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4994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42(附答案带详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问题1选项A.大脑皮层B.中脑C.下丘脑D.小脑【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器官-眼的折光功能【解析】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区。故本题选B。【点拨】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视强光时,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视弱光时,瞳孔扩大。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互感性对光反射),即强光照射一侧眼球时,可出现两侧瞳孔均缩小。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区,反应灵敏,便于检查,临床上常把它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

2、病变的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2. 名词解释血细胞比容【答案】答: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血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点拨】由于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所占容积百分比很小,故血细胞比容主要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数量,亦称红细胞比容。如贫血患者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细胞比容降低;严重呕吐、腹泻和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浆水分丧失过多,导致血细胞比容升高。3. 问答题简述血液凝固的激活途径和基本步骤。【答案】答:(1)血液凝固的激活途径包括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其中,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启动。 (2)血液

3、凝固的基本步骤包括: 生成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凝血过程4. 名词解释视野【答案】答: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器官-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视野【点拨】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大小不同,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大,黄色、蓝色、红色次之,绿色视野最小;视野的大小不仅与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也与面部的结构有关,所以,正常人颞侧视野大于鼻侧视野,下方视野大于上方视野。5. 单选题氧解离曲线左移发生在( )问题1选项A.血液pH值降

4、低时B.温度降低时C.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加时D.血液CO2分压升高时【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解析】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有四种:PCO2、pH、温度、2,3 -二磷酸甘油酸(2,3-DPG)。当PCO2升高、pH降低、温度升高、2,3 -二磷酸甘油酸升高时,曲线右移,血红蛋白(Hb)与O2的亲和力降低,O2的释放增加;反之,当PCO2降低、pH升高、温度降低、2,3 -二磷酸甘油酸降低时,曲线左移,Hb与O2的亲和力增加,而O2的释放减少。故本题选B。6. 名词解释最适初长度【答案】答:最适初长度是指能产生最大肌张力

5、的肌肉初长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骨骼肌收缩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点拨】前负荷是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即肌肉初长度,进而影响肌肉收缩力。能产生最大肌张力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最适前负荷时,肌初长最佳,肌肉收缩产生最大肌张力;在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前负荷,肌初长过长,肌肉收缩力反而减弱。7. 单选题呼气末肺内压( )问题1选项A.大于大气压B.小于大气压C.等于大气压D.等于胸内压【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解析】肺泡内气体的压力称为肺内压。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停止。故本题

6、选C。【点拨】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1)平静吸气初,肺内压低于大气压12mmHg,气体入肺(吸气)。(2)平静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吸气停止。(3)平静呼气初,肺内压高于大气压12mHg,气体出肺(呼气)。(4)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停止。8. 单选题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问题1选项A.胰液B.小肠液C.胆汁D.胃液【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与吸收-消化-小肠内消化-胰液的分泌【解析】胰液中含有水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和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故本题选A。【点拨】胰液消化的特点:(1)胰液中含有水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

7、和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胰液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2)如胰液分泌障碍,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正常,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仍不能彻底消化,产生胰性腹泻。(3)脂肪吸收障碍还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胰液缺乏时,淀粉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9. 单选题心肌自律性高低主要取决于( )问题1选项A.0期去极的速度B.4期自动去极的速度C.阈电位水平D.最大复极电位水平【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学特性-心脏的生理学特性【解析】自律细胞具有4期自动去极化的能力,一旦从最大复极电位去极达阈电位水平,即可以引起一次兴奋。单位时间内发生兴

8、奋频率的快慢,取决于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的水平,其中以4期自动除极速度为主要因素。故本题选B。【点拨】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速度:速率越快,达到电位所需时间越短,自律性越高;反之,则自律性越低。(2)在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不变的时,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差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到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10. 名词解释牵涉痛【答案】答: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远隔体表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内脏痛与牵涉痛【点拨】牵涉痛发生的常见部位: 心肌缺血时,常感到心

9、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 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部疼痛; 患阑尾炎时,发病初期常出现脐周或上腹部疼痛; 患胃溃疡或胰腺炎时,可出现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 患肾或输尿管结石时,可引起腹股沟区疼痛。11. 问答题试述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及其意义。【答案】(1)血流量大,主要分布于肾皮质,血液供应十分丰富。(2)两套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短而粗,使肾小球血液灌注量大于流出量,形成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高,有利于肾小球滤过和原尿的生成。 管周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细而长,阻力大,血压下降较多,形成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

10、重吸收。【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及调节12. 论述题论述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答案】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递:指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由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中枢延搁(突触延搁):指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传递速度较慢,耗时较长的现象。 兴奋的总和:反射活动中,单条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使中枢发出传出效应,需有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同时或几乎同时到达同一中枢,才可能产生传出效应。 兴奋节律的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存在差异。 后发放:在反射活动中,当对传入神经的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继续发放冲

11、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后发放。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在反射活动中,突触部位(反射中枢)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的影响,也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用高频电脉冲长时间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神经递质释放会逐渐减少,突触后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将逐渐降低,反射活动随之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称为易疲劳性。【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突触传递13. 多选题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的因素有( )问题1选项A.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B.血Na升高C.血K升高D.血Na降低E.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答案】A;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与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12、肾的结构特点【解析】肾素主要由近球细胞分泌,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人体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管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兴奋:肾血流量减少,流经致密斑的Na量也减少,使致密斑感受器激活。以上两者均可促进肾素的释放。故本题选AD。【点拨】肾素的分泌和释放还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肾素释放增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可刺激近球细胞分泌肾素。14. 问答题简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答案】答:(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此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等缓冲对,具有缓冲酸碱物质

13、的作用。 (2)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吞噬及免疫反应,实现对机体的保护和防御。 (3)血小板的功能: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血液凝固和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血细胞-血小板生理15. 论述题急性大失血时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答:急性大失血导致尿量减少,其原因有: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尿量减少。 肾血浆流量减少: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使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的速率和有效滤过压下降的速率均加快,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尿量减少

14、。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由于大量失血,一是循环血量减少,对容量感受器的刺激减弱; 二是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二者均可使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反馈性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增多,使水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量减少,有利于血容量的恢复。 醛固酮分泌增加: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入球小动脉受牵拉的程度减小,刺激肾素释放;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的Na减少,流经致密斑的Na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再者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些因素均使肾素释放增加。肾素分泌增加,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增强,醛固酮分泌增加,水和NaCl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体液调节16. 问答题下列情况下尿量如何变化?为什么?(1)大量饮水。(2)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ml。【答案】答:(1)短时间内大量饮清水后可引起尿量增多。大量饮水后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