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26589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4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功和能的关系,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什么哪些因素有关,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能量”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功是能量变化多少的度量,做功的过程是能量改变或转化的过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新课程标准将“能量”作为三个内容标准之一,可见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介绍能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机械能。学习本节课,既要密切联系前面所学过的运动、重力、弹力等知识,还要注意观察生产、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本节内容又是后面学习其它各种形式的能、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首先通过教材图13-19

2、,在前面学习的功的知识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能量的初步概念,再通过教材图13-20和图13-21列举了风、流水能够做功的例子,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然后再通过“活动1”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势能的学习也是先通过图13-25,从做功的角度引入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再通过“活动2”的实验探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大小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在建立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教材又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通过“活动3”研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最后,教材指出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

3、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描述所观察各种能量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通过探究动能和势能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教学重点】建立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形成能的初步概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新课引入2006年11月14日,兰

4、州军区某部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下降途中飞机撞鸟。在生死攸关的16秒里,李剑英看到飞机下方密集的村庄和人群,决定改跳伞为迫降,先后三次放弃跳伞机会而不幸殉职。据了解,小鸟一直是飞行员的“心头大患”,历史上曾有多次因飞鸟撞击而造成飞机损坏,甚至机毁人亡的恶性事件。在高空中,一只飞鸟与正在快速飞行的飞机相撞会粉身碎骨,而由高级合金制造的飞机机体也会严重受损。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事故呢?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能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上的图13-19,讨论分析:(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这些物体是否能够做功?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从功的角度来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学生回

5、答的基础上,给出“能量”的定义。PPT:播放一些生活和自然界中物体做功事例的视频资料,学生列举具有能的实例,并从能否做功的角度分析,加深对“能量”的理解。思考:四、五级风能够推动帆船“逆水行舟”,八、九级大风可以使大树“前仰后合”,而飓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让学生回答:哪种风具有的能量最大?(飓风。)你怎样判断能的大小?(比较它们能够做的功的多少。)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2、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观察教材图13-20和13-21,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找出它

6、们的共同点,总结得出动能的初步概念。生活中动能的实例,例如:流水推动水磨,风推动帆船,子弹击穿木块,汽车撞击木块等。演示实验:运动的钢球打在木块上,把木块推走,玩具手枪射出的子弹推动泡沫塑料等。这些实验说明运动的钢球、水流、运动的子弹等都能够做功。然后引导学生针对上述实例,分析思考下列问题,得出动能的初步概念。(1)以上这些物体是否具有能量?为什么?(2)它们为什么能够做功?(3)这种形式的能应该怎样命名?学生联系实际,列举具有动能的实例。活动1 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1)动能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理由:用玩具手枪射出去的

7、塑料子弹威力大,而用手扔出去威力小;(2)动能的大小还可能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理由:在车祸中,电动自行车撞倒行人的后果不太严重,而以相同速度行驶的大卡车撞人的后果严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1)怎样让小球自己运动起来,获得动能?(让它从斜面自由滚下。)(2)动能的大小可能跟两个因素有关,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用控制变量法,即:研究动能大小跟速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而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研究动能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要控制小球运动的速度相同,而改变小球的质量。)(3)怎样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又怎样控制小球运动的速度相同?(让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到平面上时,就具有了不同的运动速

8、度;小球在斜面上所处的位置越高,获得的速度越大;让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滚下,到平面上时,就具有了相同的运动速度。)(4)怎样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可以通过小球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动能的大小,比如,让它推动纸盒,纸盒被推得越远,说明它能做的功越多,具有的动能就越大。)渗透两种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小球动能的大小转换为纸盒被推动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演示实验:课本P58图13-22。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想一想” 课本P59图13-24:用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9、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列车和小汽车速度相同,在交通事故中,谁的破坏性更大?三、课堂反馈1.一辆汽车突然加速行使,它的动能_。为什么?2.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不停地洒水,它的动能_。为什么?3.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不同?四、课堂小结1、一个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2、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物体速度有关,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动能大。第二课时3、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当我们从建筑工地附近走过时,会看到工地

10、上会有一些安全警示牌,同时你也会特别地小心。你知道安全警示牌的内容吗?(“当心落物” 、“禁止在起重机动臂下停留”等。)落物和起重机的动臂具有能量吗?为什么?接下来我们学习有关这种能的知识。学生观察课本P60图13-25并回答:(1)被举高的重锤具有能量吗?为什么?(2)变形的撑杆具有能量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建立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学生列举生活中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实例。活动2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回顾动能的探究方法,设计实验:(1)同一个重物从不同的高度落下,重物被举得越高,木桩被打入沙中越深,表明重物做的功越多,重物的重力势能越大。(2)质量大小不同的重物从同一高度

11、落下,重物质量越大,木桩被打入沙中越深,表明重物做的功越多,重物的重力势能越大。实验结论: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以射箭为例,让学生自己得出: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4、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都属于机械能,或者说,动能和势能是机械能的两种表现形式。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也可以只具有动能或者只具有势能。思考: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在海上行驶的轮船。 吊在天花板上的吊灯。被拉长的橡皮条。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活动3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活动A:学生观察单摆的运动,通过讨论总结

12、: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即重力势能最大,而动能最小(为零);在最低点时的速度最大,即重力势能最小,而动能最大。启发学生思考: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小,这部分能量到何处去了?动能增大,这部分能量又是从何而来?通过启发,学生自然就会想到: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最低点到最高点,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活动B:观察教材图13-28三个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图a中:男演员下落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男演员挤压跳板,使它发生弹性形变时,男演员的动能转化为跳板的弹性势能;跳板逐渐恢复原状,把女演员上弹,跳

13、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女演员的动能;女演员上升时,她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图b中:小孩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孩挤压蹦蹦床,使它发生弹性形变,小孩的动能转化为蹦蹦床的弹性势能;蹦蹦床逐渐恢复原状,把小孩上弹时,蹦蹦床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孩的动能;小孩反弹起来后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图c中:过山车从高处到低处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低处到高处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不断减少。举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水力、风力发电,公交站台比路面高。课堂反馈1、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在海上行驶的轮船; 高

14、空中云彩里的小冰粒;空中飞行的子弹; 拉长的弹弓橡皮条。2、把废钟表或废玩具里的发条拆下来看看它是怎样工作的。为什么发条拧得紧些钟表或玩具走的时间就长些?3、2010年1月10日,在台金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小车上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向前“飞”出,撞穿前挡风玻璃。汽车碰撞时,乘客由于具有_,直接从座位上向前“飞”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 _ 能越大,危险性就增大,因此汽车行驶要限速。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4、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6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是动能和_转化为_;下落过程中_能逐渐增加。 课堂小结1、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形变的大小有关。2、动能和势能都属于机械能,或者说,动能和势能是机械能的两种表现形式。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能各自的变化,而且是此增彼减。动能的变化,要以速度增减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增减变化,要以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减变化来判断,判断弹性势能的增减,要根据弹性形变大小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