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问答题.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24220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学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热学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热学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热学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热学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问答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1) 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强制对流换热;(2) 由暖气片管道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3) 由暖气片管道外壁到室内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写出Nu、Re、Pr、Bi、Fo 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答:(1)努谢尔特数, ,它表示壁面法向无量纲过余温度梯度的大小,或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2)雷诺数, ,它表示流体流动时惯性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3)普朗特数, ,它反映了流体的动量传递能力与热量传递能力的相对大小。(4)毕渥数

2、, ,它表示物体内部导热热阻与物体表面对流换热热阻的比值。(5)傅立叶数, ,是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间,它表示非稳态导热过程进行的深度。3、热扩散系数是表征什么的物理量?它与导热系数的区别是什么?答:热扩散率 ,与导热系数一样都是物性参数,它是表征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物体内各部分温度趋向均匀一致的能力。热扩散率取决于导热系数 和 的综合影响;而导热系数是反映物体的导热能力大小的物性参数。一般情况下,稳态导热的温度分布取决于物体的导热系数,但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分布不仅取决于物体的导热系数,还取决于物体的导温系数。4、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满足集总参数法的物体,其内部温度分布有何特点?答:

3、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Bi0.1,其特点是当物体内部导热热阻远小于外部对流换热热阻时,物体内部在同一时刻均处于同一温度,物体内部的温度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与位置无关8、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的因素有流态、流体的物性、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等,用函数表示为:9、沸腾换热的临界热流密度的含义是什么?答:在泡态沸腾阶段时,液体温度与壁面温度之差 若进一步增大,汽泡在表面上生成、长大,随后引因浮力作用而离开表面。沸腾的液体主体温度这时有一定的过热度,故汽泡通过液体层时还会继续被加热、膨胀,直到逸出液面,由于气泡的大量迅速生成和它的剧烈运动,换热强度剧增

4、,热流密度随 的提高而急剧增大,直到达到热流密度的峰值,此时的热流密度称为临界热流密度。当 进一步增大时,热流密度又开始下降。14、不凝结气体对表面凝结换热强弱有何影响?答: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一方面使凝结表面附近蒸汽的分压力降低,从而蒸汽饱和温度降低,使得传热驱动力即温差减小;另一方面,凝结蒸汽穿过不凝结气体层到达壁面依靠的是扩散,从而增加了阻力。因此,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凝结换热时的表面传热系数降低。 15、空气横掠垂直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换热越强,而蒸汽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换热强度降低,为什么?答:空气横掠垂直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气流扰动越强,换

5、热越强,而蒸汽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凝结液膜越厚,凝结换热热阻越大,换热强度降低。 16、写出时间常数的表达式,时间常数是从什么导热问题中定义出来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时间常数的表达式为 ,是从非稳态导热问题中定义出来的,它不仅取决于几何参数V/A,物性参数PC,还取决于换热条件h。 8、其它条件相同时,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与纵向冲刷相比,哪个的表面换热系数大?为什么?答: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比纵向冲刷相比的表面换热系数大。因为纵向冲刷时相当于外掠平板的流动,热边界层较厚,热阻较大;而横向冲刷时热边界层较薄且在边界层由于分离而产生的旋涡,增加了流体扰动,因而换热增强。2

6、3、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答:采用空心砖较好,因为空心砖内部充满着空气,而空气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热阻较大,空心砖导热性较之实心砖差,同一条件下空心砖的房间的散热量小保温性好。25、北方深秋季节的清晨,树叶叶面上常常结霜。试问树叶上、下表面的哪一面上容易结霜?为什么?答:霜会容易结在树叶的上表面,因为树叶上表面朝向太空,而太空表面的温度会低于摄氏零度;下表面朝向地面,而地球表面的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上。相对于下表面来说,树叶上表面向外辐射热量较多,温度下降的快,一旦低于零度时便会结霜。27、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是不透过的,但为什么隔着玻璃晒太阳却使人感到暖和

7、? 答: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不透过,但对可见光则是可透过的,当隔着玻璃晒太阳时,太阳光可以穿过玻璃进入室内,而室内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却被阻隔在室内,因房间内温度越来越高,从而感到暖和。29、用热电偶监测气流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时,应如何选择热电偶节点的大小?答: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热电偶节点越大,它的温度变化一定幅度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此时虽然节点换热表面积也有所增大,但其增大的幅度小于体积增大的幅度。故综合地讲,节点大的热电偶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热量所产生的温升要小一些。3.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试解释原因。答:棉被经过晾

8、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人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20,1.01325105Pa时,空气导热系数为0.0259W/(mK),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2、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答: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的不同。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气温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出室外传向室内。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

9、,夏季高而冬季低。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根据上题人体对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的原理,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3、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热传递方式(1)由热水到暖气片管到内壁,热传递方式是对流换热(强制对流);(2)由暖气片管道内壁至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导热;(3)由暖气片外壁至室内环境和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4、冬季晴朗的夜晚,测得室外空气温度t高于0,有人却发现地面上结有层簿冰,试解释原因(若不考虑水表面的蒸发)。解

