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24218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蚂蚁王国小三班班本课程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三班班本课程蚂蚁王国 主题产生:小班孩子情感丰富,他们喜欢动物,他们也总是对各种动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最近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常常可见他们的蹲在草丛中寻找着什么,原来他们对小小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爱的小蚂蚁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他们在与蚂蚁的直接接触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有妈妈吗?”“蚂蚁吃什么?”“蚂蚁能活多长时间?”等等。为此,我们以蚂蚁为切入点,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一系列活动,与孩子一起了解获得有关蚂蚁的许多信息,了解蚂蚁的有趣之处,积极去关注、体验蚂蚁的生活,探索蚂蚁的奥秘,与蚂蚁成为朋友,经历愉快而好玩的蚂蚁王国之旅!主题目

2、标:1.获取关于蚂蚁的各种知识,了解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2.理解、尊重、喜爱蚂蚁,能以恰当的方式对待小动物。3.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观察蚂蚁。4.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了解蚂蚁触角的独特作用。5.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群居生活的,了解蚂蚁家族的分工与合作情况。6、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蚂蚁的外形特征,大胆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主题网络图:探究活动:活动一:问一问蚂蚁知多少?蚂蚁长什么样子呢:蚂蚁有几条腿呢?蚂蚁怎么吃东西呢?蚂蚁都是黑黑的吗?蚂蚁会游泳吗?孩子们对于蚂蚁的问题层出不穷且千奇百怪,对于小小的蚂蚁,孩子们存在着大大的疑惑,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探究其中

3、的乐趣。活动目标: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点及功能。2.观察蚂蚁,体验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蚂蚁、蚂蚁巢穴模型、PPT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外形以及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之前的活动对观察动物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活动内容:一、导入部分1.师:最近我们班来了一些新朋友,小朋友们对他们都很感兴趣,让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二、基本部分1.请幼儿观察蚂蚁。师:蚂蚁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小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师:蚂蚁的头部都有哪些器官呢?小结:蚂蚁的头部有眼睛、触角、口器。蚂蚁的眼睛是由多个单个眼睛构成的复眼,但是它的视力很差。蚂蚁的触角有两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灵

4、敏的嗅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蚂蚁找食物、认路以及和同伴交流,也能维持蚂蚁的身体平衡。蚂蚁的口器就是蚂蚁用来咀嚼食物的器官,有两个嘴唇和上颚和下颚。蚂蚁的上颚特别坚硬,可以把食物磨碎,也是打架时的武器,也可以搬运东西。蚂蚁的下颚像是吸管,可以吸食软的食物,蚂蚁的舌头能让蚂蚁尝出食物的味道。师:蚂蚁的胸部都有哪些作用?小结:蚂蚁的胸部长着蚂蚁的脚。蚂蚁一共有六只脚。前足短,呈梳状,用来清理触角。师:蚂蚁的腹部有哪些作用呢?小结:蚂蚁的腹部有八对气孔,蚂蚁就是依靠这此气孔来呼吸的。蚂蚁的腹部可以分泌不同的东西,用来告诉其他的蚂蚁不同的信息,比如有敌人、有危险或者这里有食物。师:(出示图片)刚刚小朋友

5、们都对蚂蚁有了很多的了解,那么谁 知道这是什么呢?小结:这是蚂蚁的家。三、结束部分小结:蚂蚁虽然是一种个子非常小的动物,但是它是非常神奇的,也可以做到很多厉害的事情。所以当我们下次在户外玩耍的时候如果遇到一只蚂蚁,我们小朋友可以观察看看它在干什么,但是不要打扰它、破坏它。四、活动反思活动前的“蚂蚁知多少”小调查中,幼儿对于蚂蚁的一些问题,通过家长的支持,得到了一定的了解和解答。但是活动中对于蚂蚁的具体构造的讲解中,幼儿仍然没有具体的概念,对于蚂蚁的其他问题幼儿的兴趣更浓厚。五、活动延伸1.提供蚂蚁模型等材料,让幼儿可以更直观、明白的了解蚂蚁的构造,便于幼儿后期对于蚂蚁的观察、记录。2.让幼儿通

