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26060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创】鄙人读研期间搜罗的科研资料大串烧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在一家医院的科研管理岗位。我热爱学术我所说的学术就是用数据和逻辑说话,脚踏实地地获取知识。本本里面有很多导师给的、自己下的一些科研方面的东东,与大家分享交流。 废话少说。第一篇 关于学术入门 刚开始读研的时候,我对导师说,对于学术我还没有入门,虽然有些兴趣,但是并不知道怎么才能像您那样融会贯通、做实实在在的课题、发实实在在的文章。插一句,我的导师很年轻,属于天才级的人物,脑子转得很快,语言天赋也惊人,更可贵的是,对于带研究生他一点都不含糊,循循善诱。 于是,师父找来一些帖子或者小文给我看,不知道这里有没有重复

2、,我先上传。 1. 王汎森如果让我再做一次研究生(是一个台湾教授的讲座内容)下载地址: http:/good.gd/830703.htm2. 指兔子和打兔子(某次和导师聊天聊到的导师与学生的话题,他应该也是引用别人,我觉得很恰当)下载地址: http:/good.gd/830698.htm 在我研一结束的时候,我对师父总结说:这是一个缓慢而有效的学术启蒙过程。没错,在研一我主要是参与导师课题的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与此同时,要求我看专业领域相关的国内外经典,每个星期要求我向他汇报一次,讨论我产生的问题。我的专业是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交叉学科,所以讨论得会很广泛,基本上每次师父都能把我的思维引导

3、到一条开阔的、可以发展为毕业课题的路子上(现在回想这个过程,佩服。)。第一次发帖,先试试能不能发。(以上为11月20凌晨编辑,继续原帖编辑,现在是11月20上午约11点)第二篇 文献阅读1. 我曾经以为所谓科研的灵感全看一个人的脑子是否灵光,以为可以凭空想出好点子。虽然有的人确是如此,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在大量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发掘进一步研究思路。师父再三强调,让我多读文献。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很懒,给我一鞭子,我就读一些,鞭子远了,我就干别的了,我是个越剧戏迷,总是忍不住放下文献转而向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系里有每周一次的常规学术活动,具体形式就是系里的导师、研究生,有时候还有

4、本科生和外院外系的学生和老师,大家聚集在一起,每周拟定一个主题,比如说“中国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提前把参考文献发到大家邮箱,指定一名研究生做report,每周大约花1个小时的时间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当中,系里的大牛们会很犀利地指出文献的优劣之处,同时穿插很多相关的讲解,就在这潜移默化中,我发现,自己对文献有了感觉,开始懂得辨别哪些是垃圾,哪些是精华。 下面上传一些关于文献阅读方面的资料,我不确定是否有重复,暂且传来。 a).http:/good.gd/831275.htm 这个是关于文献检索入门的一个介绍性的文章,可以稍微巩固了解 b). http:/good.gd/831283.h

5、tm 这个是关于毕业论文资料积累的,不算是精华,可以看看,有些原则和思路应该是普适的我感觉。 c). http:/good.gd/831304.htm如何获取信息, 是个英文PDF文件。 还有些文件,网速很慢,我找网速好的时候打包上传。下面我总结一下个人在文献阅读这一块的经验。 a)不能指望查阅文献之前自己就有明确的主题,所以最初目的性不会很强。我最开始漫无目的的找了很多文献,看完也没有整理,结果成了一盘散沙。师父告诉我,先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又是专业领域内的主题,看完要有记录。 基本的顺序是,先综述后research article,因为综述可以使你更快速的了解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先英文后中文

6、,基本上,做学术的人会把大多数中文文章认为是rubbish,原因大家知道的,所以师父让我先看SCI类的,从影响因子高的关键性文献开始看。 看什么呢?看方法、看结果、还有讨论。在讨论中,作者一般都会指出本研究的不足,那,就是读者要把握的地方。 b)(先出去散散步,回来整理,反正网速也慢)11月20日 18:35 更新(今天去逛公园了,广州的公园很舒服)继续。b)看完综述类的文献之后,可能产生某些具体的问题或者灵感,务必要及时记下来。我个人觉得把文献都打出来,单面打印,笔记记在背面。因为还是对纸质的东西感觉来得快。同时把电子版的文献分类,命名最好用“编号+作者姓+title”,这个编号和纸质版的编

7、号一致。这样的话,可以做到纸质版和电子版对应,不管怎么翻阅都比较方便。最好用个文件夹装起来。 顺便提一下,现在有很多管理文献的软件,ENDNOTE受捧较多,我试过不少个版本,可能是我的本本配置不够高,在WORD里面调用ENDNOTE简直太慢了,真正写论文的时候还是费事,难以忍受。可能大家不会有这个问题。这个软件如果能用好,在文献管理上能省不少时间,我自己没有用好。现在也还是用土办法。 c)全文的获得。一般来说大学里都会购买数据库的,我是学医的,主要用到的电子数据库资源是web of knowledge,springer, pubmed,不少新的文献可能down不到全文。如果是英文的,不妨试试发

8、电子邮件向作者索要,老外很热情的,一般收到邮件都会给,我试了好多次了,觉得一个个都是very nice。 或者到一些诸如小木虫一样的学术性论坛,发帖求助,也管用。总而言之,想找资料只要肯想办法,肯下功夫,没有找不到的。不要说没有图书馆资源而作为懒惰的挡箭牌。 说到论坛,我还推荐几个: http:/ . international 这是2009-10最新的杂志影响因子查询网页,十分便捷,一定要收藏,小木虫论坛里也有虫子推荐过的。它的特点在于,不仅可以查询IF,还给出了一些投稿信息等。各学科领域内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也一目了然,完全没必要去下载别的了。 http:/ 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http:/

