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三考卷.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26185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三考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三考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三考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三考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三考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三考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三考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宾县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卷 选择题(共60分)1.“仁”字在商、西周的甲骨文、金文中没有发现,在尚书中开始出现。到了春秋时代,这个字的使用率比较高。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动荡的社会环境 B.统治者的重视 C.士人阶层的推动 D.私学得到发展2.“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该思想属于( )A.孔子的“克己复礼” B.孟子的“民贵君轻”C.墨子的“兼爱非攻” D.老子的“无为而治”3.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

2、”,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 )A.社会动荡、经济繁荣、国家分裂 B.社会转型、国家强盛、理学盛行 C.百家争鸣、文化发达、异族入侵 D.技术革新、制度完备、商业繁荣4.龙飞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A.己所不予,勿施于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

3、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以下人物的主张与上述观点相近的是 ( )A.王阳明 B.顾炎武 C.宋太宗 D.明太祖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C.民众的公民意识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7.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

4、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据此推断划线处应为 ( )A.政府 B.人民 C.儒家 D.皇帝8.“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材料意在说明 ( )A.中国古代教育明显优于西方教育 B.汉字是维系中国统一的因素之一C.字母文字的使用造成西方的分裂 D.西方国家应采普遍使用中国汉字9.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根植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有 雨霖铃窦娥冤西游记牡丹亭 ( )A.

5、 B. C. D. 10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A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11苏轼有一次问一个善歌的人:“我词比柳(永)词何如?”那人答道:“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暗暗点头,主要是因为( )A被人恭维 B准确理解了两人的词风 C扬苏贬柳 D广为流传12.智者学派称:“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

6、者学派 ( ) A.否定神的存在 B.否定人的价值 C.追求现世意义 D.重视道德伦理13.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当时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市民工商业者的壮大C.专制集权体制的压制 D.宗教控制了文学艺术14.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 )A.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成就 B.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法律文献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D.欧洲浪漫主义经典文学作品15.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

7、受到毁灭性的批判。”以下不属于该批判的是 (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16但丁被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新时代”的准确理解是( )A资产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统治B大机器开始取代手工业生产C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D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7.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矣,不可谓之变法”。这段材料反映了 A中国只有“师夷长技”才能够“制夷”B“改官制,变选举”是救国救民的

8、唯一途径 C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涉及诸多层面D器物变革、制度变革都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18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19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

9、农民土地所有制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0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学技术21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的大师勒内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你认为这种创作风格应该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22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10、,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23.宋教仁在1907和1908年的笔记中说“同盟会自成立以来,会员多疑心疑德,余久厌之。”“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怀坦诚以待人,做事近乎专横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孙逸仙那样的野心家做领导人,中国革命要达目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这段史料最能说明( )A宋教仁与孙中山的矛盾不可调和 B同盟会内部分歧,组织涣散严重C孙中山的专断作风为革命带来隐患

11、 D同盟会内部对孙中山的领导地位不认可24.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中的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为雅典贵族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依据是限制了贵族土地财产的扩展壮大了平民的经济实力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A. B. C. D.2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梭伦)制定了一些新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人都要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上百年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 梭伦的法令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梭伦要求解放债务奴隶 雅典城邦已实现高度繁荣的民主A. B. C. D.26.“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A、

12、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27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28.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 B.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D.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29.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受到了种种挑战。这些挑战的产生都源于(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民族意识的增强 C.人们思想的解放 D.各国王权的增强30.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内容是( )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 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A. B. C. D.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9分,33题11分,34题10分,共40分。)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