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文化.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660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特色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打造特色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打造特色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特色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特色文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特色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合溪镇风门村主任助理 于洋针对近日网上“大学生当村官要求女性统一穿旗袍,是为迎接领导干部”的言论,广大网友对此褒贬不一,绝大多数将目光集中在了旗袍上面。此事经媒体深入跟踪报道,我们总算搞明白了,当地官员是为了打造地方特色、规范化服务引起的。在此我们抛开“旗袍”问题,只谈地方特色。一个地方要发展突出特色无可厚非,特色文化对地方发展有强劲明显促进作用特色文化是一地方区别于另一地方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是地方文化无形资产的浓缩,其重点在于强调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点。由于源于地方文化特色,因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认同度高、参与性强。在特色文化的打造过程,应充分激发群众的文

2、化自豪和参与热情,使广大群众对本地特色文化达成共识,形成发展地方文化的强大推动力。很多地方的推广成功都有依靠其地域文化优势,或者说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例如,桂林市的秦汉文化、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南宁市的民族文化,柳州市的商埠文化、工业文化,梧州市的粤西文化,玉林市的宗教文化、岭南文化,北海市的海派文化,百色市的骆越文化,崇左市的边关文化,等等。立足于地域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应联系实际、扬长避短、扩大影响。近年来,各地在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也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大大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飞速提升。清清白白做官,明明白白做事 合溪镇风门村主任助理 于洋针

3、对近日网上“大学生当村官要求女性统一穿旗袍,是为迎接领导干部”的言论,广大网友对此褒贬不一,绝大多数将目光集中在了旗袍上面,联想起官员的道德规范问题。此事经媒体深入跟踪报道,我们总算搞明白了,当地官员是为了打造地方特色、规范化服务引起的。都是没有在第一时间让网民明白这些人到底在干神马、想干神马所造成。网民产生疑问的根源就是对官员的作风持怀疑态度,改变党员干部作风至关重要。优良作风不仅是抓出来的,还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出来的。领导干部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言行举止和作风有很大的影响力。群众看我们这些领导干部不仅看你讲得怎样,更看你做得如何。领导干部带头,一条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多群众讲,“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领导干部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应当模范地遵守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带头发扬我们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讲排场、不图享受的优良传统。再一条是待人公道,做事公正。要出以公心,一视同仁,做事讲求公正,用人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公道正派,群众才能信服,干部才能有威信。还有一条就是勤政为民,造福于民。当领导的要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如果干了多年还是“山河依旧,面貌未改”,群众照样受穷,群众的困难照样得不到解决,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职。干部带头,说到底就是要老老实实做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带了好头,就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凝聚力,群众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