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255414 上传时间:2024-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日趋发展,目前已有很多学校配备了音乐教具,但教具仍不齐全、不完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想办法,动脑筋,亲手制作、自己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利用废旧材料,师生一起动手,自制音乐教具。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培养想象创造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脑筋灵活,使其更活泼、聪明,也颇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一、自制乐器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先导,是求知的动力和源泉,它在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与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你向未知世界挑战。”几

2、乎所有的人在理论上都知道这一点,学习要有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能够领会这一点、懂得这一点、运用这一点、掌握这一点的老师并不是很多。有的学生学习不好,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有的学生之所以学习好,是因为他学习兴趣高。兴趣能使人入迷,入迷的程度越深,其聪明才智也就发挥的越充分。入迷的程度与聪明才智发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兴趣浓一分,入迷深一分,其聪明才智就多一分。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他总是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接触和观察研究。反之,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根本没兴趣,甚至厌恶,一接触就感到苦恼,甚至认为是一种受罪,这就做不好这件事

3、。学生有学习音乐的兴趣固然好,如果没有兴趣,也不要紧,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慢慢引导,音乐教师如果从自制教具入手,会使他们逐渐喜欢上音乐课,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觉得学习音乐有趣味。我的做法是,在低年级可以利用废汽水瓶盖、酒瓶盖用细铅丝串起来制成有趣的小串铃乐器;利用两个医用小药瓶或两个两半的核桃壳、两个小蝶、两把木尺制成小响板乐器,相互敲击,能发出清脆的咔咔声;在中年级可利用空胶卷盒、空饮料桶、易拉罐、小瓶子、塑料小盒等物品内装米粒、绿豆、沙子、碎石子等制成沙锤;用几根细竹竿、圆柱形木棒或一把筷子互敲,加上布条、彩绸等装饰,做成响棒、响筷等乐器。当同学们自己动手制成乐器,敲打发出

4、悦耳的声音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歌声更动听了,表情更丰富了。这以后,他们就会把平时那些不起眼的物品收集起来,视为珍宝,积极参与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乐器。多动手,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 二、只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更活泼、聪明,才能适应未来社会 心灵手巧是聪慧的象征;动手又动脑是成才的必由之路。人们常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我们在赞叹科学家有创造思想的同时,一定也佩服他们那灵巧的双手。世界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用双手创造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培养未来建设者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发明创造奠定了基础。

5、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凝聚着双手辛勤的劳动,每一个有志于发明创造的学生,都应该拥有一双灵巧的手。 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学生大都喜欢动手操作,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去引导学生。他们通过自制各种乐器,了解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在自制乐器的同时,也给自己树立了自信心。过去他们没想到自己能亲手做乐器,现在居然能做出来了,而且还做得很好,感觉自己聪明了、能干了。现在,同学们都想方设法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休息时间制作出更有趣的乐器,有的同学找来厚纸板、鞋盒作鼓,用筷子做鼓槌;有的将几个圆柱形纸筒,茶叶桶摆成一排制成少数民族的排鼓等小乐器,在学校或家里边唱边敲,别有一番情趣;有的学生在学

6、习歌曲过新年时,用两块手帕缝制成手巾花,再加上一些小装饰美化一番,比市场上买来的还漂亮呢,在音乐的伴奏下,配上自编的舞蹈即兴表演,简直太棒了。学生们在学习河北民间舞蹈霸王鞭时,老师提前一天将自制霸王鞭的作业布置下去,第二天上课,他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嗬!真是五颜六色各具特点,他们用毛线、头花、小项链等物品,把霸王鞭装饰的花花绿绿,好看极了,跳起舞来真带劲儿,舞蹈更活泼欢快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由此可见:动手操作能使孩子们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当将要扔弃的物品在他们手中变成了精巧玲珑的乐器时,他们的双手也就变得越来越灵巧了。现在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音乐,以至于常常情

7、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动手自制音乐教具,由音乐获得能力,再到其它的领域也能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他们在愉快的身心活动中,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还能增长协调动作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自制乐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开启心智之门的钥匙。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要振兴,一个民族要独立,就要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既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21世纪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知识、能力、创造精神,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协调发展,同步共进。我国教育专家刘佛年先生指出:“什么是创造?我想只是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

8、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的广一点,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新的科学理论产生才叫创造,那就高不可攀了。”他还说:“创造可以从低级到高级,知识少,能力不强的幼儿、少年也可以创造,当然那是低级的。很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上的创造需要很多的知识、很强的能力,那是高级的,没有低级的创造习惯,也是不能发展高级的创造。”有的人还认为,青少年即使能搞发明,那也是学习成绩优秀、智力超群的人才敢于问津,而智力平平,连学习成绩搞上去都很困难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创造发明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这会把学生埋没起来。因此,教师就应从一点点小事做起,不放过任何给学生创造发明的机会,同时多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创造。

9、我经常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对学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鼓励同学们在音乐方面和其它方面勇于发明创造,他们满怀豪情地向“不可能”挑战着。 科学家认为,想象要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许多事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是科学的准备阶段,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现实生活都离不开想象,所有的创造性劳动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儿童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张卡片、一盒彩笔、一个生日皇冠等等,这些简单的事物都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象天地,画上一只乌龟、一只小兔、一只大鹿、小鸟、蜜蜂做出各种动物头饰,他们由此而编出许多童稚的音乐故事,随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10、的音乐旋律与节奏,模仿大自然、模仿小动物、模仿各种生活现象,唱着、跳着、表演着,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可以从这些教具中、音乐中领略到大自然的淙淙流水、鸟语花香、群蜂飞舞、小动物的和睦相处等美妙动人的场景。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音乐的快乐,许多同学经历了一次创造就敢于自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高年级的同学用几个材料、质地、形状规格相同的杯子,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用小棒敲一敲,便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把杯子摆成一排,把杯中的水增加或减少,使之成为1、2、3、4、5、6、7音阶序列,便成了音乐杯,像编钟一样,奏出优美的旋律。有的学生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别开生面,将口服液小瓶用胶带连成一排,装上水制成“排箫”;在木板的两边钉上钉子,再绑上橡皮筋为六弦琴。每逢课余时间,他们就高高兴兴唱起自己编的歌曲:东边的太阳升起来了,我做的乐器真叫好,弹起我心爱的六弦琴,唱起那动听的校园曲. 自制教具,既陶冶了学生情操,又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动手动脑的能力及想象创造力,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实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