6、过视频观看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关于蚂蚁是如何钻洞、如何觅食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活动二:跟一跟蚂蚁在哪里?起初,孩子们是在花坛边发现的小蚂蚁,但是后来又在教室里、桌子上等地方发现了小蚂蚁,于是孩子们就关于蚂蚁“住”在哪里讨论了起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去找一找蚂蚁的“家”在哪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经常出没的地点。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的能力,养成发现、记录的习惯。3.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放大镜、纸、笔经验准备:日常观察到蚂蚁经常出现在哪里活动内容:一、计划分组1.小朋友根据讨论的结果,自己选定自己觉得蚂蚁会出现的地方进行研究。2.选择同一

7、个地方的小朋友自动分为一组,大家可以一起进行观察。二、选定工具1.根据自己探索的地方,在老师的建议下,选择适合的探索工具。例如,在室外可以选用放大镜和粉笔记录蚂蚁的行进路线。2.按照分组分配每个人的工具是什么,分组进行活动。三、探索蚂蚁行进路线1.利用不同的记录方式记录蚂蚁的行进路线,寻找蚂蚁的“家”。2.根据每组的观察结果,再次探讨蚂蚁“在哪里”。3.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教师结合幼儿发现进行小结。四、分享1.把小组绘制的路线图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让每组小朋友都能观察到所有的猜想。2.把所有的路线图绘制成册,让幼儿可以分享回味。五、活动反思活动中,幼儿分别选取了花坛边、操场上、玩泥池、种植园四个

8、地方来观察蚂蚁的路线,并利用放大镜和粉笔绘制了行进路线。但是在绘制路线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没有能跟好小蚂蚁的后面,进行路线绘制,而是拿着粉笔在蚂蚁的前面绘制线条,幼儿的观察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不同的观察地点,没有考虑到材料的局限性,在玩泥池和种植园观察时,幼儿只能用眼睛简单的观察蚂蚁的行走路线,没有实际线路图。六、活动延伸1.将幼儿绘制的可见的线路图拍照记录下来,让幼儿可以彼此间进行分享,并讨论为什么蚂蚁的行进路线是那样的。2.丰富探索材料,让幼儿二次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探索路线。活动三:看一看蚂蚁小工坊找到蚂蚁的行进路线后,蚂蚁的家又在什么地方呢?原来蚂蚁的家在地下,那我们

9、怎么才能看到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一位家长的积极支持下,我们拥有了一个“蚂蚁工坊”,让孩子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活动目标:1.感受蚂蚁制造蚁穴的智慧和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2.从蚂蚁的分工合作中,学习蚂蚁之间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蚂蚁工坊、照相机、纸、笔、放大镜经验准备:知道怎么简易进行记录,有过相关的经验活动内容:一、认识蚂蚁工坊1.一起认识蚂蚁工坊,了解工坊的作用。2.在工坊中投掷一些蚂蚁日常生活环境状态中会有的东西,如草等。二、观察蚂蚁工坊1.利用一些工具捕捉一些蚂蚁放进蚂蚁工坊,以便后期进行观察。2.蚂蚁进入工坊后,利用相机进行拍摄,留存蚂蚁正式“生活”前的景象。3.根据每天

10、日期的变化,利用相机记录蚂蚁工坊每天的变化。3.请老师协助把每天的照片打印出来后,和其他小朋友共同交流分享蚂蚁工坊每天的变化。三、弯弯曲曲绕啊绕1.观察蚂蚁蚁穴的形态变化,感受蚂蚁挖掘蚁穴的特点。2.仔细观察蚂蚁之间的“交流沟通”,探究蚂蚁之间的分工合作。四、小结分享1.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师幼共同分享交流,进行总结,感受蚂蚁之间分工合作的生活形态。2.尝试以绘画的形式,展现蚂蚁工坊。五、活动反思活动中,先和幼儿一起认识蚂蚁工坊,了解工坊的构造,然后将其投放在科学区,供幼儿观察、记录。在区域中,幼儿都很有兴趣去观察蚂蚁的活动,但是对于蚂蚁的挖洞的线条,幼儿还不具备临摹的技能,所以并没有很好

