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的基本概念.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265121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的基本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遥感的基本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遥感的基本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遥感的基本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的基本概念.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遥感的基本概念广义的含义: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根据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辐射特性,以获取物体信息的一种技术。狭义遥感: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二、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源(目标物);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应用五大部分。 遥感信息源(目标物) -任何目标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都是遥感的信息源。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信息的获取-主要由传感器

2、来完成。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如扫描仪、雷达、报机、摄像机、辐射计等。 信息的接收、记录-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胶片上。胶片是由人或回收舱送到地面回收,而数字磁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则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的卫星接收站。 信息的处理硬件系统(计算机、显示设备、大容量存储设备、图像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软件系统(数据输入模块、几何校正模块、图像变换、图像融合、分类、分析、输出等模块)信息的应用-遥感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应用。这项工作由各专业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进行。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分析,如不同遥感信息的融合及遥感与非遥感信

3、息的复合等。 三、遥感的分类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的反射能量。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的高架平台上等。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绕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机上,指对地月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um之间; 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

4、6um之间;摄影 机、扫描仪、摄像仪等。 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um之间;摄影机、扫描仪等。 微波遥感:探测波段1mm-1m之间;扫描仪、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多波段遥感:把目标物辐射来的电磁辐射分割成若干个窄的光谱带,然后同步探测,同时得到一个目标物不波段的多幅图像。多光谱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和反束光导管摄像仪等。四、 遥感特点大面积同步观测多波段性:超越了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可见光的限制,延伸了人的感官 综合性:遥感探测所获取的是同一时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宏观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真实地体现了地质、地貌

5、、土壤、植被、水文、人工构筑物等地物的特征,全面地揭示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这些数据在时间上具有相同的现势性。多时相性:遥感探测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这有助于人们通过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同时,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监视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甚至军事目标等方面,遥感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时效性强:探测范围广、采集数据快 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空间,为宏观地掌握地面事物的现状情况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宏观地研究自然现象

6、和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手工作业相比是不可替代的。 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信息客观、真实一定的局限性五、 遥感应用遥感的主要应用领域:外层空间遥感:利用探空火箭、人造卫星、人造行星和宇宙飞船等航天运载工具,对外层空间进行的遥感探测。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取得丰硕成果大气遥感:探测仪器不和大气介质直接接触,在一定距离之外,感知大气的物理状态、化学成分及其随时空的变化,这样的探测技术与方法称为大气遥感海洋遥感:以海洋与海岸带作为监测和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到海洋学的多个领域。如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海洋的环流、风系统、表面温度、波浪、生物活动等。卫星海洋遥感已成为海洋科学的新兴分支

7、。在未来几年,中国将发射一系列的海洋卫星,实现对中国及周边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的遥感动态监测。遥感的主要应用领域:陆地遥感:陆地遥感是遥感技术应用最早、应用范围最为广阔深入的一个方面。主要为资源与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军事遥感:遥感技术是现代战争的“制高点”。侦查卫星从太空轨道上对目标实施侦察、监视或跟踪,以搜集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军事情报七、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硬件方面(遥感平台)三多(多平台、多传感器、多角度)和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相分辨率) 遥感数据处理方面: 总的来说,遥感数据的处理由半自动向自动、由定性向定量、由单一数据源向复合数据源的方向发展。航空航天遥感对地定位趋向于不依赖地面控制 遥感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全定量化遥感方法将走向实用利用多时相影像数据自动变化检测趋向实时化景物特征和判读标志景物特征: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判读标志:地物在图像上的各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色,形,位色:目标地物在遥感影象上的颜色,包括目标地物的形状、颜色和阴影。形:目标地物在影象上的形状,包括目标地物的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位:目标地物在影象上的空间位置,包括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布局。时间:不同时间目标地物有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