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3510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生产技术试题选择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第一部分)02选择题【题目】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必须通过()A、审定 B、认定 C、引种 D、鉴定【代码】10212111【答案】A【题目】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包括国家级审定和()审定。A、市级 B、县级 C、省级 D、乡镇级【代码】10212112【答案】C【题目】以下属于作物生产技术中的播种或繁殖材料是()A、水稻、玉米、小麦的种子 B、马铃薯、甘薯的块根、块茎 C、紫薇、月季的枝条 D、苦瓜、西瓜嫁接苗【代码】10212113【答案】ABCD【题目】以下属于四川省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有()A、水稻、小麦、玉米 B、棉花 C、马铃薯和甘薯 D、大豆、油菜【代码

2、】10212114【答案】ABCD【题目】根据生产利用杂种优势的情况,把种子分为常规种和()A、地方种 B、当家品种 C、杂交种 D、搭配品种【代码】10212115【答案】C【题目】人们日常生活中有“两杂”种子和“三杂”种子的说法,“两杂”种子是指的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三杂”种子除了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外,还包括()A、杂交小麦 B、杂交花草 C、杂交蔬菜 D、杂交油菜【代码】10212116【答案】D【题目】人们所说的种子的“四”大指标是指导种子的()A、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种子含水量和种子纯度 B、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种子含水量和种子千粒重 C、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势、种子含水量和种子

3、纯度D、种子净度、种子出苗率、种子含水量和种子纯度【代码】10212117【答案】A【题目】生产中所谓的“合格”种子,是指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种子含水量和种子纯度都达到()的种子A、DB B、QB C、GB D、SB【代码】10212118【答案】C【题目】对于一个新品种或新的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的步骤是()A、试验-示范-推广 B、推广-示范-试验 C、示范-试验-推广 D、示范-推广-试验【代码】10212119【答案】A【题目】在生产中对于用种量的计算除了要考虑单位面积的基本苗和千粒重以外,还应该()A、种子净度 B、种子发芽率 C、种子田间出苗率 D、种子含水量【代码】102121

4、20【答案】ABC【题目】在生产中对于单位面积基本苗的计算,以下公式正确的是()。A、 B、C、D、【代码】10212121【答案】D【题目】在实际生产中对于行中的测定为,(n一般为()A、21 B、31 C、1 D、11【代码】10212122【答案】D【题目】在规定的时间(710天)内,已发芽的种子占被测种子的百分率叫()A、种子净度 B、种子发芽率 C、田间出苗率 D、发芽势【代码】10212123【答案】B【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已出苗种子数占被测种子数的百分率称为()A、种子净度 B、种子发芽率 C、田间出苗率 D、发芽势【代码】10212124【答案】C【题目】洁净种子重量占被测种子重

5、量的百分率称为()A、种子净度 B、种子发芽率 C、田间出苗率 D、发芽势【代码】10212125【答案】A【题目】在种子质量检验目前我国执行的是()A、GB3543.3-1995 B、QB3543.3-1995 C、DB3543.3-1995 D、GB3543.3-2014【代码】10212126【答案】A【题目】对于种子净度分析的步骤,以下正确的是()A、 试验样品分离-重型混杂物检查-分析试验样品- 送验样品称重-结果计算与报告B、分析试验样品-重型混杂物检查-送验样品称重 -试验样品分离-结果计算与报告C、送验样品称重-重型混杂物检查-分析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分离-结果计算与报告D、送验

6、样品称重-结果计算与报告 -分析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分离-重型混杂物检查【代码】10212127【答案】C【题目】在种子净度分析中,对于送验样品的重量,一般为()粒A、35000 B、45000 C、2500 D、25000【代码】10212128【答案】D【题目】在种子净度分析中,对于试验样品的重量,一般为()粒A、35000 B、45000 C、2500 D、25000【代码】10212129【答案】C【题目】在种子净度分析中,试验样品的分离包括()A、净种子 B、杂质 C、其它植物种子 D、重型杂质和重型其它植物种子【代码】10212130【答案】ABC【题目】在种子净度分析中,对于重型混

