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26513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2、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关于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B与m成正比C与V成反比 D与m、V没有关系,是个恒定

2、值3、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4、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BCD5、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

3、岸上的树木6、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会发黄变焦,这说明( )A油放出的热比水多B油中有致黄致焦的物质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比水传热性能好7、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厘米 D0.1毫米9、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

4、“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10、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D夜视仪1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以下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云中的冰晶由小变大 B草尖上带着露珠C河面结了一层冰 D温暖的房间冰变成水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

5、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 )A超声波具有能量B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C固体能够传声D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14、关于力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产生力的作用D一对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相同15、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

6、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一只氧气钢瓶,容积为V,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用去一半氧气后,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_,质量为_。(用字母表示)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3、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密封袋内气体膨胀了很多,则与膨胀前相比,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_4、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

7、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是:_,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_的玻璃管,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突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的横切面呈_,转到某一位置时可以_,方便观察读数。5、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2、按照下图中的电路图,把

8、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物电路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已知表盘每个小格为0.5s,则:(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cm,AB之间小车运动的时间tAB=_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选填“大”或“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

9、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2、小周和小赵在实验室“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他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运动。根据_原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小周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方案,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相同时,_。该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选填选项字母)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B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C在门轴处加润滑油(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是否有关,小周沿竖直反向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小赵认为此结论不正确,因为_,请你提出此实验过程的

10、更正方案: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D2、D3、B4、D5、A6、C7、B8、D9、B10、C11、D12、D13、B14、D15、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2、3000 真空不能传声3、不变 变小4、热胀冷缩 内径很细 弯曲 三角形 作为放大镜使用5、17m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40.0 1.5 26.7 小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2、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没有保持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没变 将切去的木块放在另一半上面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