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24033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A4打印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吟咏(yn) 演绎(du) 霎时(ch) 如丝如缕(lu)B内涵(hn) 魅力(mi) 调侃(kn) 接踵而至(zhng)C恐怖(b) 剥削(xio) 描摹(m) 强词夺理(qing)D阐释(shn) 严谨(jn) 精湛(shn) 旁征博引(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枪挺立,纹丝不动。B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C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

2、育理论方面卓有成就。D中国辽宁舰队的科学成员们殚精竭虑,终于取得了令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巨大成就。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他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B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

3、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地上的珠玑。C白杨树的干通常有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D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这样世界上所有的门便都被你关上了。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因为自卑,所以你会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眼光,因此你不敢去做。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A BC D7、名句默写。(1)_,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其二)(3)_,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4、)(4)_,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5)几处早莺争暖树,_。 (钱塘湖春行)(6)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7)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8)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桥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

5、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受以足,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有他言,不复之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下列各项对段中加下划线词含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良

6、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游玩B良因怪之 于是,就C与老人期 约定D喜曰:“当如是。” 判断动词2将文中划浪线部分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3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2)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2008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科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科袋的痛恨。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

7、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死亡。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科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定是杀

8、死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稚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制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科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

9、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2005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科袋的四倍,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科袋的3.3倍。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

10、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1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它最好的去处。国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

11、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25%,限制塑科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恶极。摘自青年文摘2018年第9期(有删改)1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2文段中加点的“也许确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3选文第段和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任意两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4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塑料袋是否可用,为什么?1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对海洋动物伤害更大,海洋动

12、物误食其他垃圾更多,人类渔业活动是最大的杀手。2不矛盾。因为,“也许”是表推测,因为作者觉得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这是事实,但也知道海龟吞食的垃圾中确有塑料袋,海龟的死塑料袋脱不了干系。所以两词连用表示这样一种事实,就更准确。3第段主要用了举例子,第段主要用了打比方。4我认为可用。塑料袋方便、便宜,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我认为的可用,也应该加以宣传和引导,一是尽量少用,不用或重复利用;二是做好垃圾分类,让塑料能二次三次,甚至循环利用,三是开发可快速降解的塑料袋。这样,就能化解矛盾,既保护环境,也有利人类生活。2、爱之寻朱成玉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

13、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我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

14、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