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273895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 范例 学习 指导望牛墩镇2015-2017年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程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监测方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单位: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word整理版 目录第一节 工程概况1第二节 有害气体监测1第三节 有害气体监测管理3第四节 有害气体综合治理3第六节 气体检测员安全教育及培训4第七节 预防措施5第一节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东莞市望牛墩镇,望牛墩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东莞市域西北部,属于东莞市域西部的水网地带。东与万江区和道滘镇相邻,南接洪梅镇,西与麻涌镇隔江相望,北与中堂镇接壤。望牛墩镇现状除科苑城工业园区及一些新建区采用雨、污分流制

2、外,其余地区都采用旧合流制排水体制管渠系统,通过直排式合流管渠,直接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城镇水体,目前工程范围内已经布置了截污主干管,但由于污水次干、支管的滞后导致在雨季时,现状合流管携带大量雨水及混流污水进入截污主管道,而当前污水厂规模显然不能完全处理合流污水,因此必须要加快实现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提升进入污水厂的污水浓度,有效分离雨水及污水,使已建成的污水厂发挥最大效益。 本工程截污次干管网的服务范围涉及上合村、望东村、望联村、洲湾村、洲涡村、朱平沙村、锦涡村、官洲村以及五涌村及下漕村,本工程结合相关规划、现状地形、排水系统建设情况及污水处理厂现状,本工程将工程范围分为:东北及镇中心片区

3、、西南片区和东南片区。 本次截污次管网工程总长20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DN300mmDN600mmHDPE缠绕增强结构壁管(B型结构)开挖7036米,DN400mmDN800mmF型承插式三级钢筋砼顶管13887米,DN300500焊接钢管72m,聚乙烯(PE)拖拉管190m。主要污水检查井618座(包括截流井137座、沉泥井142座和普通检查井339座);路面破拆33006和路面修复33006等工作。第二节 有害气体监测顶管工作井及管道内若有害气体、含量高、有突出危险,如不重视,不仅将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还可能给顶管管道工程造成毁灭性灾害。因此有害气体的防治是顶管施工的重点,而监测则是采

4、取防治措施的依据。(一) 监测目的及内容1、监测目的(1)防止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顶管施工。(4)为顶管施工积累经验。2、监测内容根据顶管施工有害气体的复杂性,把困扰施工的甲烷(CH4 )、硫化氢(H S)、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3、监测依据及执行标准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2006为主要依据,并根据上述“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有害气体监测、控制。按

5、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方法及常规有害气体测定方法执行。4、人员配置应成立顶管施工安全管理机构,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顶管施工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应的管道气体安全施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制定并落实管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用火安全制度,不得在顶管工作井内抽烟、携带火种等,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提供电力安全防范等级。施工管理部门应定期(每周一次)和不定期对管道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暴露的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顶管施工任务安全顺利完成。5、监测数据整理分析检测人员在洞内检测的同时,做好各种有害气体浓度变化的记录,并及时汇总

6、到组织指挥系统。井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均超过了标准中许可的浓度,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予以降低;通风后再行检测,有害气体低于规范要求以下方可继续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可见对有害气体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是指导顶管施工、协调各工序间关系、确保施工安全、有序的重要环节。其他有害气体的监测、控制基本相同。6、有害气体测定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使用测定仪器,要熟读使用说明书;(2)测定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故障;(3)要考虑送风或压气的影响,选择合适地点进行测定;(4)测定结果有疑问时应重新测定;(5)测定结果应按测定表要求进行填写,并正确的向负责人报告,同时接受其指示。第三节 有害气体监测管理(一)培训专职检

7、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所有进洞施工人员都要经过气体安全意识知识培训,方可下井施工。(二)监测每天或每次下井都必须有害气体检测,并做好相应的检测记录。(三)管理措施(1)气体仪器专人保管、充电,应随时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按各种仪器说明书要求,定期送检查站鉴定,日常每3天校正一次。(2)坚持每井下井前,均应进行检测,确保安全才能下井作业。(3)每个检测点应设置明显的记录牌,每次检测应及时填写在记录本上,并定期逐级上报。第四节 有害气体综合治理目前对井及管内有害气体的综合治理,主要是采用超前探测、通风等方法。通风是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防止有害气体积聚的最有效手段;通风可以不断向洞内送人新鲜空气,排出有

