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房兵曹胡马》.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53551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房兵曹胡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杜甫《房兵曹胡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杜甫《房兵曹胡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房兵曹胡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房兵曹胡马》.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杜甫房兵曹胡马【】:杜甫房兵曹胡马【内容】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旷,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诗分前后两局部。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着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其次即是“骨

2、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画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锋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非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非常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立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咆哮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终一字:“峻”写马的气

3、概,“轻”写它的奔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局部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画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由于这三者最能表达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形状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行,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宽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力量就足以使人信任。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莫非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英勇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终宕开一

4、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理想,将意境开拓得特别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适宜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行同日而语。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假如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给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行,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