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23884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40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5.doc(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说明书一、地质说明书(一)工作面境界、范围走 向倾 向左 部右 部上 部下 部F17断层T9断层采空区未开拓区(二)煤层特征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煤 层 厚 度最大最小/平均M 1410/12煤 层 倾 角最大最小/平均X 3021/25.5煤 层 硬 度F 中硬煤 层 层 理发育程度发 育煤 层 节 理发育程度发 育 煤质 灰 分% 20.57挥 发 分% 35容 重T/M 1.34自 然 发 火 期月 6相 对 瓦 斯 量m/T 1.4煤 尘 爆 炸 指 数%46.3(三)顶底板特征顶 底 板岩 石 类 别厚 度岩 性顶板老 顶灰色细砂岩直 接 顶灰白色细砂

2、岩3080伪 顶灰色细砂岩10.5底 板深灰细砂岩 3 (四)储量煤层各称工作面尺寸平均煤层厚度(M)地质储量(万吨)可采储量(万吨)工作面回设计采率走向(M)倾向(M)11号层620 120 12 119.6 105.2 88% (五)简要说明(构造、赋存、水文、煤与瓦斯突出等) 一、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较复杂,较大断层由F17、T9。F17正断层,走向NE、倾向SE、倾角5369,落差25米75米,该断层属线间正断层。T9断层为平推断层,走向NE、倾向SW、倾角2025左右,落差10米800米;F断层为正断层,走向NE,倾向SE,倾角55,落差5米左右, F1断层为反倾正断层,走向NE

3、,倾向SE,倾角55,落差5米左右,在-420米标高为实见断层。在机道实见两个小断层,落差2米左右,对采区有一定影响。 二、煤层: 本区11号煤层全区发育较好,层结构较简单,厚度变化不大,浅部一般在10米13米,但在本区根据钻孔见煤情况看煤厚有所增厚;煤层底板往上3.5米左右,有一层0.05米至0.1米的灰色细纱岩。煤层顶板向下0.6米至1.0米有35条黄色矸线,可做本煤层的标志;且煤层底板向下3米左右,向南间距增大至10米以上,有一层3米左右薄煤,既112煤层,厚度在2米左右煤质较好,可做本煤层标志。煤质,煤层均为灰黑色和黑色,玻璃光泽和树脂光泽,硬度属于中硬煤,煤岩类型半亮煤为主,半暗煤为

4、次之,煤层可见明显的丝碳条带。 三、水文地质: 本区水文地质较简单,浅部含水层均被采空区破坏,但由于上段有旧巷,断裂构造影响裂隙发育,可能局部有积水现象,区内钻孔封闭情况,地表水泥封孔,地下封孔不详,应预防钻孔漏水、旧巷积水的可能。四、瓦斯: 本区属于低沼气采区,无煤与瓦斯突出史,但随着矿井的延深、地质构造复杂,瓦斯积聚可能性增大,开采中做好探放瓦斯工作。本区绝对瓦斯涌出量1.2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4 m3/T。(五)井上、下对照关系: 一、地面:有少量民房,砂石土路及农田,水沟洼地.详情见井上下对照. 二、邻区、邻层及邻近巷道 北部为T9断层;南部为F17断层;东部未开拓区;西

5、部为-440米标高11号煤层上段机道。11号层顶板均为灰白色细砂岩,顶板距92号层30米80米局部顶板可见灰白色粗砂岩。底板向下3米左右有一层112煤层,距12号层20米左右,12号层与13号层之间为灰白色凝灰质砂岩,可做标志层。 报提人签字: 2008年 8月 8 日二、工作面设计设 计 主 要 内 容采煤方法走向长壁一次循环进度1.0米采高2.0米放顶煤厚度10米落煤方式炮采开帮、软帮放煤一次放顶步距1.0米煤层倾角25.5。支架梁间距0.3米作业方式边采边准最大控顶距两排柱3.8米顶板管理全部夸落最小控顶距两排柱2.8米支护形式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工作面运输机SGB-150T(一)顶

6、底板岩性说明和顶板分类依据 11层煤直接顶为灰白色细砂岩,伪顶为0.51米厚灰白色细砂岩,老顶为灰白色中砂岩,底板为深灰色细砂岩。工作面直接顶为10米厚的煤,且该煤层煤质松软、层理和节理发育,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1.5陪。因此,根据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自然顶板分类标准的规定,该区顶板确定为破碎底板。适应采用BDY型并联顶梁液压单体支架放顶煤工艺。(二)采区主要特征说明及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支护方式选择依据1、采区主要特征说明本区属新陆煤矿-490南11层一区。平均走向长620 m,倾斜长120m。倾角3021,平均坡度25.5,平均煤厚12 m,该层开采厚度2.0 m、放

