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思考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24369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恢复生态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恢复生态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恢复生态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恢复生态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恢复生态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恢复生态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恢复生态思考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1 说明恢复生态学的含义。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术观点(1)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接近 其受干扰前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2)强调生态恢复的应用生态学过程:(彭少麟等 1995)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与类型、生态恢 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一门科学。(3)强调退化生态系统的整合性恢复:(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ER)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2 简述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答:(1)强调自然恢复与社会、人文的耦合;(2)强调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理论上都要跨越边界;(3)强调以生

2、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表达;(4)强调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5)强调生态系统边缘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6)强调生态恢复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1.3 试从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程论述恢复生态学的实践性。答:社会实践性是恢复生态学学科的主要应用特征,它表现在整个学科是以社会现实的退化生态系统 为研究对象,以解决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主要目的。1.4 如何理解恢复生态学的综合性。答:(1)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恢复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很多来源于生物学、地学等等应用性学科,恢复生态设计众多的学科,需 要跨学科的交叉和综合。(2)学科的自然属性上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其只有自然边界而没有政治边界,为了解决生态恢

3、复的问题,必然需 要多个行政区甚至国家建立协作关系并发挥其作用,从而使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实现成功的生态恢 复。第二章 生态系统退化及其机制2.1 什么是退化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有什么特征? 答:(1)生态系统的正常状态在干扰的作用下失衡,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负向变化,与原正常生态系 统比较其功能低下,这样的生态系统则被称之为受害生态系统或退化生态系统。(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自然景观、结构特征、功能过程(包括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水分平衡等生态过程)、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等。2.2 试论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答:( 1)植被的破坏与减少由于人们大量使用木材,特别是用于造纸和

4、饲养牲畜,以及森林大火等原因,迄今世界原始森林有 2/3 已消失。( 2 )侵蚀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 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严重问题,联合国粮农组 织将其列为世界土地退化的首要问题。(3)荒漠化 荒漠化定义: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沙漠(desert)化可由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而形成。植被破坏后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引起沙化的重要原 因。地表径流带走土体中的粘粒,使表土层砂粒和砾石量相对增多,土壤质地逐渐沙质化。( 4)石漠化 石质化(

5、石漠化)退化是指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或二者同时干扰下,使原来土壤连续覆盖的土地上, 植被遭破坏、土壤严重流失造成大片基岩裸露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是该区域土壤退化的最后阶段。( 5)土壤贫瘠化 土壤贫瘠化退化就是土壤肥力减退的退化方式。引起土壤贫瘠化退化的有多种因素,但主要的是水土 流失(主要原因)、土地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6 )污染 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的废物(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农药和化肥,以及放射性物质 等。未经处理的 “三废”不但恶化了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水域的污染和大气污染。2.3 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退化类型。 答:陆生自然生态系统在破坏的干扰下,主要

6、形成以下 6 种退化类型:(1)裸地:又称光板地。环境条件极端,分为原生裸地(自然干扰形成)和次生裸地(认为干扰形 成)。(2)森林采伐迹地:人为干扰造成,其退化状态因采伐的强度和频度而异。( 3)弃耕地:人为干扰形成,退化状态因弃耕时间而定。( 4)荒漠化地:自然或人为干扰形成。(5)矿山废弃地:指被采矿活动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包括四类:废石堆废弃地; 开采坑废弃地;尾矿废弃地;采石矿废弃地。(6)垃圾堆放场:又称垃圾填埋场,是人为干扰形成的堆积来几家庭、城市、工业等的废弃物的地 方。2.4 为什么植被退化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 答:自然植被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有极为重要的

7、意义,自然森林植被的破坏与减少是陆地生态系统 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面积的缩小导致降水减少,而降水时又容易发生洪灾和水土流失,使土地 日益贫瘠退化。生态系统的各种退化原因,如侵蚀化退化、荒漠化退化、石质化退化、土壤贫瘠化退 化和污染退化等,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制备的破坏及减少有关。2.5 如何理解干扰对于生态系统的驱动力作用? 答: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基本机理是在干扰的压力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 生变化,干扰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2.6 什么是干扰体系?简述干扰的性质。L干ft分布干扰频率T扰面积、大小 干抚规模 协含作用厂气候性干扰二 壤性干扰 地因性干扰 火十扰 动物性

8、十扰植物性干珑污染性干扰规橈等缰I :无效千扰作用频度 物理强度 影呃度规模等级II:有效干扰:正干扰规模等级III:有效干扰:绻持性干扰 规模等级* :有效干扰:负干扰 规模等级 :人类破坏性质(特征):不连续性与规律性;多源性和相关性;干扰量与效应的不一致性;干扰因子 的协和作用与主导干扰因子。第三章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31简述与生态恢复基本要素相关的主要理论。答:生态恢复的基本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和生物多样性。(1)与物质相关的生态学原理:主导生态因子原理: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受生态因子的影响。在 这些复杂的生态因子中,有一些生态因子具有支配作用,称为主导生态因子。影响退化生态系统恢

