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26991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四大名著期末作业 题 目 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爱情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班 级 浅议红楼梦宝黛钗的爱情 红楼梦这部巨著,曹雪芹用细腻的笔调刻画出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无不跃然纸上,个个栩栩如生。它以宝黛爱情为线索,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它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大观园是这个封闭王国的缩影。 在我读了拜读了几遍后,我认为红楼梦的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毕竟有句话不是这样说过“不悲不美”。不是说天生是一个残忍的人,但是在我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毕竟人生短暂,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许许多多的意外出现,譬如:四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黛玉的死,宝玉的出家当和尚等等,都是我们所料想不到的,对这突然而来的变故,我们是持逆来顺受呢,还是乐观,积极的态度呢?林黛玉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抱怨自己,多愁善感,可她的命运终结又是如何?况且在我看来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宝玉自

3、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黛玉死时只说了半句话“宝玉,你好.。.。便命丧黄泉.如果要我填满这句话,我想必当是”宝玉,你好狠。”同样我当初也把这句话作为宝钗今后独守空闺的日子里经常说的话。我在想虽然那场娶亲是王夫人的掉包计,表面是说宝玉并非无情的人,可是既然他娶了宝钗,他的林妹妹也因为他的“无情”气极而亡,为什么不这样讲错就错的陪伴宝钗过完这一生呢?他也不是对宝钗没有任何感情,在婚后那段日子里为宝钗描眉等等一些温馨快乐的日子难道都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吗?他给了她希望为什么最终却那样选择?宝钗她有什么错?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且恪守封建

4、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只是他和宝玉没有共同的理想和兴趣,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而宝玉却是和黛玉是反封建的代表人物。难不成就因为这个就决定了她的命运?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这一切就只起因于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之后就理所当然的薛姨妈早早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让贾宝玉娶了她为妻。追其溯源这一切只因封建礼教,从红楼梦引子中便可看出,”因此上演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金玉之说,似乎是主线,只是注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宿命。终还是

5、”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看破的遁入空门”,两皆抛。 宝钗何止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还泪之说引出的是风流孽债,想要免此孽债,须将宝,黛二人分开,宝钗就成了此孽债的牺牲品。在神的眼里,她只是一个道具,神为免此一难的利用品,利用的是宝钗一身的幸福。怀了身孕,便离她而去,就像是被丢弃了一般。不仅是被宝玉丢弃,还是被所谓的神丢弃,利用完了的丢弃品。她为此孽债而生,历经人生沧桑疾苦,终不能得一美满结局。面对命运人是多么卑微!况且是这封建的社会终以微不足道的女子!”花容月貌为谁妍.” 其实说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

6、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所以我们都没有资格评论宝钗插足于宝黛的爱情.而宝玉的出走也不是因为他没有了爱情无法面对宝钗,其实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或许因为自己本身的狭隘性,我只道:回首备记凤月繁华之盛”的高潮,到头来”树倒猢狲散的景况虽则最后家道重兴,到底教”门庭依旧,面目全非的荣国府如何再续这一场华美至极的荒唐不能了,只因那一群主宰灵魂的女人早已香消玉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