小,这也是导致用这种方法产生更多角点的一个原因。 表2 给出了传统Harris 算法与改进 Harris 算法在结果性能(检测出的角点个数)方面的对比。表3 给出了传统Harris 算法与改进 Harris 算法在计算图像CRFmax 上的对比。 表 2 Harris 算法与改进 Harris 算法在结果性能方面的 对比(检测出的角点个数)(单位:个) 图像名 Z1.jpg Z2.jpg Z3.jpg Z4.jpg Z5.jpg Z6.j

12、pg 改进前 77 71 76 71 70 76 改进后 79 72 99 86 98 78 表3 改进前后CRFmax 对比(单位1 ) 图像名 Z1.jpg Z2.jpg Z3.jpg Z4.jpg Z5.jpg Z6.jpg 改进前 3.2947e+08 2.8773e+08 1.5712e+09 1.3835e+09 1.5645e+08 2.4432e+09 改进后 3.2947e+08 2.8773e+08 1.5598e+09 1.3389e+09 1.5645e+08 2.4432e+09 附:matlab源代码 %Prewitt Operator Corner Detecti

13、on.m %时间优化-相邻像素用取差的方法 % clear; for nfigure=1:6 switch nfigure %选择图片 case 1 t=z1.jpg; case 2 t=z2.jpg; case 3 t=z3.jpg; case 4 t=z4.jpg; case 5 t=z5.jpg; case 6 t=z6.jpg; end % t1 = tic; %测算时间 FileInfo = imfinfo(t); % 保存图像的所有信息 Image = imread(t); % 读取图像 % 转为灰度值图像(Intensity Image) if(strcmp(truecolor,FileInfo.ColorType) = 1) %转为灰度值图像 Image = im2uint8(rgb2gray(Image); end dx = -1 0 1;-1 0 1;-1 0 1; %dx:横向Prewitt差分模版 Ix2 =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