9、学问社区第三篇 毕业论文写作 http:/good.gd/832271.htm 科技论文写作压缩文件 直接把我有的打包了,各式各样的包括科研思路到论文答辩PPT制作,大家捡有用的。 毕业论文成形出来的时候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本来我的导师有一个现成的课题,我可以拿过来,当作毕业论文。我不乐意,导师也说没出息。所以我的毕业课题从思路形成到实施、分析、写作,都是独立完成的。我导师在我在读期间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基本上他就是在网上遥控我。研一和研二,我构思了一个小课题,关于未成年犯的,查了文献,写好了综述,写好了开题报告,翻译了国外的工具,最后联系少管所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夭折。当时很着急,都研二下学

10、期了。在压力下,导师给了我一点点拨,于是及时转向,从可行性出发,终于完成了。在这期间,我曾经像神经病一样大哭大叫那个时候要坚持去医院面对病人访谈,同时还要为找工作奔忙,很多不确定因素,很高压。在答辩完的那天,我痛快地喝酒、大声地唱歌,真的很快活。 我的同学当中,有一部分从研一开始便已经有了现成的数据,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多做什么,分析分析就能写成毕业论文,就能毕业,读得很轻松。我是很庆幸我所跟的导师不仅有学者的睿智,对学生很负责。现在回想起来,师父手里有跟无形的鞭子,受了不少“逼迫”。这些逼迫,在后来找工作的时候让我尝到了甜头。我将在下一篇,跟虫子们唠唠。11月21日 11:04第四篇 找工作1.

11、 放弃读博 我曾经有跟很多人一样的想法,想读书就一次读到底,一口气把博士读完。我年龄不大,想想自己成为一个年轻的女博士,心里有点满足。可这是曾经。我记得有一次问师父,师父您认为我是读博的料吗? 师父冷冰冰的回答:现在还不知道。从那一刻起,我开始反思。后来师父进一步讲到:读博是为了什么?科研最终还是为实践服务,你什么工作经验都没有,能干出什么来? 越想,越有道理。既然我一心向学,何必要急功近利,为什么不能考虑先工作看看!2. 找呀找呀找工作 于是我开始积极找工作,网投了很多简历,不分东南西北,不管单位级别,合适的就投,第一次投的简历便是现在我上班的医院。 我也考了国家公务员,笔试绝对的第一,12

12、0多分,面试理论上应该是第一的(因为是小组讨论的形式,我对自己的表现有把握,而且我也是最后的总结发言者),可是我落榜了。据说是该局的领导非要个男的不可。成绩摆在那,人家不要我,我未必很稀罕。师父说公务员就是稳定,未必适合我的发展,我深信不疑。 再说说我第一次投简历的这个地方。 我完全是没抱任何希望能上的,一开始只是为了积累一些找工作的经验,轻轻松松地就和同学一起来考试。整个程序是这样的,投简历面试笔试操作面试。第一轮面试就是个形式,参加第一轮面试的都进入了笔试,我看了一下考试名单,跟我一起竞争这个岗位的不仅有我自己的同学,还有留学回来的海龟。感觉很渺茫,于是怀着好玩的心情,笔试完了。笔试当中有

13、个题,跟我应聘的岗位关系不大,我当时感觉这个很明显是偏向性的明明知道大家专业背景不同,却还出那么专业、和岗位需求不着边际的题。于是,我在试卷里弱弱地讽刺了一句,因为正好有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题,我记得我写了那么一句“问一个人会不会跳舞,咋能知道他会不会唱歌呢”,提前交卷,和同伴潇洒地打算买回学校的火车票。 结果就在当天晚上,我们接到电话,去参加操作考试。当时我们心里还抱怨,明明有内定了,还折腾我们两个外地来的学生干吗?我们很不屑地又考完了操作操作很小儿科,写个通知,打打字。我们的专长是统计和统计软件,我和同伴笑着说,人家不考,是不敢考,一考统计,别人都下了。 考完操作,我们都回学校了,想都没想后

14、面的事情。 过了那么几天,我在学校接到电话参加最后一轮面试的。我跟师父汇报了一下,说我打算不去,师父说,当然要去,内定了也要去,怕了不成。去之前,师父把我叫过去,说:在对方面前,你不能只顾于表达自己会什么,这样会失去重点,你应该先知道人家要什么,然后向人家证实,evidence-based description 说明你不但能达到他们需要的能力,还能做更多。 带着这一点,我在火车上思索了一夜。面试前一天,我花了半天在NSFC网站上,找了近十年关于我要应聘的这个领域课题中标情况,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统计图。心理稍微梳理了一下。第二天到那才知道,每个人面试只有5分钟,包括自我介绍、讲述、板书和回答问题。我赶紧调整了一下思路,自我介绍说多了没用,我就报一下姓名,来自哪所大学够了。然后我就直接在黑板上画了个统计图,针对这个图,评了几句,谈了几句。回答问题反应挺快的,当时的问题是“科研设计怎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因为我平素在系里的学术活动中,多少有些科研思路已经内化,所以正中下怀。那天有很多人参加面试,竞争我那个岗位的有4个,其中有个高大的男博士,还是这个医院某院长的学生。于是,我和我的同伴说笑道,死也要死得让人家没面子。 那个男博准备了草稿,前来面试的领导他似乎挺熟,还握手什么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