9、复 和重建进程的首先是相关的主导生态因子。元素的生理生态原理:包括耐性定理和最小量定理。(2)与能量有关的生态学原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各种功能过程,受能量定律的支配。尤其生态 系统能量转换的食物网原理,有助于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及综合利用。(3)与空间有关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容纳量,首先直接依赖可利用的空间范围。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也依赖于对与有 关空间原理的理解。这些原理包括:种群密度制约的原理、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原理和生态位原理。(4)与时间有关的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的动态发展,在于其结构的演替变化,如物种的组成、各 种速率过程、复杂程度和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组分的变化。(5)与

10、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学原理:在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反应生物组分的特征。实际上, 物种多样性又是生态系统其他诸多特征的集中反映。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更依赖于对生物多样性原 理的认识。这些原理包括: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其它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 物多样性结构调控。32何谓是逆行演替?为什么逆行演替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答:(1)由顶极群落向着先锋群落退化演变,称为逆行演替(retrogressive succession)。(2)逆行演替具有以下特征,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群落结构简单化利用地面不充分、利用 生产力不充分群落生产力降低存在特有的残遗现象,形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为方向的物种

11、在同 群落环境进行生存竞争中占优势群落旱生化和湿生化轻微改造外界环境。33试论述生态恢复参照系在生态恢复中的意义。答: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参照系,是按自然演替的过程,将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及其种 类组成作为参照的。(1)对自然生态恢复的意义:A理解生态系统的发生与演替,是生态系统恢复的基础,也是自然生 态恢复管理的依据;B自然生态恢复过程,可以依据生态恢复参照系进行生态系统组分改造,或种类组成改造,加速自然恢复的进程。(2)对人工生态恢复的意义:A人工生态恢复的过程与框架设计需要依据生态恢复参照系,只有符 合自然规律的设计才是高效的;B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启动,需要依据生态恢复参照系,特

12、别是物种 组成的构建,必须依据参照系中的早期演替阶段的物种组成。3.4何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试阐述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是指生态系统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 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1)生产生态系统产品(2)产生和维持生物多样性(3)调节气候(4) 减缓旱涝灾害(5)维持土壤功能(6)传粉播种(7)有害生物的控制(8)净化环境(9)景观美学与 精神文化功能(1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由生态系统相应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35什么是脆弱性?试阐述脆弱性与生态

13、退化的关系。答:(1)含有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威胁、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域被认为是脆弱 的fragile。也有定义为受害的damaged、敏感的sensitive、易损的vulnerable,甚至称之为受威胁的 threate ned。(2)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关系密切相关。一方面,具脆弱性的生态系统容易 退化;另一方面,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是各种干扰方式和不同干扰强度作用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使系 统变得越来越脆弱。36何谓边缘效应?试阐述边缘效应原理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答:(1)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区称为群落交错区,在这个交错区里,因每个生物群落都有向外扩 张的

14、趋势,因此使交错区的生物种类数量比交错区所相邻的群落要多,生产力也较之为高,这个现象 称为边缘效应。(2)在恢复生态学实践中,边缘效应规律可应用于造林或林分改造上,可以参照边缘效应现象进 行混交林的种群结构改造,以及对质量差的林地进行林分改造。掌握边缘效应的原理,通过创造更多 的群落交错区,增加边缘长度,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农副产品产量。37什么是生态系统管理?阐述退化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策略。答:(1)应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通过有效地生态系统管理,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 及其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使生态系统的作用和过程具有最高功益。琏一步鏗化后图46退化主态系统管理的几沖策略选择

15、(2)生态系统管理作为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有 两方面的直接原因:在利用生态系统的背景 下,如何进行管理才使生态系统不会退化; 对于退化生态系统,如何管理才能有效地恢 复。第四章生态恢复的技术背景4.1简述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答:(1)实现基底稳定;(2)恢复植被和土壤;(3)提高生物多样性;(4)增强生态系统功能(5)提高生态效益;(6)构建合理景观。4.2 简述生态恢复的原则。为什么生态恢复必须考虑社会经济与人文美学因素?答:(1)自然原理与原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人文美学原则。( 2 )社会经济技术原则上服务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这一目标的。生态恢复的启动和发 展,首先必须是社会可承受的、可操作的和可接受的;其次是风险最小的、无害的和有效益的;再则 是社会多部门的多种技术的整合,最终必须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文美学原则是具动力意义的。当生态恢复具有景观美学价值时,民众将非常乐意前往欣赏和休 憩,昔日的退化生态系统将可能成为生态旅游区;当生态恢复地将能很好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时, 它们将成为人们精神文化娱乐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园地。这样民众将以极大的热情支持生态恢复的实 践。4.3 简述生态恢复的程序和方向。答:程序:(1)确定系统边界( 2 )生态系统状况调查( 3 )生态系统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