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收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25325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部分收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六部分收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六部分收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六部分收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六部分收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部分收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部分收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部分收获一、成熟标志与适期收获玉米子粒生理成熟的标志主要有2个:一是子粒基部剥离层组织变黑,黑层出现;二是子粒乳线消失。玉米授粉后30天左右,子粒顶部的胚乳组织开始硬化,与下部多汁胚乳部分形成一横向界面层即乳线。随着淀粉沉积量增加,乳线逐渐向下推移。授粉后50天左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失,子粒含水量降到30%以下,果穗苞叶变白并且包裹程度松散,此时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是最佳的收获时期(图6-1)。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发黄时收获,此时玉米正处于蜡熟乳线期,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一般减产10%图6-1玉米籽粒胚乳乳线与黑层左右。自蜡熟开始至完熟期,每晚收1天,千粒重增(

2、右图由王璞提供)加15克,亩增加产量510千克。因此,适时收获是一项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玉米增产增效技术措施(表6-1)。表6-1不同收获期玉米子粒乳线高度与粒重水平授粉后灌浆时间(天)304045505560乳线高度4/53/51/31/51/10无相对生理成熟期粒重比例()5065809095100西南多熟种植地块,玉米及时收获,有利于甘薯和大豆等套作作物的生长;此外,西南地区秋季降雨较多,收获过晚,如遇连绵阴雨天气,果穗易发霉。玉米收获后子粒成熟的生理生化反应并未结束,有些物质的转化过程还在进行,所以一般收获的玉米果穗待晾晒干后再进行脱粒,有利于子粒后熟(图6-2)。二、机械收获玉米机械

3、化收获技术是在玉米成熟时,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的茎秆切割、摘穗、剥皮(部分收获机带剥皮功能)、集箱、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玉米联合机械收获适应于地块较大、地势较平坦的平坝地区和缓坡耕地以及等行距、行距偏差土5厘米以内,最低结穗高度35厘米、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的地块作业。我国玉米收获机主要机型有自走式和背负式,两种机型只是动力来源形式不同,工作原理相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自带动力,背负式需要与拖拉机配套使用。西南玉米区多数地区可采用12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进行摘穗作业。需要回收秸秆再利用的地块,可以选用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青贮玉米可采用青贮式收获机。1收获时期按照玉米成熟标准

4、,确定收获时期。适期收获玉米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美国玉米一般在完熟后24周或更晚直接机械脱粒收获,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常下降到15%18%。西南地区秋雨较多,影响果穗子粒站秆凉晒,大多数区域适合发展摘穗收获机械。2. 质量要求玉米果穗收获时,要求子粒损失率w2%、果穗损失率w3%、子粒破碎率w1%、苞叶剥净率85%、果穗含杂率w3%;留茬高度(带秸秆还田作业的机型)w10厘米、还田茎秆切碎合格率85%。玉米脱粒联合收获时,要求玉米子粒含水率w23%。我国西南许多地区收获时玉米子粒含水率偏高(大于30%),因此,在没有烘干条件时,使用玉米收获机作业只可完成摘穗(剥叶)

5、、集箱和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不直接脱粒(图6-3)。如想直接完成脱粒作业,需选择早熟品种或推迟收获期,让玉米在田间脱水到含水量23%以下。一般完熟期玉米子粒含水量大约在30%左右,以后每天约下降0.40.8个百分点。背负式自走式互换割台式茎穗兼收型图6-4国内外几种不同类型的玉米收获机(张东兴提供)三、青贮收获青贮玉米是指以新鲜茎叶(包括穗)生产青饲料或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或类型。根据用途又分为专用、通用和兼用三种类型。青贮专用型指只适合作青贮的玉米品种;青贮兼用型指先收获玉米果穗,再收获青绿的茎叶用作青贮;青贮通用型是既可作普通玉米品种在成熟期收获子粒,也可用于收获包括果穗的全株用作青饲料或青

6、贮饲料。遵循产量和质量均达到最佳的原则,用于青贮的玉米最佳收获时期为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乳线高度在1/32/3。收割期提前,鲜重产量不高,而且不利于青贮发酵。过迟收割,黄叶比例增加,含水量降低,也不利于青贮发酵。青贮兼用型玉米在收获玉米果穗后应尽早收获青绿的茎叶用作青贮。青贮玉米收割部位应在茎基部距地面35厘米以上,因为茎基部比较坚硬,青贮发酵后适口性较差,牲畜不爱吃,在切碎时还容易损坏刀具;另外,提高收割部位可以减少杂质杂菌等带入窖内而影响青贮发酵的质量。大面积种植青贮玉米最好采用青贮收割机。玉米青贮机械收获要求,秸秆含水量65%,秸秆切碎长度w3厘米,切碎合格率85%,割茬高度w15厘米,

7、收割损失率w5%(图6-5)。四、鲜食玉米收获从雌穗吐丝开始,一般甜玉米10C有效积温300330C、子粒含水量7075%,糯玉米有效积温310340E、子粒含水量4550%时,为适时采收期。田间标准为穗须变黑,穗粒饱满未出现凹陷时,一般甜玉米授粉后1826天、糯玉米授粉后1828天,但收获期随灌浆期的气温而发生变化。气温低,灌浆期延长,气温高,灌浆期缩短,30E以上气温时灌浆期仅为15天。鲜穗采收后及时上市供应,尽量缩短贮运时间,确保食用品质。收后留56厘米茎秆,保留苞叶,有保鲜作用;清晨收获,注意遮阴,网袋装,装箱,直接运输或上市(图6-6)。五、整地作业合理耕作可疏松土壤,恢复土壤的团粒

