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文献学).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26185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绪论(文献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绪论(文献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绪论(文献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绪论(文献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绪论(文献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绪论(文献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绪论(文献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论教学目标:了解文献的涵义与分类,对文献信息检索的原理、类型、方式和工具等有整体认识。教学重点:文献的涵义与分类、信息检索工具学 时:2教学内容: 导言 关于本课程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社会科学文献检索,文献学特殊形式的文献(基础文献):丛书、总集、别集、地方志、家谱、出土文献及档案史料汇编,等。中文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四角号码。重要的工具书及其检索:目录、字典辞书、索引文摘、类书、百科全书、表谱图录、传记地理资料、电子资源使用,等。二、学习本课程(文献检索)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知识信息不断积累的过程,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文献信息迅速增加,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导致了所

2、谓的“信息爆炸”。要想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必需有文献信息检索的能力。尤其是当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也为社会科学检索提供了新的手段,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学习本课程,可以找到治学门径。文献检索与分类密不可分,文献经过分类,可以使我们从整体可把握所有知识的门类,在自己读书治学时可以有所选择,不至于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方向。目录是最早出现的检索工具。中国传统的目录学不仅是检索的工具,它还为人们提供了中国所有古典知识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因此清代学者章学诚说目录学的作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习本课程正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学习本课程还可以为科研提供向导。科学研究具有

3、继承性和创新性,因而要求科研人员在进行研究之前必须穷尽地占有前人的一切研究成果,既充分吸收前人的成果,又要避免重复前人的研究,造成重复劳动,浪费人力物力。因此要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必须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学习本课程还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然。只有具备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才能掌握不断变化发展的知识结构,遇到问题时能够获取解决的门径,达到更新自我知识的目的。第一节 文献的涵义与分类一、文献的涵义“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礼,指古代的典章制度、社会规范

4、,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知识。杞,国名,夏禹之后,即成语“杞人忧天”之“杞”,在今天河南杞县。宋,国名,商汤之后,故城在今天河南商丘。征,验证,证明。文献,这里指“文”和“献”。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文”指典籍文章,即文字记载。“献”,指贤才,即博学多识的人。朱熹云“献,贤也”,不是他的发明。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曰:“献,犹贤也。”郑玄、朱熹的解释是不错的。还可以举尔雅验证,尔雅释言:“献,圣也。”圣贤同义。可见,论语中所说的“文献”其实是两个词,包含两个意思,分别是典籍记载和博学多识者。孔子说夏、商两代的礼制我能讲讲,但它们的后代杞、宋两国不足以为证,因为这两国的文字记载和贤人不

5、足,如果足够多,那我就能拿来验证。可见,孔子讲学问,不光注重既有的文字记载,还注重向贤人求问。因为贤人们博学多识,他们自身也是知识的载体。所以韩愈在师说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等人,就是“献”。孔子以诗书等典籍教育学生,同时弟子们也经常向孔子问学,孔子也是“献”。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被记录下来,整理成论语,这就是“文”。因此“文”与“献”是密切联系的。到了后代,“文献”一词连用,成为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其实相当于古代的“文”,这是词义演化的结果。我们学习文献学,对“文献”一词本来的涵义不能不有所了解。现代学者给“文献”下的定义不完全一致。19

6、83年国家颁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83)给文献下的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定义简明扼要,被广泛认可。文献有三个基本要素:知识信息,也就是文献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这是文献的本质属性,是文献的核心灵魂所在。只有记录了知识的载体才能成为文献,没有信息内容的载体不是文献。信息符号,即揭示和表达知识的标识符号,如文字、图形、数字代码、声频、视频等等。物质载体和记录手段。物质载体即可供记录知识的物质材料。说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强调了物质载体是多样的。如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丝帛、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等。不同的物质载体有不同的记录手段,如刻铸、抄写、印刷

7、、光感、磁化等等。了解文献的涵义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如我们这门课以前称作工具书检索。的确,书籍尤其是纸质书籍长期以来一直是文献的主要载体。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文献的载体越来越多样化,单位载体上所能承载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大,信息的读取利用也越来越便利。(如U盘、网络)这都启发我们在学习研究时要拓宽视野,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文献,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因此我们要专章讲述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二、文献的分类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同样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献材料。对文献进行分类,有利于文献的使用。根据不同的标准,文献可以分成多类。(一)根据文献载体和记录手段分1刻写型,主要是印刷术发明之前的

8、历史文献和没有排印的文字记录。前者如甲骨卜辞、钟鼎文、简策、石刻碑铭等,后者如抄本、手稿等。2印刷型,以纸张为主要载体,以印刷为主要记录手段的文献,是文献的主要形式。3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缩微摄影为记录手段的文献,可以看做是印刷型的变体。4声像型,也称视听型,是以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等形式出现的记录声音与图像的文献。5机读型,即利用计算机存贮、传输、阅读、检索的文献,主要载体为磁盘、光盘。纸张长期以来是文献的主要载体,因此上面的五种类型又可归纳为“纸型文献”和“非纸型文献”。(二)根据文献的形式特征分1图书,是传统文献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内容系统、成熟的特点。2连续出版