8、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浓度,从而改善井内施工环境,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1、通风标准根据经验及安全规范要求,通风量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1)井内空气含氧量不得少于20 ,并保证井内施工人员每人每分钟能获得4 m 的新鲜空气。(2)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控制在2 mg以下。(3)井内最小风速:口 =025(ns)。2、通风方式根据通风需求采用一台风机一道管路压入式通风,以满足施工要求。第六节 气体检测员安全教育及培训(1)凡从事顶管工作的检测员都必须进行气体安全技术培训。(2)电工、检测人员,电器设备及仪器、仪表校正人员等特别作业人员,必须

9、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方准上岗。(3)调换工种人员及参与技术革新的有关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培训。(4)工程队每周安全检查进行周安全教育,组织学习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防止事故的能力。第七节 预防措施1、有害气体预防采用送气方式,内通风采用大功率,高性能风机,用风管送风至开挖面,要确保每人3方/min的通风量。2、加强区间井内空气质量检测,认真做好检测记录,井内含氧量及有害气体浓度标准和检测仪器见下表(气体种类不限于下表):一、气体浓度检测一览表序号名称指标测试仪器备注1氧气19.5%氧气测试仪国标21.8%,18%为含氧量下限2硫化氢10PPM硫化氢测试仪为国家

10、测试标准3甲烷1%测爆仪为国标爆炸下限的1/44一氧化碳30mg/m一氧化碳测试仪为国家测试标准5氮氧化物50 mg/m氮氧化物测试仪为国家陈思和标准二、抢险措施井内发现有人昏厥,发现疑似有毒气体或异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硫化氢(H2S):(1)毒作用机理: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2)中毒表现:按吸入硫化氢浓度及时间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眼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烧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毒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

11、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3)紧急处理:吸氧,糖皮质激素。2、甲烷(CH4)(1)中毒表现:接触高浓度天然气后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疾病过程中尚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运动性失语及偏瘫。长期接触低浓度天然气者可出现头痛、头昏、失眠等症状。(2)紧急处理:出现症状后要尽快脱离接触至空气新鲜处。有不适者要注意保暖、休息。出现中毒症状者及时到医院就诊。3、一氧化碳(CO)(1)中毒表现:主要有头晕、头痛、耳鸣、

12、心悸、恶心、呕吐、无力、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心率快、烦躁、步态不稳、短暂昏迷;重患者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2)紧急处理: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解开中毒者的领口、裤带,是他呼吸不受阻碍。但也要注意保暖,以免发生肺炎。如果中毒者已失去知觉,可针刺人中、十宣等穴位,刺激其呼吸,醒后给其喝大量浓茶。如果中毒者迅速陷入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大汗淋漓,瞳孔缩小或散大,血压下降,呼吸浅而快,心跳过速,体温升高,可判断为中毒煤气中毒,这时的当务之急为立即做人工呼吸,不能间断,同时由他人去叫救护车,急送医院抢救。此时井内严禁使用明火。4、氮氧化物(1)急性中毒:吸

13、入气体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经67小时潜伏期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可并发气胸及纵膈气肿。肺水肿消退后2周左右出现迟发性阴塞性细支气管炎而发生咳嗽、进行性胸闷、呼吸窘迫及紫绀。少数患者在吸入气体后无明显中毒症状而在2周后发生以上病变。(2)紧急处理:急性中毒后应迅速脱离至空气新鲜气。立即吸氧、对密切接触者观察2472小时。肺水肿发生时给去泡沫剂如消泡剂,早期、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可按病情轻重程度,给地塞米松1060mg/日,分次给药,待病情好转后即减量。一旦发现有害气体中毒,应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紧急疏散,同时将井内直流风机开启,做好通风工作,稀释有害气体浓度。被抢救人员以就近医院救治为原则,同时送医院,本预案提供医院联系方式,以备急用。根据灾情制定现场紧急措施,立即在现场布置警戒线,并维护现场秩序,组织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word整理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