11、的进行过记录。其次,由于蚂蚁的活动具有间歇性,所以蚂蚁工坊的实际蚁穴完成度很低,并没有很明显的交错纵横,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六、活动延伸1.在区域中投放更适合幼儿记录、表述的材料,让幼儿可以进一步进行观察、记录。2.将幼儿绘制的蚂蚁蚁穴图进行整理、总和,让幼儿自己说一说。活动四:比一比蚂蚁爱吃?蚂蚁工坊里的小蚂蚁吃的都是我们提供的食物,那小蚂蚁到底爱吃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尝一尝。活动目标:1.让幼儿能尝试用比较的方式,找出蚂蚁的“最爱”。2.让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对比的概念。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各类食物,如饼干、水果、粮食等;放大镜。活动内容:一、创设蚂蚁进食环境1.为观察蚂蚁进食选

12、择一个合适的场所。2.为幼儿提供放大镜,以便幼儿进行观察。二、为蚂蚁提供食物1.为蚂蚁准备一些蚂蚁可能会喜欢的食物,放在蚂蚁会经过的路上,请幼儿观察蚂蚁的选择。2.对比蚂蚁选择的食物,对比哪种食物是蚂蚁的最爱。三、总结1.幼儿以语言表达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发现。2.教师协助幼儿制作观察表格,方便幼儿更快捷有效的记录蚂蚁的选择。3.对蚂蚁的喜好进行总结。四、活动反思活动中对于探索 “蚂蚁喜欢吃什么”这一问题,孩子们在活动初期的小问卷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我们整理、综合后发现孩子们的答案普遍都是水果、点心、糖等答案,于是,在提供孩子们心中所想的材料外,我们还提供了菜叶、果脯等材料,让幼儿可以进一步比

13、较。但由于蚂蚁对于提供的食物“接纳度”很低,幼儿基本看一会就不想再继续等蚂蚁来了,所以观察的持久性并没有得到保证。五、活动延伸把观察蚂蚁进食中的新的发现,如“为什么放新的蚂蚁进入蚂蚁工坊,会造成蚂蚁之间的斗殴现象?”这类问题列入幼儿继续发现蚂蚁特性的观察单中。活动五:学一学蚂蚁力量大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蚂蚁力量大的来源是团结协作,让幼儿有团结协作的意识。2.让幼儿在游戏中尝试团结协作,感受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蚂蚁搬东西视频,乒乓球,小桶,垫子等活动内容:一、小蚂蚁大力量1.观看蚂蚁搬东西视频,幼儿之间交流讨论为什么蚂蚁可以搬动比自己重很多的东西。2.去户外观察蚂蚁搬东西的形态,

14、通过教师协助或家长帮助,了解蚂蚁搬东西的意义,和搬东西的“工作形态”。3.学习小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二、蚂蚁搬家1.游戏一:搬运食物传递乒乓球游戏规则:幼儿分组沿地面划线站好,第一个小朋友要从篓子里拿出一个乒乓球,从侧边传送的方式向后传输,最后一个小朋友要把乒乓球放在小桶里。先传完5个乒乓球,并把小桶送回起点的小组获胜。2.游戏二:蚂蚁扛大树运送垫子游戏规则:八个幼儿为一组,尝试用抬、举的方式,合力运送垫子从起点沿着划线运送到终点,先到的一组获胜。三、活动反思游戏中,幼儿的投入度都很高,但是幼儿对于蚂蚁的精神的“学习”并没有得到过多体现。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原因,幼儿对于彼此间需要合作的游戏并不

15、能很好的掌握尺度,往往注意力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彼此间没有配合。四、活动延伸进行低难度的配合游戏,如只需两三名幼儿共同进行的,逐步递增为需要更多人合作游戏。活动六:做一做小蚂蚁大变身(美工)活动目标:1.认识蚂蚁的基本外形特征,并学会画出简单动态。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视频材料、操作教具、油画棒、示范用大白纸;白纸、勾线笔、颜料、超轻黏土等美术材料。经验准备:有过美术操作的经验。活动内容:一、分解蚂蚁身体形态把蚂蚁的身体形态分解开,让幼儿了解蚂蚁的身体组成部分,知道蚂蚁的身体结构。二、小蚂蚁大变身1.炫彩小蚂蚁用颜料通过拓印工具和记号笔等工具,尝试通过拓印圆形、记号笔添画等方式,尝试用绚丽的色彩为小蚂蚁穿上外衣。2.黏土小蚂蚁。用超清黏土通过团、揉、捏等技巧,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制作小蚂蚁,注意蚂蚁触角和足须的制作。三、蚂蚁总动员1.把制作好的黏土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