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27438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层1、引用文件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市区一般采用外购沥青混合料。当采用现场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拌和场地应结合工程规模大小线路长度,确定合适的拌合场地范围,一般设置两个拌合场地,场地分别位于路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位置,便于施工运输。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提前绘制沥青混合料摊铺顺序平面图,将摊铺机和压路机司机、摊平负责人、现场质量负责人、责任工长等人员信息进行收集和张贴,便于现场协调。正式施工前,选取一

2、段不小于200米的试验路段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施工,确认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压实设备的效率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试验路段完成后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全部合格,形成总结报告,用所取得的数据来指导正式施工。各种原材料必须检验合格,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表面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且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路面横坡。施工下面层前,将基层清扫干净。喷洒透层油,经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上面层和中面层前,将下面层和中面层清扫干净。喷洒粘层油完毕,经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现场搅拌沥青混合料生产用水以取用当地河

3、流水为主,就地打井取水为辅,同时修建大型储水池保障生产。 所用每种材料按照规定频率要求进行抽样分析试验,自检合格后报搅拌中心试验室审批后批量进场。2)外购沥青混合料外购沥青混合料要符合规范要求,由供货单位按规定及时出具检测报告;运至施工现场后,项目部进行相关检验,包括混合料的温度、离析情况、拌合均匀度等指标,若有不合格项,不得摊铺。3)沥青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作为道路面层使用,B级沥青可作为次干路及其下面层、中面层使用,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的沥青进行掺配,掺配比应经试验确定。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相关要求

4、执行。4)粗集料粗集料应满足设计规定的级配要求,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对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大于或等于4级;对于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3级。集料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一个破碎面宜大于90%,2个及以上的宜大于80%。对料场生产的集料,试验室每天跟踪检测。拌和站地面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以免原地面泥土对其产生污染。粗集料根据各面层的特性,其技术指标存在一定差别,具体要求见下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2628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 (%)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t/m3)2.62.52.45T0

5、304吸水率,(%)2.03.03.0T0304坚固性,(%)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其中粒径大于9.5mm,(%)其中粒径小于9.5mm,(%)15121818152020-T0312水洗法0.075颗粒的含量,(%)111T0310软石含量,(%)355T03205)细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热拌密级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和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细集料的质量要求见下表要求。细集料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2.502.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 %12-

6、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5T0333砂当量 %6050T0334亚甲蓝值 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s30-T03456)矿粉矿粉应采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当次干路及以下道路用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应超过填料总量50%,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沥青混合料用矿粉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矿粉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02.45T0352含水量%1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小于0.6mm%100100T0351小于0.15mm%90100901

7、00T0351小于0.075mm%75100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朔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2.2.2机具主要施工机械配置序号机械名称用途序号机械名称用途1沥青拌和站沥青混合料拌合6洒水车路面养护、清洁2装载机现场材料装卸7发电机组电源补给3沥青砼摊铺机沥青混合料摊铺8自卸汽车沥青混合料运输4振动压路机沥青混合料碾压9加油车燃料输送5胶轮压路机沥青混合料碾压10洒布车透层油、粘层油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拌制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3.2测量放线下面层施工前,先恢复中线,然后以此为基准,放出两条钢丝线,钢丝

8、线与路面中线平行,基准线采用5的钢丝绳,钢丝拉力大于1000N,支撑杆在直线段间距为10米,平曲线段间距为5米,钢丝绳不产生超标的挠度。抄平确定标高后,摊铺机以钢丝线为基准进行摊铺作业。沥青混合料其他面层施工采用电子平衡梁施工控制。3.3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混合料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度相匹配,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对SMA和OGFC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2.5倍。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便于施工,不得离析。热拌沥青混合料搅拌及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及黏度、气候条件、铺装层厚度、下卧层温度确定。普通

9、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温度宜通过在135175条件下测定的黏度-温度曲线,下表执行。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压实时适宜温度相应的黏度黏度适宜于搅拌的沥青混合料黏度适宜于压实的沥青混合料黏度测定方法表观黏度(0.170.02)Pas(0.280.03)PasT0625运动黏度(17020)mm2/s(28030)mm2/sT0619赛波特黏度(8510)s(14015)sT0623当缺乏黏温曲线数据时,可按下表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50号70号90号110号沥青加热温度160170155165150160145155矿料加热温

10、度间隙式搅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搅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50170145165140160135155混合料贮料仓贮料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20019519018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165140155135145130140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40160135150130140125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13515013014512513512013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808570806575607075706055开放交通的路表面温度,不高于50505045注:1、沥青混合

11、料的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可采用表面接触式温度计测定。当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2、表中未列入的130号、160号及30号沥青的施工温度由试验确定。3、常温下宜用低值,低温下宜用高值。4、视压路机类型而定。轮胎压路机取高值,振动压路机取低值。5、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搅拌及施工温度应根据实践经验经试验确定。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温度提高1020。6、SMA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与同类材料的施工实践经验,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等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

12、合比设计初应满足相关要求,对于不同施工区域应采用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的实施,来确定适用于本工程的各项技术指标。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进行试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最佳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同样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至少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

13、的最佳沥青用量。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路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芯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料配合比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级配的中值。混合料拌和必须模拟生产实际情况,采用实验室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并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水稳定性检验;经配合比设计得到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规范规定的马歇尔设计技术标准,矿料级配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并且矿料级配不应由一个筛孔的

14、低限变为相邻的一个筛孔的高限,而且是均匀的级配,并应尽可能的靠近级配范围的中限。3.4拌制沥青混合料采用机械拌制,选用具有精密计量系统的自控间歇式拌和设备。各种骨料经计量、加热后进行筛分,并再次计量调整矿料级配达到要求后喷洒沥青进行湿拌而形成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搅拌机每盘的搅拌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不宜少于510s,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仓贮存,贮储时间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得超过72小时;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得超过24小时;SMA混合料应当日使用;OGFC应随拌随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要求的频率与方法检验材料的质量及混合料的温度、配合比与油石比,并分别作好记录。在拌和生产过程中,随时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