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26487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药园植物名整理 (2).doc(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蕨【别 名】蜈蚣草、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来源】为肾蕨科植物肾蕨的叶或全草【性味归经】苦辛,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无毒。”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辛,无毒。”泉州本草:“味甘辛,性平而涩,无毒。”泉州本草:“入肝、肾、胃、小肠经。”【主治】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磨盘草别 名:金花草、唐挡草,耳响草,帽笼子、磨笼子,磨盆草,印度苘麻,牛响草,白麻来 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全草。性味功效:味甘,性平,无毒。清热,利湿,开窍,活血。应 用:治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用法用

2、量:内服:煎汤,12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艾叶别 名:艾、艾蒿、家艾来 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性味功效:辛、苦,温;有小毒。应 用: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菝葜别 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来 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性味功效:甘、酸,平。应 用: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

3、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白背叶 别 名: 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 来 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以根及叶性味功效:微苦、涩,平。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消炎止血。应 用: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妊娠水肿。外用治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敷患处。 白饭团别 名:鱼眼木、鹊饭树来 源: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以全株入药。随用随采,多鲜用。性味功效:苦、微涩,凉。有小毒应 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止血。外用治湿疹,脓疱疮,过敏性皮炎,疮疖,烧烫伤。白及别 名:白鸡儿头,白根,山田鸡。来 源

4、: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性味功效:微寒,苦、甘、涩。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应 用: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肺结核吐血,溃疡病出血。用法用量:煎服,615克。白茅别 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来 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性味功效:甘,寒。应 用: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白玫瑰别 名:(无)来 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及时低温干燥。性味功效:甘、微苦,温。应 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

5、痛白前别 名:鹅管白前、竹叶白前来 源: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功效:辛、苦,微温。应 用:降气,消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白玉兰别 名:玉兰、木兰来 源:木兰科落叶乔木玉兰的花,在早春三月开放,鲜用或晒干用。性味功效:性温。应 用:消痰,益肺和气,蜜渍尤良。半枫荷别 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来 源:为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异叶翅子木以根或茎枝入药。全年可采,分别晒干。性味功效:甘,温。应 用: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

6、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蓖麻别 名:萆麻子、蓖麻仁、大麻子、红大麻子。来 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秋季果实变棕色,果皮未开裂时分批采摘,晒干,除去果皮。性味功效:甘辛,平,有毒。应 用: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薜荔别 名:木莲藤、辟萼、石壁莲、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爬墙虎、风不动、彭蜂藤、石龙藤、常春藤、石壁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岩风、墙脚柱、红墙套、烟筒丕、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石绷藤、薛荔络石藤、老鸦馒头藤、凉粉藤、爬墙藤、牛屎藤来 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46月间采取带叶的茎枝,晒干,除去气根

7、。性味功效:酸,平。应 用: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冰糖草苍耳侧柏别 名:柏树,黄心柏来 源: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性味功效:性寒,味苦涩。凉血止血,生发乌发应 用: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不止、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用法用量:煎汤,用量612g 。煎水洗。长春花别 名:日日新,雁来红。来 源: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的全草。性味功效:凉,微苦。镇静安神,凉血降压。应 用:高血压,水火烫伤,恶性淋巴瘤。用法用量:煎服,615克。长命草香附赤车赤脚草(星宿草)臭茉莉粗叶悬钩子大头艾纳香大叶铁包金大叶紫珠淡竹叶倒扣草别 名:土牛膝,倒锯草。来 源:苋科植物倒

8、扣草的全草。性味功效:凉,甘、淡。解表清热,利湿。应 用: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烦渴,风湿关节痛。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外用适量,煎汤外洗。灯笼草别 名:打头泡,泡泡草,打额草。来 源:为茄科植物灯笼草的全株。性味功效:微寒,甘、淡。清热,行气,止痛,消肿。应 用: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用法用量:煎服,9-15克;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地桃花 来 源:根或全草。别 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性味功效:甘,淡,平入心、肺经。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应 用:感冒发热,风湿痹痛,痢疾,水肿,白带,吐血,痈肿,外伤出血,毒蛇咬伤,急惊风,破伤风,哮喘,胃痛产后风。用法用量:内服

9、: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颠茄吊兰 别 名: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来 源:为百合科植物吊兰的全草或根性味功效:味甘;微苦;性凉 。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应 用:主痰热咳嗽;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痔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吊兰 别 名: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来 源:为百合科植物吊兰的全草或根性味功效:味甘;微苦;性凉 。化痰止咳;散瘀消肿;清热解毒。应 用:主痰热咳嗽;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痔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鲜品1

10、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杜虹花杜鹃别 名: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来 源: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以根、叶及花入药性味功效:酸、涩,温。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应 用: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外伤出血,痈肿用法用量: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 意孕妇忌服。 对叶榕莪术别 名:山姜黄、绿姜来 源:本品为单子叶植物姜科,入药部位为干燥根茎。野生于山间或村边林下草地。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台湾、云南、四川等地性味功效:辛、苦,温。应 用:1)破血行气止痛:本

11、品功效与三棱相似,但温通力较大,可治疗血滞经闭腹痛、腹部包块、积聚。 2)积散结:本品能行气消积止痛,用于饮食积滞、胸腹满闷作痛。 3)破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 4)行气止痛: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症、实症均可。鹅掌柴别 称:手树,鸭脚木,小叶伞树,矮伞树,舍夫勒氏木来 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性味功效:苦涩,凉。生草药性备要:根皮:味涩,性平。应 用:(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番石榴别 名:芭乐、翻桃子、番桃、拔子、鸡屎拔 (楂物名实图考)。来 源:番石榴属桃金娘科番石榴,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性味功效:甘、

12、涩,平。 应 用:收敛止泻,消炎止血。叶、果:急、慢性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鲜叶: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臁疮久不愈合。粪萁笃别 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来 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 干或鲜用。性味功效:微苦、涩,平。应 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肾盂肾炎,膀胱炎,慢性肾炎,肠炎,痢疾,毒蛇咬伤;外用治痈疖疮疡,化脓性中耳炎。凤凰木别 名:红花楹树、凤凰树、火树、红花楹、影树、金凤来 源:豆科凤凰木属的植物。原生非洲马达加斯加。野外属濒危物种。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被广泛栽种为观赏树。性味功效:甘、淡,寒。肝经应 用:平肝潜阳。 用于肝阳上

13、亢,高血压、头晕、目眩、烦躁。芙蓉菊【别名】蕲艾、海芙蓉【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植物形态详香菊条。【性味】福建中草药:辛苦,微温。【功用主治】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治风谩关节痛,胃脘冷痛【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甘遂来 源: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性味功效:寒,苦,有毒。泻水逐痰。应 用:重症水肿,胸水,腹水,癫痫。用法用量:煎服,1.53克。注 意:孕妇及体虚者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岗梅(梅叶冬青)别 名:秤星树,青茎树。来 源:冬青科植物岗梅的根。性味功效:苦、凉,微甘。清热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应 用:感冒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外伤瘀血肿痛。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杠板归狗肝菜枸骨别 名:老虎。来 源:冬青科植物狗骨的根、皮、叶。性味功效:凉,苦。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应 用:风热感冒,虚烧。用法用量:煎服,915克。构树别名:谷浆树,古名楮性味:子:甘,寒。叶:甘,凉。皮:甘,平。功效:子:补肾,强筋骨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用于鼻衄,肠炎,痢疾。皮: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水肿,筋骨酸痛;外用治神经性皮廯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