10、:如图所示。假定地面温度为了Te,太空温度为Tsky,设过程已达稳态,空气与地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地球表面近似看成温度为Tc的黑体,太空可看成温度为Tsky的黑体。则由热平衡:由于Ta0,而Tsky0,因此,地球表面温度Te有可能低于0,即有可能结冰。3、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实心砖材料如红砖的导热系数约为05W/(mK)(35),而多孔空心砖中充满着不动的空气,空气在纯导热(即忽略自然对流)时,其导热系数很低,是很好的绝热材料。因而用多孔空心砖好。4、两种几何尺寸完全相同的等截面直肋,在完全相同的对流环境(即表面传热系数和流体

11、温皮均相同)下,沿肋高方向温度分布曲线如图所示。请判断两种材料导热系数的大小和肋效率的高低? 答:对一维肋片,导热系数越高时,沿肋高方向热阻越小,因而沿肋高方向的温度变化(降落或上升)越小。因此曲线1对应的是导热系数大的材料曲线2对应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而且,由肋效率的定义知,曲线1的肋效率高于曲线2。5、用套管温度计测量容器内的流体温度,为了减小测温误差,套管材料选用铜还是不锈钢?答:由于套管温度计的套管可以视为一维等截面直助,要减小测温误差(即使套管顶部温度tH尽量接近流体温度tf),应尽量减小沿套管长度流向容器壁面的热量,即增大该方向的热阻。所以,从套管树料上说应采用导热系数更小的不锈钢。

12、6、工程中应用多孔性材料作保温隔热,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答:应注意防潮。保温材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经常呈多孔状,或者具有纤维结构,其中的热量传递是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三种传热机理联合作用的综合过程。如果保温材料受潮,水分将替代孔隙中的空气,这样不仅水分的导热系数高于空气,而且对流换热强度大幅度增加,这样材料保温性能会急剧下降。4、东北地区春季,公路路面常出现“弹簧”,冒泥浆等“翻浆”病害。试简要解释其原因。为什么南方地区不出现此病害?东北地区的秋冬季节也不出现 “翻浆”?答:此现象可以由半无限大物体(地面及地下)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现象的温度波衰减及温度波时间延迟特征来解释。公路路面

13、“弹簧”及“翻浆”病害产生的条件是:地面以下结冰,而地表面已解冻(表面水无法渗如地下)。东北地区春季地表面温度已高于0,但由于温度波的时间延迟,地下仍低于0,从而产生了公路路面“弹簧”及“翻浆”等病害。东北地区的秋冬季节,虽然地表面温度已低于0,但由于温度波的时间延迟,地下仍高于0,从而不会产生“翻浆”。南方地区不出现此病害的原因是,由于温度波衰减的特征,使得地下部分不会低于0,当然不会出现此病害。 2、其他条件相同时,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与纵向冲刷相比,哪个的表面传热系数大,为什么?答:横向冲刷时表面传热系数大。因为纵向冲刷时相当于外掠平板的流动,热边界层较厚,而横向冲刷时热边界层薄且存在由于

14、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旋涡,增加了流体的扰动,因而换热强。4、在地球表面某实验室内设计的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到太空中是否仍然有效,为什么?答:该实验到太空中无法得到地面上的实验结果。因为自然对流是由流体内部的温度差从而引起密度差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引起的。在太空中实验装置格处于失重状态,因而无法形成自然对流,所以无法得到顶期的实验结果。8、在对流温度差大小相同的条件下,在夏季和冬季,屋顶天花板内表面的对流放热系数是否相同?为什么?答:在夏季和冬季两种情况下,虽然它们的对流温差相同,但它们的内表面的对流放热系数却不一定相等。原因:在夏季tftw,在冬季tftw,即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水平壁面在上,温度较低的

15、空气在下,自然对流不易产生,因此放热系数较低.反之,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水平壁面在上,而温度较高的空气在下,自然对流运动较强烈,因此,放热系数较高。2、为什么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气体会影响凝结换热的强度?答: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一方面使凝结表面附近蒸气的分压力降低,从而蒸气饱和温度降低,使传热驱动力即温差(ts-tw)减小;另一方面凝结蒸气穿过不凝结气体层到达壁面依靠的是扩散,从而增加了阻力。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使不凝结气体存在大大降低了表面传热系数,使换热量降低。所以实际冷凝器中要尽量降低并排除不凝结气体。3、空气横掠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徘数越多,换热越强,而蒸气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束排数越多,换热强度降低。试对上述现象做出解释。答:空气外掠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徘数越多,气流扰动增加,换热越强。而蒸气在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排数越多,凝结液膜越来越厚,凝结传热热阻越来越大,因而换热强度降低。4、试述沸腾换热过程中热量传递的途径。答:半径RRmin的汽泡在核心处形成之后,随着进一步地的加热,它的体积将不断增大,此时的热量是以导热方式输入, 其途径一是由汽泡周围的过热液体通过汽液界面输入, 另一是直接由汽泡下面的汽固界面输入,由于液体的导热系数远大于蒸汽,故热量传递的主要途径为前者。 当汽泡离开壁面升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