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236626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方文化相比较,不同之处实在是太多了,比如饮食方面、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等等方面。而形成这些不同主要是在文化背景的不同,身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就比如以前我看过的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 “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的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 “下不为例”的机会的。这就是中西方

2、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中西方文化到底不同在哪里呢?又是为什么不同呢?所以,这些也是我们学习中西方政治文化所要了解的。一、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 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

3、自由和权力,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二、 中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异同首先是科学观念的不同,在科学方面,中国人更相信仙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尽管人类历史上四大发明都是出自中国人之手,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几千人的船队七下西洋,不过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与强大”,但是当麦哲伦的船队环游世界时,当西方人使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入侵我们时,我们想到的竟

4、然是在大海边再造一处万里长城,思维的报收于守旧,缺乏创新和探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其次是法制观念的不同,“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可见,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在对欲望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宋代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即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结果导致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也是封建统治盛行的根由。而西方人认为人的欲望是不应该

5、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再次是民主观,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

6、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权利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行使的一种权利,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得多。再来是人际交往,中国人看重人情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西方人可能相对想的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处理问题爽快而有效率,也有利于形成正直的社会风气。最后是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

7、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何谈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三、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想西方文化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他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

8、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探讨中西文化的总体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加强“地球村”的联系,谋求共同发展。学了一学期的西方政治文学,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西方的政治,也同时更深刻的体会了东方的政治文化和西方的政治文化真的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有关的思想意识,它放映出人类不同文明在进行构建和发展中的重要文化基础。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就产生了多元化的倾向,从而引起人们在探讨争论中不断发展着对各种政治、经济体制的研究深度。其体系内核中,民主、共和方面的有关思想占据着独特的位置,随着其不断科学化的进程,乃至演进到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形态。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形态从先秦开始,便只有君主制这一元化的结构,在东周社会转型时期,虽也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热闹场面,然而其实质却依然停留在君主政治这单一层面上,进一步开辟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道路。其体系内核中,专制政治的内容在不断迈向深渊,难以走出中世纪的窠臼。比较中西方政治经济形态及其思想文化基因的要点区别,我们需从思想认识的灵魂深处作一个痛苦的反省,否则很难摆脱这数千年传统政治经济形态的深厚阴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