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工艺说明(1).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6827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行工艺说明(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行工艺说明(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行工艺说明(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行工艺说明(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行工艺说明(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行工艺说明(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行工艺说明(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固原六盘山电厂增容改造系统工程 输灰系统运行工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本计算书是根据宁夏固原六盘山电厂增容改造系统工程输灰系统技术协议书中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计算的。一、原始数据1.1 2330MW机组省煤器灰斗配套气力除灰系统,一台炉有4个省煤器灰斗,本期工程共需要8台仓泵。1.2 输送距离:省煤器管道至一电场输送距离约100m,弯头约5个,输送当量长度为125m。1.3 飞灰密度:飞灰输送系统的保证出力统一按750kg/m3计算。二、系统设计2.1输灰管道布置(一台炉):灰管配置:2个仓泵为一个单元,2个单元共用一根灰管(灰管一)。2.2系统设计出力:改造后的省煤器系统实

2、际灰量为2.5t/h,设计出力为3.75t/h。四、运行模式 每台炉:灰管一2个仓泵一组交叉输送; 五、运行描述: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飞灰沉积在灰斗,落入安装在灰斗下方的仓泵中,然后通过气力输送把飞灰送至一电场灰管。六、 系统初始状态6.1 每个输送单元输送前必须判断气源压力是否大于0.45MPa(该压力上位机上可视、可调),只有在大于的条件下才允许启动输送。6.2 同一根输灰管道上的各输送单元按照完成进料阶段的先后顺序排队输送(进入充气阶段、输送阶段、吹扫阶段)。6.3 各输送单元的一个完整输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进料阶段、充气阶段、输送阶段、吹扫阶段、等待阶段。七、 运行过程压力检测值l

3、 堵管压力值设定值0.30pa(可视,可调)l 清堵压力值设定值0.20Mpal 输送结束压力值设定值0.03Mpa(可视,可调)l 气源压力设定值0.45Mpa(可视,可调)当启动一次输送循环时,控制系统将检查下列循环启动联锁条件是否完全满足: 输送管道压力小于堵管压力值设定值。 气源压力大于气源压力设定值。 渣仓有空间可用(渣仓料位计未高料位报警) 渣仓布袋除尘器清灰装置已开 仓泵就地操作箱控制开关置“远控”当上述条件均为真值时,将触发一次输送循环并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单个输送单元-仓泵共用出料阀时,共用出料阀的所有仓泵为一个单元,同个单元里的仓泵每个阶段都同时进行):步骤1:进料过程输送

4、单元仓泵平衡阀打开,延时5秒后打开输送单元仓泵进料阀,仓泵进料阀打开的同时启动输送单元进料定时器(上位机上可视、可调)。当输送单元进料定时器时间到,则关闭该输送单元所有仓泵的进料阀、平衡阀,同时启动进料阀关闭定时器(15s),输送单元的进料阶段结束后,遵循以上6.16.3的原则进入充气阶段。当进料阀关闭定时器到未检测到输送单元所有仓泵进料阀关到位信号,程序画面发出“仓泵进料阀密封故障”提示,同时该输送单元停留在该阶段,只有等仓泵进料阀密封故障解除,该输送单元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段。步骤2:进气过程(加压流化过程)完成步骤1后,检测到进料阀关到位信号返回时,一次气阀和三次气阀相对应的电磁阀线圈得电

5、,一次气阀和三次气阀打开,打开同时启动进气定时器(20S,可视、可调),当进气定时器到时,完成进气过程(此时一次气阀和三次气阀未关闭),进入输送过程。步骤3:输送过程当进入输送过程,出料阀,助吹气阀电磁阀线圈得电,出料阀和助吹气阀打开,出料阀打开同时启动输送定时器(200S,可视、可调)和压力检测延时定时器(15S,可视、可调)。当压力检测延时定时器到后如果管道输送压力小于输送结束压力设定值,或者输送定时器到时,完成输送过程(此时气阀和出料阀未关闭),进入吹扫过程。步骤4:吹扫过程当压力检测延时定时器到后如果管道输送压力小于输送结束压力设定值,或者输送定时器到时,启动吹扫定时器(15S,可视、

6、可调),吹扫定时器到时,气阀电磁阀线圈失电,关闭一次气阀、三次气阀,和助吹气阀,同时启动出料阀延时关闭定时器(10S),出料阀延时关闭定时器到时,出料阀电磁阀线圈失电,出料阀关闭。进入循环等待过程。步骤5:等待过程 出料阀电磁阀线圈失电,出料阀关闭,同时启动等待定时器(3000S,可视、可调),此时各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等待定时器到时,返回步骤一,进入下一个循环。注意:仓泵共用出料阀时,共用出料阀的所有仓泵为一个单元,单元里每个阶段都同时进行,同一管道上不同组仓泵的气阀互锁,不能同时打开。循环条件如下:1, 在输送系统运行中,若检测到管道压力大于0.3MPa(可视、可调),并经过5s的延时,输

