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252184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朴刀(p) 着意(zhu) 存恤(x) 不省人事(xng)B恁地(nn) 兀的(w) 纶巾(ln) 箪食壶浆(s)C诓骗(kung) 报帖(ti) 作揖(y) 喏喏连声(r)D怨怅(chng) 行事(xng) 桑梓(z) 面面相觑(q)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窒息 暮蔼 无精打彩 半身不遂 名讳B隐晦 筵席 孤心苦诣 鞠躬尽瘁 联袂C演绎 沧桑 按步就班 抑扬顿挫 告罄D沉腼 唿哨 脍

2、炙人口 锋芒毕露 修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造假者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B因为涉嫌论文造假,翟天临被卷入舆论漩涡,他将有可能在演艺圈销声匿迹。C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D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是堂而皇之的。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 500 项左右的专利成果。C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D

3、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B猎人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D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地向外走去6、下面一段话已打乱顺序,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

4、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ABCD7、(1)他山之石,_。(诗经)(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闲来垂钓碧溪上,_。(李白行路难)(4)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5)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6)_,小桥流水人家。(马思远天净沙秋思)(7)千磨万击还坚劲,_。(郑燮竹石)(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壮美的雪景,令人回味。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

5、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

6、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是日更定矣。 是: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虽: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 适: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湖中人鸟声俱绝。3

7、翻译下列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这两篇写景散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_)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_)的特点。5甲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文章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里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却都还很美,

8、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

9、瞥真是令人惆怅。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里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

10、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

11、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朵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文章有删改)1选文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爱花、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3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4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

12、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含义。2、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

13、,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

14、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