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26659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目 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3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5第一节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5第二节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6第三节 县域城镇体系结构6第四节 县域空间管制规划7第五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8第六节 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9第七节 县域文化资源保护规划12第八节 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13第九节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14第十节 县域综合防灾减灾规划14第四章 县城总体规划17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17第二节 县城用地发展方向与增长边界17第三节 县城总体规划布局17第四节 县城产业布局规划18第五节 县城中心城区村庄建

2、设规划19第六节 县城综合交通规划20第七节 县城住房发展与居住区规划21第八节 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2第九节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5第十节县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6第十一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26第十二节 县城土地开发控制规划27第十三节 县城公用设施规划28第十四节 县城环境保护规划30第十五节 县城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31第十六节 县城郊区规划33第十七节 县城城市建设用地时序安排33第十八节 县城近期土地利用规划34第十九节 县城中期土地利用规划35第二十节 县城远景规划设想36第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和政策建议 38第六章 附则40附表:41第一章 总则第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

3、适应永丰县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对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第2条 规划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4)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原建设部令第145号,2005)(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原建设部令第144号,2005)(6)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原建设部令第119号,2003)(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原建设部令第112号,2002)地方规定、文件、相关规划(1)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0)(2)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4、)(3)吉安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2002)(4)江西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0年版)(5)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6)江西省统计年鉴(2011)(7)吉安市统计年鉴(2011)(8)永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永丰县志(10)永丰县统计年鉴(2002-2011)(11)永丰县各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1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13)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14)吉安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15)吉安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16)永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17)永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

5、划(2006-2020)(18)永丰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第3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第4条 规划范围1、县域永丰县行政辖区,县域总面积2710km2。2、县城规划区范围为包含恩江镇镇区及佐龙乡政府所在地周边的区域。北至聂家村,南抵抚吉高速,西自坑田马围,东界佐龙西塘,总用地105km2。第5条 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由永丰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第6条 文本中加粗加下划线条文为强制性内容。按照国务院关于

6、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要求,结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规章、规范,提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定,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监督实施的基本依据。对于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7条 城市发展总目标开放的市场充分发挥高品位矿产资源、交通区位、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多元投资方式,形成开放型市场,壮大城市经济。繁荣的园区产业集聚,配套完善,打造繁荣园区。秀美的家园继承历史传统,弘扬历史文化,继往开来,形成具有文化特色和多元包容的文化大县,提高城市品位,建设秀美家园。幸福的生活城乡统筹,创建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生活。

7、第8条 分项发展目标本次规划分项发展目标分为近、中、远三个阶段,该指标体系共分为经济发展、社会人文、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四大类,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表2-1永丰县近、中、远期规划目标一览表指标分类大类代码指标分类中类代码指标名称说明单位2015年2020年2030年指标类型经济指标1GDP指标11GDP总量亿元140280790引导型人均GDP元/人2978756000146296引导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56050引导型单位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万元/公顷300400450控制型社会人文指标2人口指标21人口规模万人475054引导型城镇化水平%425060引导型医疗指标22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

8、数个202530控制型教育指标23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服务半径米800600500控制型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08590控制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54555控制型居住指标24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平方米/人202530控制型就业指标25预期平均就业年限年252830引导型公共交通指标26公交出行率%303540控制型公共服务指标27各项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平方米/人5.567.5控制型人均避难场所用地平方米/人0.60.81控制型万元GDP能耗水量M3/万元0.0960.070.025控制型单位GDP能耗水平tce/万元GDP0.

9、90.80.7控制型能源指标32能源结构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列%182025引导型土地资源指标33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人105105105控制型坏境指标4生态指标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01112控制型污水指标42污水处理率%8090100控制型资源化利用率%控制型垃圾指标43无害化处理率%8090100控制型垃圾资源化利用率%304050控制型大气指标44SO2排放强度kg/万元GDP2.52.32控制型第9条 发展战略(1) 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城乡土地;统筹城乡产业;统筹城乡交通;统筹城乡基建;统筹城乡服务;统筹城乡制度。(2) 新型工业化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

10、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碳酸钙及新型材料、有色金属、医药化工、绿色食品产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攻关,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以循环经济为抓手,增强产业可持续能力。在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3) 特色精品战略生态优先,构建生态网络。以恩江和山体作为生态本底,以各组团间的生态绿廊为骨架,形成城市网络生态格局,城市中各功能组团成为掩映在生态框架之中的有机斑块。划定建设控制区,保持城市生态底线,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显山露水,彰显山水特色。以山为景,以水为媒,

11、以绿为带,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将山水特色融入城市。保留城市建成区内的山体,对区内的河涌水系进行适当改造,打造城市绿色廊道,形成城市热岛导风廊。通过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土地价值。文化传承,打造人文精品。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下西坊历史街区、古城墙遗址公园、滨江公园、城市中轴线文化景观带等区域,将以欧阳修文化为主的多彩永丰文化融入到重点区域的景观构筑、空间布局及功能安排中,运用多种手段展示永丰独特文化魅力,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精品。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10条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发展城乡经济壮大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优化第一产业提升城乡形象城镇精致化

12、、乡村特色化改善城乡生活改善居住、完善配套、提高保障第11条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1)县域层面统筹发展路径统筹城乡土地,构建高效合理的开发模式统筹城乡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统筹城乡交通,构建快速高效的交通网络统筹城乡基建,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服务,提供城乡合理的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制度,构建城乡和谐的体制机制(2)县城层面基本方法城市建设“两转变一优先”;两转变:将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将农民自建建筑逐步转化为城市建筑。一优先:采取“先建后拆”的模式,优先建设安置房。经济发展“三集聚一主动”;三集聚:二产向园区集聚、三产向商贸物流集聚、一产向城郊规模集聚。一主动:为所有的产业工人

13、主动提供职业技术培训。第12条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1) 永丰县与吉泰工业走廊核心区的的协调发展: 基于永丰县“三纵三横两联”骨架公路网及永丰县十二五重点公路项目建设,依托吉泰工业走廊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系统,通过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省道等多方面交通对接,实现永丰与吉泰工业走廊的区域交通协调发展。 以需求为导向,研究碳酸钙产业链条,提供多样化的碳酸钙产品,无缝对接吉泰工业走廊的产业发展,实现双赢。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积极配套吉泰工业走廊的机械制造、现代电子等产业,使自己的产业、产品具有更好的针对性。绿色食品产业充分发掘自身特色,寻求与周边区域的食品产业错位发展。(2) 永丰县与乐安县的协调发展 主要依托抚吉高速、未来建设的衡茶吉铁路东沿线等线路实现交通对接。尽快完成抚八公路的改造升级,完善两县县道、乡道对接,消除断头路。两县合力打造沿抚吉高速公路的工业发展带。注重错位发展、集聚发展、配套发展。旅游品牌共同建设、旅游资源整体打包、旅游配套互为补充、旅游发展沟通协作(3) 永丰县与周边区域在生态上的协调发展 以恩江为主轴,构筑永丰县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尺。 以茂密广布的山地森林构筑永丰县域天然生态屏障。 以山川大势和地貌形态组合为基础,构筑永丰县区域生态环境的大背景。 以森林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众多水库为中心建立区域生态节点。 一江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