9、物,定期或不定期、具有连续编号的出版物,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内容更新快等特点,是信息交流传递的主要工具。连续出版物主要有报纸和期刊两大类。3研究报告,是描述一项研究进展或取得的成果的文献。具有信息新颖、叙述详尽、保密性强、形式严格等特点。是获取最新科研发展信息的重要文献。4会议文献,是指各种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报告、记录等文献。其特点是学术性强,信息集中,比较前沿。因此会议文献一直受到相关专业的重视。5学位论文,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毕业生、研究生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不公开发行,专业性较强,也有不少独创性和信息价值,但其水平参差不齐。6政府出版物,是各国政府

10、部门及其专门机构发表的文献,具有正式性、权威性等特点。如政府公报、司法解释、政策方针、会议文件、调查报告等。7档案,指各机构、团体、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的文件资料。如信函电文、会议记录、财会帐册、原始报表、照片、音像资料等。档案是原始的第一手材料,相对真实,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解百纳)8标准,是以技术规定和规范形式固定下来的标准化生产、开发、建设的技术文献。具有计划性、协调性、法律约束性等特点。按照应用范围又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9专利,是指反映专利技术信息及内容的文献。广义的专利文献包括专利局出版的各种公报、专利索引、专利申请等材料。狭义

11、的专利文献则专指专利说明书。10产品资料,泛指产品制造商、经销商为宣传和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材料。如产品样本、产品目录、产品说明等等。(三)根据文献的整理加工程度分1零次文献指未以公开形式进入社会使用的文献,如实验记录、会议记录、内部档案、论文草稿等等。具有客观性、不成熟性、零散性等特点,零次文献一般难以得到,但在特殊情况下具有重要的价值。2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已公开发行进入社会传播使用的文献,如专著、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等,一次文献内容成熟、数量庞大,是文献的主要形式。3二次文献也称检索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的产品,即把大量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收集起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

12、行整理、加工,使之系统化而形成的各种目录、索引和文摘。因此,二次文献仅是对一次文献系统化的压缩,没有产生新的知识信息。它具有汇集性、检索性、工具性的特点,其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次文献信息的线索,可节省查找知识信息的时间。4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利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而生成的文献信息。如各种教科书、技术书、百科全书、词典、年鉴等等。(四)根据文献的公开程度分1白色文献指一切正式出版并公开流通的文献,如图书、报纸、期刊等。是当今利用率最高的文献。2灰色文献指非公开发行的内部文献或限制流通的文献,又称为“非常见文献”或“特种文献”,如

13、内部期刊、会议文献、技术档案、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等。3黑色文献这类文献包括两类,一是人们未破译或未识别其中信息的文献,如考古出土的古老文字未经分析厘定的文献;二是处于保密或不愿公布内容的文献,如未解密的档案、私人日记、信件等。这类文献除作者或特定人员外,一般社会成员极难获得或使用。第二节 文献信息检索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知识,文字发明以后大量的知识被记录下来,形成丰富的文献,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过去的知识积累,而如何从大量的文献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求的,则成为专门的学问。一、文献信息检索原理广义上的文献信息检索包括文献信息存储和检索两个方面。狭义上只把文献信息的查找过程称作文献信息检

14、索。即从众多的文献信息源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出符合检索需求的相关文献信息文献线索的方法和过程。因此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文献信息检索者将检索提问与存储在检索工具系统中的文献特征进行匹配,把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献找出来的过程。二、文献信息检索的类型和方式(一)文献信息检索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检索目的,文献检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书目检索即关于文献线索和文献主要特征的查找。如出版发行目录、图书馆馆藏目录等的检索。它要检索的是如“关于孔子的书有哪些?”2数据或数值检索即文献中有关数据资料的查找。如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实验数据等等。它要检索的是如“中国的总人口是多少?”3事实或事项检索即关于个

15、别事实知识或信息的查找,如字、词、器物、史实、时间、地理、人物、典章制度等等。它要检索的是如“孔子是哪里人?生于何年?”4全文检索是为快速获取原始文献信息而进行的检索,它是在书目检索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检索。如利用中国期刊网可以检索到诸如“近三年来关于孔子的具体文章有哪些?”(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式1手工检索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和参考工具来查找文献线索和信息的方式。其优点是不用设备,简单灵活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方便性,费用低;缺点是费时、费力、效率低、容易遗漏。2计算机检索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文献信息,包括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检索等。其优点是效率高、速度快、范围广、准确性强。其缺点是受设备条件限制,对检索者的能力也有一定要求,比如要熟悉检索方法、检索语言。两种检索方法各有利弊,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很容易利用印刷型工具书查到的字词含义等,就没有必要利用网络检索。计算机、网络检索还受到数据库的限制,并不是什么都能查到,有的信息真伪参半,还需谨慎使用。在处理一些大课题时,将两者结合进来使用,则可以互补,提高查全率和准确率。三、文献信息检索工具 (一)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概念和类型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将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材料,以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