7、杂物的检查包括()A、检查重型杂质 B、检查净种子和杂质 C、其它植物种子 D、检查重型其它植物种子【代码】10212131【答案】AD【题目】在种子净度分析中,对于净种子的判别是()A、完整的种粒和大于1/2的破损粒 B、完整的种粒和无胚的种粒C、完整的种粒的小于1/2的破损粒 D、只指完整的种粒【代码】10212132【答案】C【题目】对于测定种子发芽率的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了解播种前种子的使用价值和田间种子出苗情况 B、测定种子的最大发芽潜力C、种子检验部门为了收费 D、比较不同种子的使用价值【代码】10212133【答案】ABD【题目】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时间为()A、收购前,种子

8、分级定价的依据 B、调种前,减少工作失误和经济损失C、储藏期,保证种子安全 D、销售前,确保种子质量安全【代码】10212134【答案】ABCD【题目】对于种子发芽试验的方法与步骤,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准备发芽床-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小粒4100,大粒450)-制床-置于适宜条件下发芽-每天检查并在初期(35天)进行鉴定计数,末期(710天)鉴定并记载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腐烂霉变等死种子数-计算B、制床-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小粒4100,大粒450)-准备发芽床-置于适宜条件下发芽-每天检查并在初期(35天)进行鉴定计数,末期(710天)鉴定并记载正常幼苗、硬

9、实、新鲜不发芽、腐烂霉变等死种子数-计算C、制床-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小粒41000,大粒4500)-准备发芽床-置于适宜条件下发芽-每天检查并在初期(35天)进行鉴定计数,末期(710天)鉴定并记载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腐烂霉变等死种子数-计算D、准备发芽床-计算)-制床-置于适宜条件下发芽-每天检查并在初期(35天)进行鉴定计数,末期(710天)鉴定并记载正常幼苗、硬实、新鲜不发芽、腐烂霉变等死种子数-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的种子(小粒4100,大粒450【代码】10212135【答案】A【题目】在种子检验中,对于种子水分测定的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种子质量的最

10、基本要素之一 B、安全储藏和运输C、种子管理部门为了更好的收费 D、种子生产部门为了方便纳税【代码】10212136【答案】AB【题目】种子检验中,种子水分测定的时机为()A、收购入库表 B、贮藏期间与熏蒸前后C、确定堆垛方式的时候 D、当阴雨连绵后天气放晴时与种子出仓前【代码】10212137【答案】ABCD【题目】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有()A、牙咬法 B、烘干法 C、电子仪器法 D、化学分析法【代码】10212138【答案】BCD【题目】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的国家标准中,对于净度要求不低于()A、94 B、96 C、98 D、100【代码】10212139【答案】C【题目】高粱种子的千粒重一般

11、为()克A、60 B、40 C、20 D、80【代码】10212140【答案】C【题目】四川玉米栽插中一般亩基本苗要求是()A、35004000 B、350400 C、50006000 D、800010000 【代码】10212141【答案】A【题目】水稻的播种期为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以此推算四川水稻的播种期一般在()A、11月上旬 B、9月中旬 C、3月中旬至5月中旬 D、2月下旬至3月下旬【代码】10212142【答案】D【题目】作物的播种期,气温的稳定通过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如玉米的播种期要求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12,以下对于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12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当地

12、有一天温度达到1012 就叫稳定通过 B、连续一周当地温度在1012以上,才叫稳定通过 C、当地气温连续三天平均气温在1012以上,就叫稳定通过D、当地气温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在1012以上,才叫稳定通过【代码】10212143【答案】C【题目】对于播种期的确定,人们是用日均温稳定通过某一温度来指导的,日均温是每天()四次的平均气温。A、02:00、08:00、14:00、20:00 B、01:00、07:00、13:00、19:00 C、00:00、06:00、12:00、18:00 D、02:00、04:00、06:00、08:00【代码】10212144【答案】A【题目】作物在播种前都要对头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处理的内容包括()A、晒种 B、选种、 C、浸种和消毒 D、催芽 【代码】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