7、出管道堵管报警,并且与此根管道相连的所有阀门电磁阀线圈失电,所有阀门关闭,同时启动自动清堵程序,但需要打开平衡阀;2, 正常循环中,气源压力低报警,当前输送单元完成步骤4后,停在步骤5,其他单元停止运行,等待气源压力高信号恢复再执行从步序2开始;3, 正常循环中,若自动状态信号消失,停止当前输送单元的所有阀门输出,自动信号恢复后,重新从步骤2开始;4, 当渣仓料位高并持续10S,渣仓高料位报警,所有仓泵完成步骤4,停在步骤5等待报警消失后,启动正常输送程序从步序5开始。5, 系统所有料位计、压力开关和压力变送器都要求有屏蔽点,当有料位计、压力 开关和压力变送器出现问题时,组态画面中可对其屏蔽,

8、屏蔽点为真时与此屏 蔽点相关的设备不起作用,此时与此有关的仓泵运行以时间为准组态画面中可对输送系统进行“启动”和“停止”操作,每个输送单元也要求具有“启动”和“停止”操作,停止时仓泵处于步骤5;组态画面中可对仓泵所有的阀门进行“软手动”操作,“软手动”操作以管道为单元进行设计。正常自动启动循环中,在组态画面中不可对单个阀门操作;当组态画面“软手动”当前仓泵时,操作人员可对仓泵的阀门进行“软手动”操作。八、 定时器定义及取值定时器名称定时器目的 定时器设定定时范围进料阀延时开启定时器进料阀开启前,平衡阀先于进料阀定时器时间开启,排出泵内空气,使进料顺畅。5秒进料定时器即使泵的高料位计没被覆盖,或

9、者料位计失效,进料定时器也允许输送循环继续。60秒0-3600秒进料阀关闭定时器进料阀关闭时间。15秒进气定时器加压流化压力上升到指定压力时间.20秒0-120秒输送定时器物料全部由仓泵输送到目标库时间220秒0-1200秒吹扫定时器输送完毕后,清除管道内物料。10秒0-60秒等待定时器等待进入下一循环。3000秒0-9999秒出料阀关闭定时器出料阀关闭时间5秒九、 操作员控制及指示1) 仓泵就地操作箱每个仓泵都配有就地操作箱,就地操作箱内装有与本仓泵有关的电磁阀,料位计相关接线端子:(1) 料位计电源断路器。在料位计检修时,关闭料位计电源。(2) “远控/就地”控制开关。2) 控制盘柜(PL

10、C另配)所有仓泵由位于控制盘柜的PLC控制。操作员计算机监控界面包括以下控制,指示和报警信息:(1) 仓泵启动/停止开关。允许操作员启动或者停止泵系统。(2) 仓泵运行时,各阀门状态指示。(3) 堵管指示。(4) 管道压力指示。(5) 气源压力低指示。(6) 渣仓高料位指示。(7) 所有阀门在上位机上都能软手操作。十、报警条件一览表1) 进料阀未关闭故障定义:进料阀电磁阀失电时间超过6秒,但是阀关到位信号未检测到.控制方式:阀门故障信号只做监视参考,不参与控制只进行可视报警。2) 出料阀未开启报警定义:出料阀电磁阀得电时间超过6秒,但是阀开到位信号未检测到。 控制方式:阀门故障信号只做监视参考

11、,不参与控制只进行可视报警。3) 堵管报警定义:管道压力大于指定堵管压力值设定值0.4MPa(可视,可调)。控制方式:可视报警。启动时,若堵管,系统禁止启动。输送时,与该管道输送相关联仓泵循环被禁止,仓泵各阀门都复位失电关闭。4) 气源压力过低报警定义:空气压力低于0.5Mpa,即气源压力开关未闭合。控制方式:可视报警,在气源压力大于0.5Mpa之前输送循环启动被禁止。输送过程中当前仓泵完成输送后停止,其他未在输送过程中仓泵停止步序。5) 渣仓料满报警定义:渣仓高料位计被覆盖。控制方式:可视报警,本次循环结束后,控制系统将禁止仓泵的下一次运行。但要保证每个仓泵里没有灰十一、清堵处理方法(要在控

12、制过程中实现自动清堵)除尘器部分输送管道堵管时,清堵操作顺序为:步骤a.将管道对应的正在输送的仓泵的所有阀门关闭,并保持此堵管标识位,并打开平衡阀。步骤b.开启清堵料阀,当管道压力降下到输送结束压力设定值时延时5秒,到转到下一步C。步骤c. 关闭清堵料阀,开启清堵气阀进气,如果在3分钟内,当输灰管道压力达到清堵压力设定值(0.2MPa)时,关闭输灰管道清堵气阀,打开输灰管道清堵料阀,转入步骤C操作;如果在3分钟内,灰管道压力达不到清堵压力设定值,则转到步序d。步骤d. 清堵气阀继续打开吹扫管道,直到输灰管道压力下降到设定的输送结束压力,然后关闭清堵气阀,关闭输送单元仓泵平衡阀。接下去启动正常输送程序,输送单元步序从进气阶段开始。十二、在组态画面中每根管道设置一个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即所谓的软手动),正常自动启动循环中,在组态画面中不可对单个阀门操作;当设置为手动时,操作人员可对仓泵的单个阀门进行软手操。手动时在组态画面中要有明显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