8、结构,达到蓄水保墒、熟化土壤、改善营养条件、提高土壤肥力、消灭杂草及减轻病虫害的作用,为种子发芽提供一个良好的苗床,为玉米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耕层。土地准备包括深松、灭茬、旋耕、翻地、耙地、施基肥等整地作业。西南玉米产区丘陵山地一般采用小型微耕机具,在平坝地区和缓坡耕地采用中小型耕整地机具进行旋耕作业,在红壤土和黄壤土等适宜区亦可实施深松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具进行作业。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建议每隔2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深松深度一般为35厘米(图6-7)。(一)秸秆还田西南地区玉米秸秆主要用于饲料和燃料,部分直接还田。还田方式主要有间接还田(养畜过腹还田、沤肥还田)

9、和直接还田(翻耕还田,覆盖还田),秸秆田间焚烧在一些地区还较普遍(图6-8)下图由杨文钰提供秸秆粉碎旋耕入土还田整秸铺放行间整秸铺放行间覆盖种植中药材根茬还田移垄埋秆过腹图6-9玉米秸秆还田方式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秸秆粉碎机械作业的推广,未来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面积将逐步扩大。由于田间存在大量玉米秸秆,若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整地、播种,造成田间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现象严重,还会因秸秆还田后土壤碳氮比失调、秸秆上携带病菌和虫卵等,为害下茬作物生长。1 适时收获玉米,提高秸秆粉碎质量秸秆粉碎要细碎均匀,秸秆长度不大于10cm秸秆留茬高度低于10厘米,田间尽量不留长秸秆,确保粉碎后的秸秆均匀铺在田间。2 补充

10、氮肥在正常施肥情况下,秸秆还田的地可按还田干秸秆量的0.51%增施氮肥,调节C:N。一般每亩增施尿素7.5千克,翻耕或旋耕前将所有的肥料均匀撒在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上。3. 及时整地,翻耕与旋耕结合用旋耕机旋耕2遍,将碎秸秆全部翻埋在土下,做到土碎地平,上虚下实;根据当地生产条件,23年翻耕一次,深度20厘米以上。4.防病治虫,重点防治地下害虫耕地前每亩用3%克甲颗粒2千克均匀撒于田间,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对水12千克拌干细土1015千克均匀撒于田间。(二)机械化深松技术由于长期使用小型农机具作业,西南玉米区平均耕层只有18.2厘米。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利用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

11、耕作层的技术。深松作业不翻土,在保持原土层的情况下,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熟化深层土壤,利于作物根系深扎,增加作物产量,是西南今后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 深松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全方位深松是对整个耕层进行深松,一般采用V形深松铲,作业后地表无沟,植被破坏不大,但对犁底层破碎效果较弱,消耗动力较大。间隔深松是深松一部分耕层,另一部分保持原有状态。一般采用凿式深松铲,犁底层破碎效果好,但作业后地表有沟。间隔深松可形成行间、行内虚实并存结构,其深松部分通气良好、接纳雨水;未松的部分紧实能提墒,利于根系生长和增强玉米抗逆性,因此,当前我国深松以间隔深松为主。深松时间。深松可在秋季

12、、春播前及苗期进行,深松可结合秸秆灭茬还田。深松周期可根据土壤情况确定,一般24年进行一次。 深松深度。深松深度的确定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深松前要对土壤耕层进行调查,确定犁底层深度。一般地块的深松深度为3540厘米,免耕地为2530厘米。 深松机械分为全方位深松机和间隔深松机,可按照不同的深松时间及农艺要求选用。深松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拖拉机功率应根据不同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深松机具的选用,应考虑耕作幅宽与拖拉机轮距相匹配,避免产生拖拉机偏牵引或漏耕现象。六、子粒降水贮藏玉米子粒具有水分含量高、成熟度不一致、呼吸旺盛、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尤其是玉米种子,比其他谷类作物较难贮藏

13、,在贮藏前要做好子粒的降水。(一)收获前田间降水 选用生育期适中或较早熟、后期子粒脱水快的品种。 施肥掌握早施、少施的原则,一般不晚于吐丝期,粒肥施用量不超过总追肥量的10。如果土壤肥沃,穗期追肥较多,玉米长势好,无脱肥现象,则不必再施攻粒肥,以防贪青晚熟。 生育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萎,可及时打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二)收获后降水玉米穗集中到场院后要及时晾晒或通风降水,场地较小堆放较集中的隔几天翻倒1次,防止捂堆霉变。(三)穗贮和粒贮玉米贮藏要求仓库干燥,通风凉爽,又便于密闭,防潮隔热性能良好。入库前将仓清洁消毒,保证无虫。子粒在库内应按品种、质量等分类进行散装堆放或包装堆放。贮藏过程发现子粒发热时,应立即翻仓晾晒。也可采用玉米果穗搭架贮藏,由于未脱粒其胚部隐蔽,子粒的顶部有角质层和果皮掩盖,微生物不易侵染,可以减轻玉米的霉变发热,贮藏性能好(图6-10)。1穗贮方法成永久性贮粮仓。2粒贮方法以内。可用铁丝、砖、秫秸、木板做墙,用薄铁、石棉瓦做盖,建子粒入仓前,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低温,把子粒水分降至14图6-10收获后及时滩晒和挂藏凉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