7、煤厚度10 m。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选择依据:煤层坡度平均25.5;煤层厚度12 m;顶板能随采随冒;该煤层无煤与瓦斯喷出,无冲击地压;邻区无火区。 3、顶板管理:全部夸落法。 4、支护方式选择依据: (1)支护方式:选择天津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 (2)该煤层煤质中硬,回柱后顶板煤基本能够自然垮落,具备放顶煤开采条件。 (3)本采区工人、干部,经过对这种架型的理论培训和一年多的生产实际操作,均能达到正确操作能力,具备使用该支架的操作水平。 (4)该支架支护密度大、稳定性好、支撑能力强(三)工作面支护设计1、本煤层矿压观测数据:根

8、据本层邻区开采观测,老顶初次来压步距25米左右,周期来压步距在1520米左右。来压显现较明显,有硬帮抽顶及片帮现象。 2、支护强度计算: 最大控顶距时支护密度:P大 = 5/3.80.76 = 1.73根/米 最小控顶距时支护密度:P小 =5/2.80.76= 2.35根/米 最大控顶距时支护强度:R大 =(440+25)/3.8 0.76= 64.06吨/米最小控顶距时支护强度:R小=(440+25)/2.80.76 = 86.94吨/米3、支护方式和参数选择:(1) 支护方式: 根据上述计算工作面选择天津市鹏程液压支架厂生产的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面支撑能力的要

9、求。支护形式采用齐梁齐柱式。(2) 支护参数: 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固定梁长2.8m、宽0.3 m,每二根顶梁为一组,每组宽度为0.76 m,顶梁之间的间距为0.16 m。每梁下两根柱,每组为二梁四柱,每柱载荷量40 T,一根临时柱,临时柱载荷量25 T。4、工作面运输机头、尾支护设计:工作面机头,采用四对八根3.2 m长的型钢梁做抬掤支护顶板,钢梁组间距0.8 m。每对钢梁联锁交替迈步前进,支护方式按“工作面溜子头顶板支护平剖面图”所示进行支护。每根钢梁下不得少于3根柱并及时串到硬帮,机尾与工作面一致采用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支护顶板。5、支护强度验算最 大 控 顶 距最 小 控 顶

10、距是 否 符 合 规 定支 护 密 度1.73根/米2 2.35 根/米2 符 合 规 定支 护 强 度64.06吨/米286.94吨/米2符 合 规 定 (四)落煤1、落煤方式选择 硬帮:爆破开帮,煤体注水软化,炮眼为五花眼。 循环进度1.0米。 软帮:顶板煤靠顶板压力自然垮落,间隔交错顺序剪网放煤。 一刀一放顶。2、爆破说明书炮眼布置图(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 注: 炮采和下缺口炮眼布置图: 该面为炮采,缺口炮眼布置与开帮布置图相同。3、装药量计算表炮 眼名 称炮眼深度(米)炮眼间距(米)装药量Kg/孔工作面长度(米)炮眼个数(米)总装药量(公斤)药管上缺口顶 眼腰 眼底 眼下缺口顶 眼

11、腰 眼底 眼开帮顶 眼0.91.00.340401240腰 眼0.81.00.4540401840底 眼0.91.00.4540401840挑 顶 眼其 它合 计12048120循环产量:40 m(面长) 0.8 m(进度) 6.0 m(采高) 1.45(煤容量) 80%(回采率)= 223 T说明:1.火药采用乳化炸药,雷管采用瞬发电雷管 2.其中不包含顶板预裂爆破眼火药、雷管量循环火药总消耗量 48 公斤 循环雷管消耗量 120 发设计火药消耗量 2152公斤/万吨 设计雷管消耗量 5381发/万吨 (五)假顶铺设一)说明:铺网、联网要求1、 开采11层煤底板层,在顶板铺一层金属网。2、 铺设方法:沿倾斜铺设,一刀一铺,铺网沿倾斜搭按0.2 m以上,走向对接,规格:1.0 m10m。3、 联网:双丝双扣、逢环必联,并用网钩扭紧,联网用12#铁线。4、 上、下两道沿煤层倾斜方向铺网,与工作面顶网搭接联成一体,并按上述联网要求联好。上、下两道与工作面网搭接不小于1.0 m.5、 该工作面每循环在梁上刹两块底梁子或68块小代.二)简图附 图 见下页(六)循环劳动说明:1、循环劳动说明:1、作业方式为边采边准,采用“二、十二”工作制2、采煤班既负责开帮、移工作面溜子,同时负责放煤,机电设备检修。3、上下超前维护、延缩溜子等工作由准备班负责。4、每班、班前半小时交接班。5、每班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