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23447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慧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从情感方面着手管理好班级老高川九年制学校 刘慧摘要: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爱心、责任心为基础,平等互尊地开展学生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相信学生教育管理会有更好的效果。关键词:情感 班级 管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又有人说:“情感是教育的窗口”。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体味出情感对教育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对此,我在3年来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深有感受。下面本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一、情感教育的实施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

2、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学就难有成效。(一)在对待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使其从内心接受,从而改变不良行为,做到以点带面,达到管理好班级的目的。社会上每个集体都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班集体也不例外。因此,在一个班集体中,个体的教育很重要,抓好了个体的教育,整个班集体的教育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正如俗语所说的“一样米养百样人,样样人不同。”所以,人的性格是各不相

3、同的,并且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而正因为性格的差异导致其行为也存在不同,有好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们在面对不良行为习惯时是否是仅仅依靠纪律的约束、强制的要求就行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开学迎接新生时,我班有一位新生戴着像狗牙之娄的饰物,按照学校的要求是不能戴的,因此,我一看到就马上要求他取下来,可是,喊了两三次他都不肯,并且转身就想溜。我刚开始时想发火,但脑子突然来了一个急转弯,改变了说话语气,转而问起他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这样就同他谈开了。谈了一会儿闲话后我又再次转入正题,说明学校纪律是不允许戴饰物的,因此,最好把它取下来。可能是当时的谈话在他心里打

4、下了基础吧,至此他才很乐意的把饰物取了下来,并且,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戴过饰物,其它方面的纪律也能严格遵守,而且学习成绩也提高很快。在接下来的班主任工作中像这样的事情出现过多次,我都按照这种办法处理且都取得比转好的效果。这说明,在对待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应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使其从内心产生共鸣,对你产生了信任感,接受你所说的,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并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在后来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一个班集体中比较突出的学生教育好了,那么,整个班也就没有什么不能管教的了,这样也就达到了管理好班级的目的。当然,班级教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教育过程,它离不开个体教育

5、,更离不开集体教育,因为只有坚持长期的集体教育,才能形成氛围,才有利于班级的良性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二)在对待集体管理上,也要动之以情,外紧内松,抓好集体教育,从而达到管理好班级的目的。所谓“外紧内松”,对班级管理而言,“外紧”就是对纪律要求一定要严格,校规校纪一定要要求学生遵守,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并严加督促、落实,持之以恒。“内松”主要是指对内心世界,情感世界要宽松,要有一颗不常心,更重要的是要抱着一颗爱心、责任心,以情感感动学生,营造一个平等,互尊互重的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班级环境、学习氛围。“外紧”很重要,“内松”更不可少。在班级管理中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有一些往往与

6、学校的校规校纪有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是从纪律上来考虑,来严格加督促、严加管理,很有可能结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处于转型期的小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一旦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影响今后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要与“内松”相结合,以“内松”、以情感为基础,要尽量在作出纪律要求时做到在学生的内心先产生共鸣,有认同打好感情基础,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情环境,而不能仅仅是硬梆梆的纪律要求,只有这样,在集体教育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此,我本人在班集体管理上一直是这样做的,例如:本人在落实学校下达的各种任务时,就先同学生分析利弊得失,取得他们的认同,再进行具体布置,从而使每次的任务都得到了顺利的完成;本人还充分利用好班

7、会课每一分钟,进行正确的理想教育、前途教育、形势教育,同时,还结合革命先辈、名人、成功人士的艰苦奋斗、自制自律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等等;平时还经常注意问寒问暖,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做他们的大哥哥、知心朋友,所有这一切都在学生心中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从而在班集体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管理好班级的目的。二、情感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的付出赢得情的回报,以爱的播种获取爱的丰收。但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归结起来,是为四忌。一忌无原则。一般说来,班主任教育学生,付出有爱心越多,得到的回报越高,但这并不间味着班主任可以将爱心当作自来水随意泼洒。爱,也

8、得讲究原则,即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否则,对学生“百依百顺”,护短,甚至包庇,那爱心就会变质,希望将结出苦果。情感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爱,不能无原则,更不能纵容。二忌存偏见。有些班主任对待表现好的学生,表扬与鼓励挂在口头,绽在眉梢。而对表现差的学生,往往缺乏关爱,甚至视之为班级前进绊脚石。科任老师反映班级课堂纪律不好,首先想到的是某某“捣蛋分子”;教室的玻璃打碎了,首先想到的是那些一贯舞刀弄枪的“调皮大王”;班上的东西丢了,首先想到的是某些有“前科”的学生让好的更好,让差的更差,凭个人的好恶来分配情感的施与,这样的情感教育对于班级中的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其实,一

9、个曾被认为不值一爱的学生身上确实存在着可爱的因素,存在可喜的苗关。我们班主任中要满怀爱心,独具慧眼,就一定能在所谓的差生身上挖掘出“美”来。“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育家的忠告,我们应铭记在心。三忌不真诚。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爱学生,应发自肺腑,你父爱般深挚,母爱般无私,以虚情假意来糊弄学生是万万要不得的。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每天在校门口,以亲切慈祥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上学的孩子,以深情眷恋的神情目送他们回家;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渴望回到学校去,同孩子们一起,听孩子们的笑声。其深挚无私的爱羸得了孩子们的心,无怪乎他

10、一在哪儿出现,哪儿就会有一群孩子围上来和他说笑。可是,我们有些班主任当面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谆谆教诲”,“以情”支之,背后却赠以“弱智”“朽木”之类的称呼。学生一旦洞悉了班主任的这种表演,品出了班主任情感教育中的水分,那所谓的情感教育还能有几分收效呢?四忌滥施情。水之于禾苗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但水过多会给禾苗淹死。同理,感情过滥也会适得其反。某学生家中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班主任知道后,不由分说即召开“献爱心”主题班会,又是捐款又是演讲,轰轰烈烈。可这位受助的学生非但不感谢班主任,反而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原因是他觉得班主任这种做法是有意让他在大家面前难堪。试想,如果这位班主任能换一种方式,既

11、能接济他,又能照顾他的自尊心,不让他感到难为情,那结果会是这样吗?即使一定要召开主题班会,以起到教育大家的作用,要也一定先征得这位同学的同意,否则爱心就可能变成施舍,帮助就可能变成打击。由此可见,不掌握火候,无节制的“爱”,常会事与愿违。爱,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欲提高带班水平,就必须研究并掌握这门艺术。总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虽然面对的是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学生,班级教育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爱心、责任心为基础,平等、互尊地开展学生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取得学生的信任,我相信学生教育管理还是会取得好的效果的。参考文献:情感教育心理 上海师范大学 卢家楣情感教育论纲 朱小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