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24750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输成本核算.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预测计划与控制班级:08物流一班学号:200822364 姓名:杨琳珂 指导老师:周盛世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预测计划与控制一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内容1.汽车运输成本的概念汽车运输单位为完成客、货运输所支出所有运输的总和。为完成一个运次或一定期间的运输量计算的成本称为汽车运输总成本,平均单位运输量的成本称为汽车单位运输总成本。单位运输成本是反映汽车运输单位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精确地核算汽车运输成本,可以掌握运输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为确定运价和运输盈利额提供依据,并揭示降低成本的方向。2.汽车运输成本的内容汽车运输成本项目可划分为四个基本部分,其具体内容如

2、下:、直接人工 指支付给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的工资,以及按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工资总额14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直接材料(1)燃料。指营运车辆运行过程所耗用的各种燃料,如营运过程耗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2)轮胎。指营运车辆所耗用的外胎、内胎、垫带、轮胎翻新费和零星修补费。其他直接费用(1)保养修理费。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级保养及各种修理所发生的料工费(包括大修理费用计提额)、修复旧件费用和行车耗用的机油、齿轮油费用等。(2)折旧费。指按规定计提的营运车辆折旧费。(3)养路费。指按规定向公路管理部门交纳的营运车辆养路费。(4)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与营运车辆运行直接有关的费用。包括车管费(

3、指按规定向运输管理部门交纳的营运车辆管理费)、行车事故损失(指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行车事故发生的损失。但不包括旅客伤亡事故损失、非行车事故发生的货物损耗及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车辆牌照和检验费、保险费、车船使用税、洗车费、过桥费、过渡费、司机途中宿费、行车杂费等。营运间接费用它是指车队、车站、车场等基层营运单位为组织与管理营运过程所发生的,应由各类汽车运输成本负担的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等。3.汽车运输成本的分类 (一) 按照生产要素划分:1、外购材料费;2、外购燃料费;3、外购动力费

4、;4、外购低值易耗品;5、职工工资;6、职工福利费; 7、固定费用折旧费;8、固定资产维修费;9、养路费;10、其他费用支出(二)按照经济用途划分:(1)车辆费用:企业营运车辆从事运输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司机工资福利费,燃料,轮胎折旧,车辆修理,车辆折旧,养路费、年费、车保,事故处理费,车船使用税(按照吨位计算),路桥费,其他。(2)营运间接费:运输企业以下的基层分公司、车队、车站所发生的营运管理费用。 二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1. 汽车成本核算体制、计算对象和计算单位 成本核算体制 汽车运输成本是按月、季、年计算的,其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和企业的营运范围、规模、管理体制有关。一般汽车运

5、输企业按照企业级层结构采取公司和车队两级核算或三级核算,。企业实行核算完全成本。车队成本核算:核算内容包括车辆使用直接费用,和车辆管理费用,将以上内容编制车队运输成本表。企业完全成本:企业审核车队的费用报表,计算费用分配表和车站费用表,进行成本差异调整,帐务处理,最后编制企业的运输成本表。 计算对象:把营运车辆以不同燃料和厂牌进行划分,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对于特殊货物运输企业,应该以不同类型、不同用途来划分车辆,分别作为核算对象,例如集装箱专用车可以作为一种车型归集计算运输成本。 计算单位:吨公里或千吨公里,另外,大型运输车以千吨位公里为计算单位,而集装箱以千标准箱公里为计算单位。 成本计算程序

6、:汽车运输完全成本的核算程序,主要是指成本的会计核算程序。(一)根据企业的营运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单位、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二)、由车队根据费用支出和生产消耗的原始凭证,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类别和部s门对营运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并编制各种费用汇总表。(三)、根据各种费用汇总表或原始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帐,并将其辅助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用按成本计算对象分配和结转计入“运输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帐户,确定各项业务应负担的费用,计算各种业务成本。(四)、企业根据车队、车站等所属单位上报的成本核算资料,汇总分配企业各项费用,编制企业成本计算表。汽车运输企业的成本计算期费用,

7、汽车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应按月、季、年计算从年初至各月末止的累计成本。一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营运车辆在经营跨月运输业务时,一般以行车路单签发日期所归属的月份计算其运输成本。2.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 汽车成本项目的设置与内容 根据运输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汽车运输成本项目分为车辆直接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两部分。(1)、车辆直接费用 工资。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给营运车辆司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和生产性奖励金,随车售票乘务人员工资和工资性津贴,实行承包经营企业的司乘人员个人所得的承包收入也包括在本项目内。 职工福利费与燃料费。职工福利费指按规定的工资总额和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燃料费指营运车辆运行中所耗

