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测试_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23551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_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测试_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_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测试_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_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测试_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_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测试_中图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_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测试_中图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_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测试_中图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3题,共26分)1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通过我国的省区简称是( ) A 云、桂、粤、台 B 桂、粤、闽、台 C 粤、琼、闽、台 D 桂、粤、琼、台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3 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 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B 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C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 D 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4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 常

2、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B 亚麻-棉花-桑蚕丝-剑麻 C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D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5、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形状况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太阳辐射6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有( ) A 黄土高原、三江平原 B 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C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D 泰山、长白山天池7 适合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春小麦 玉米 甜菜 亚麻 B 冬小麦 高粱 大豆

3、 甜菜 C 玉米 高粱 大豆 油菜 D 玉米 黄麻 甜菜 大豆8 关于我国铁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京广线经过的地区均属季风区 B 截止到2000年我国各省区都有铁路线相通 C 青藏铁路跨越我国一、二、三级阶梯 D 京九线经过我国四个干湿区9 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 A成都平原 B 宁夏平原 C 河西走廊 D 河套平原10 下列工业中心按钢铁、煤炭、纺织顺序排列的是( ) A 攀枝花 上海 南京 B 哈尔滨市 沈阳市 大连 C 鞍山 大同 石家庄 D 北京 天津市 济南11、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4、( )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1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三大灌溉农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三大灌溉平原都是本区主要的农业区C灌溉水源都来自黄河 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甜菜等13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应立足于 A资源的再生性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C物质运动的循环 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14、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每空1分,24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14

5、。与青藏高寒区: 15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与青藏高寒区: 16 。位置、面积 17 以东, 18 高原以南, 19 高原以东,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 。西南青藏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气候 20 21 22地形23 24 25水文特征多属 26 区, 27 补给为主。多属 28 区,多咸水湖, 补给为主。 29 兼具,湖泊众多,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雪融水资源丰富。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为 30 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寒荒漠森林、草原、荒漠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多为荒漠

6、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缺乏发育成熟的土壤区域内部变化的主导因素随 31 位置变化的 32 状况随 33 而变化的 34 状况(降水)随 35 而变化的 36组合状况二、综合题:(共50分) 2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完成下表,对南北地区进行对比.(20分)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水热状况1月均温小于0_温度带_年降水量小于_mm_mm干湿地区_地区_地区植被植被类型_水文特征水量小 大汛期 短 长含沙量 大 小结冰期(有无) _ _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两年_熟一年_熟或_熟主要粮食作物_主要经济作物_ _ _27、综合题(

7、共30分) (1)将东部季风区划分南方北方所代表的降水量数值标注在图中相应位置上。(2)形成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差异而导致_条件的变化,同时也有_的差异所导致的_状况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自然带中的_差异。(3)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带从自然景观上看由南向北依次为_、_、_、_。对应的农业播种制度分别为_、_、_、_。(4)在东部季风区中,_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答案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题号2930303132答案33343536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

8、10答案ABCBDDAA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ADDDBCCB题号2122232425答案CBDCB二、综合题26(每空2分,共16分)地形区序号地形区序号青藏高原C甲塔里木盆地B乙内蒙古高原B乙准噶尔盆地B乙黄土高原A乙柴达木盆地C甲云贵高原A乙四川盆地A乙27 (每空1分,共14分)(1) 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水稻,稻作农业 (2)甜菜,小麦,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传统旱作农业 (3) 红壤,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茶树,茶树适应酸性土壤,且坡地利于排水,南方光热充足,雨水充沛。28 (每空0.5分,共10分)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水热状况1月均温小于0_大于_温度带_暖温带_亚热带_年降水量小于_800_mm大于800_mm干湿地区_半湿润_地区_湿润_地区植被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文特征水量小 大汛期 短 长含沙量 大 小结冰期(有无) 有_ _无_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_水田_耕作制度一年_两_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_熟或三_熟主要粮食作物_小麦_水稻_主要经济作物_油菜 甘蔗_甜菜_花生_ 29 (1)略 (2)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毁林开荒,滥开采矿产等导致植被破坏,地表土疏松等。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