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说课稿.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47854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孤独之旅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之旅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孤独之旅说课稿 襄阳市第二十九中学 何红进 一、说教材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小说。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欣赏这些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学习这些小说,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语言。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文中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是在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学习这篇课文,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励学生对比

2、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人类”,“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课型定为精品赏读课 ,课时为一课时,学习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过程与方法: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三、说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由于本课景物描写很多,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

3、作用,而学生对其写作手法的作用无从把握,更加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表达,因此我将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2、教学难点由于本课是写少年成长的小说,着重点是成长。结合杜小康的成长,品味“孤独”,体验成长。而现今学生对于成长思考过少。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四、说学情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对小说的要素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也有所积累。但他们往往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深入分析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还比较困难,不能准确寻根求源,透视主题。因此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细致品味语言,深刻体会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

4、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五、 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古希腊学者罗塔文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本着启发性的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采用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播放歌曲,让学生直接感知人物所处的环境,形象直观,充满趣味。点拨法在充分关注学情的前提下,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并展开想象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2、说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堂课挤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那样将会得到百倍的补偿”。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

5、是:朗读法 “教学千法读为本”。让学生自己朗读语段,品味感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让学生在切磋琢磨中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疑的能力及表达的勇气和习惯。成果展示法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在展示中张扬个性、树立自信以及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六、 说“四学”流程为了使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1、导学(先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们,歌词意蕴丰富。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

6、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设计意图:从听歌曲切入本课成长的话题,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2、 独学根据精品赏读课的课型模式,独学部分共设计了三个板块。板块一:略读探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板块二:品读赏美点(2)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3)你认为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

7、子?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4)这篇文章中大量的笔墨来写父亲和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板块三:延读蕴情感(5)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设计意图:独学要求学生根据独学内容及学法指导,静心独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独学题目。因而,独学部分设计的5个题目能根据三维目标体现梯度性、科学性、启发性和探究性。)3、 互学 对学:对子检查独学完成情况。注意小组对子之间的互查互读。群学:1、合作研讨重难点内容;2、思考:如何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借助于外在景物表现得淋漓尽致?预展:1、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式及预展。2、组长要及时认领任务,并在拿到任务后,组

8、织组员进行积极准备,并确定展示方案和组内预展。3、要注意维持小组纪律,关注参与情况。(设计意图:互学是指包括组内对学、群学和组内小展示的一种学习。互学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将组内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进行群学显得尤为必要,并且要做好小组内的预展。)4、展示根据独学部分的三个板块,确定展示方案有以下三个:方案一:故事情节我来讲1、明确人物的心理变化;2、结合文章内容整理词语。3、借助小黑板来表现。方案二:;品读方法我发布1、 小组长带领大家思考多种表现形式,可用新闻发布会、竞猜、画像(第3小题)等多种方式方法,至少两种以上。2、 可以编写成顺口溜、口诀等利于记忆和掌握。3、应借助小黑板等来表现。方案三:个人感受我表达1、强调是自己的经历;2、想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片段,长短不重要;3、学会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设计意图:展示方案是为学生进行班级大展示提供的一种参考方案,可以打开学生展示思维。当然更提倡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七、 说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是在上完本节课后,用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题目。当堂检测分为基础落实、发展能力和提升素养三个层次。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准备适当降低C类生的答题要求。做完当堂检测,教师应回收导学案,掌握学情,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