8、用的各种燃料,如汽油、柴油等,自动装卸车辆卸车时所耗用的燃料也在本项目内核算。 轮胎费与修理费。轮胎费指营运车辆耗用的外胎、内胎、垫带的费用支出,以及轮胎翻新费和零星修补贸;修理贺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级维护和小修所发生的工料费、修复旧件费用和行车耗用的机油费用,以及车辆大修费用。 车辆沂旧与养路费。车辆折旧指营运车辆按规定方法计提的折旧费;养路费指按规定向公路管理部门缴纳的养路费。 公路运输管理费与车辆保险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指铰规定向公路运输管理部门缴纳的运输营理费;车辆保险费指向保险公司缴纳的营运车辆的保险费用。 事故费。事故费指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损失。 税金。税金指规定缴纳的车船使用税。因行

9、车肇事所发生的事故其他费用。不属于上述以上各项的车辆酋运费用,如行车杂文、过桥费等。(2)、营运间接费用指运输企业以下的基层分公司、车队、车站发生的营运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总公司或公司)的管理费用。2、起初运输成本的计算方法3、辅助营运费用的计算 各种直接耗用的辅助材料根据材料耗用汇总分配表,按照不同成本对象进行归集 辅助人员工资等按照实际工时进行分摊。单位工时工资=辅助生产人员工资及职工福利费/辅助生产总工时某类维修作业或产品应分摊工资或费用额=该来维修作业或产品实际耗用的工时*单位工时工资4、营运间接费用的计算营运间接费: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各种间接费用 车队管

10、理费车队管理费初次分配:车队管理费用分配率=当月车队管理费用总额*100% / (运输业务直接费用+其他业务直接费用) 运输业务应分摊的车队管理费用=当月运输业务直接费用总额*车队费用分配率车队管理费用按照车型进行分摊:车队管理费用按照车型分摊的分配率=运输业务应分摊的车队管理费用*100%/该车队各个车型营运车的直接费用某车型营运车应分摊的车队费用=当月该车型营运车直接费用总和*车队管理费用按照车型分摊的分配率 车站经费的分配车站管理费用分配率=当月车站管理费用总额100% / (运输业务直接费用+其他业务直接费用) 运输业务应分摊的车站管理费用=当月运输业务直接费用总额1车站费用分配率5、

11、企业运输成本的计算 运输总成本=运输支出+辅助营运费用+营运间接费 单位运输成本计算某运输成本计算对象的单位运输成本= 该成本计算对象的当月运输成本总额该成本计算对象当月运输周转量 成本差异-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周转量-本期实际成本;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100%/(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周转率)6、车队运输成本的计算 车队不完全成本:除了养路费、运输管理费、车站经费这些不直接被车队负责并管理的费用和车队耗用的燃料、材料,其他的车辆运输费用和营运间接费都归集在其中。车队不完全成本核算不需要经过完整的会计程序。计算过程:根据各种原始纪录和凭证,编制各种

12、费用分配表、汇总表和计算表,并汇集编制分类成本计算表,计算车队成本和单位成本 车队完全成本:计算方法和企业运输分类成本计算方法相同。分公司和车队经过收集、分配以及汇集各种直接费用和辅助费用,再加上车站管理费用或车队管理费用以及燃料材料成本,得到分公司火车对运输总成本。三 汽车运输成本分析1. 汽车运输成本的分析方法 指标对比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具体进行成本分析时,首先,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本期实际指标与前期(如上年同期或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通过对比,反映企业成本动态和变化趋势,有助

13、于吸取历史经验,改进成本工作。 本期实际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通过对比,可以反映本企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扬长避短,努力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指出,采用指标对比法时,应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即对比指标采用的计量单位、计价标准、时间单位、指标内容和前后采用的计算方法等都应具有可比的基础和条件。在同类企业比较成本指标时,还必须考虑它们在技术经济上的可比性。指标的对比可以用绝对数对比,也可以用相对数对比。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

14、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法分为: 连环替代法 设某一分析指标M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 报告期(实际)指标M1=A1 * B1 * C1 基期(计划)指标 M0=A0 * B0 * C0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指标对指标R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期(计划)指标M0=A0 * B0 * C0(1) 第一次替代 A1 * B0 * C0(2) 第二次替代 A1 * B1 * C0(3) 第三次替代 A1 * B1 * C1(4) 分析如下: (2)-(1)A变动对M的影响。 (3)-(2)B变动对M的影响。 (4)-(3)C变动对M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M = M1 - M0 差额分析法 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例如,某一个财务指标及有关因素的关系由如下式子构成:实际指标:Po=AoBoCo;标准指标:Ps=AsBsCs;实际与标准的总差异为Po-Ps,Po-Ps 这一总差异同时受到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