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33857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5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doc(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前 言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安泽县城北西方向的唐城镇梨八沟村与三交村之间,距安泽县城直距32.5Km,南东距唐城镇约4.5Km,行政区划隶属于唐城镇管辖。该矿始建于1996年,1993年投产,矿井原采用主立井、副立井、安全出口三个立井开拓全井田,主立井为箕斗提煤兼做矿井回风井,因矿井井型较大,提煤、回风利用一个井筒漏风大,安全性较差,同时井下通风系统存在通风路线长、进风断面小、通风阻力大等诸多问题,矿方于2007年11月委托山西安煤矿业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回风井初步设计,设计在主井工业场地南侧

2、新建一回风立井,作为矿井的回风井兼作安全出口,主立井不再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仅担负矿井提升任务,作为矿井的进风井兼作安全出口,副立井功能不变,作为辅助进风井,原安全出口斜井关闭,并于2007年11月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临煤审发2007407文件对该设计进行了批复。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9号关于临汾市安泽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确定该矿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能力由60万吨/年增加到90万吨/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17日为该公司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120043578,批准开采山西组2号、3号煤层

3、,生产规模90万吨/年,井田面积5.8525Km2,矿井生产能力净增30万吨/年。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使该矿稳定、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将企业做强、做大,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受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公司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的编制任务。一、编制依据1、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120043578)。2、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2007年12月)。3、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8年1月晋煤行发200882号关于对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

4、审意见书”的批复文件。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2005年发布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6、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9号)。7、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81135号文“关于临汾市2008年度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8、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对该公司2号、3号煤层的鉴定报告。9、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临煤审发2007407号“关于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回风井初步设计的批复”。10、现场调研资料。11、项目设计委托书。二、设

5、计的指导思想1、本着“少投入、多产出、少做岩巷、多做煤巷、早出煤、高效益”的设计原则,尽量提高矿井机械化装备水平。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合理布置以采、掘、运为中心的各主要生产环节,力求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3、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煤矿设计和生产的先进经验,贯彻改革精神,采用新设备、应用新工艺,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工作面单产,实现集中生产。4、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开展“三废”治理,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锅炉烟气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三、设计的主要特点1、采煤方法采用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2、井下绝大部分巷道沿煤层布置。3、井下煤炭运输系统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系

6、统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4、充分利用现有井巷工程、土建设施和机电设备。四、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井巷工程量:1958m;工业建筑总体积:19100.0m3;行政及福利建筑面积7327m2;矿井在籍人数:416人;原煤生产效率: 6.61 t/工;基本建设总投资:3687.46万元。吨煤投资:122.92元(净增);建设工期:10个月;原煤吨煤成本:136.55元;投资利润率:51.32%;投资利税率:67.93%。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矿方应在开采实践中,进一步对2号、3号煤层进行资料采集、编制工作,以指导矿井生产。2、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应注意断层、隐伏构造

7、的导水导气和采空区积水、积气,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以免发生意外的事故。3、建议加强生产矿井地质工作,全面搜集井下资料,及时建立有关台帐、卡片,进行综合编录,根据地质规律预测回采工作面开采条件,为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依据。4、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5、建议矿方应尽快申请有关资质部门对矿方深水井水质方面进行监测与检验,确保安全用水。1山西省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安泽县城北西方向的唐城镇梨八沟村与北三交村之间,距安泽县城直距32.5km,南东距唐城镇约

8、4.5km,行政区划隶属于唐城镇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454-112 0644,北纬362500362640。该矿东2.5km处为县级公路,向南约35km可达安泽县城,与国道309线相接,沿此线向西约70km至临汾市,与南同蒲铁路临汾车站相接,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1。二、自然地理该井田地处太岳山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区内有人家凹和石重阳两条较大的沟谷,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的山梁上,标高约为1470.5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部沟谷中,标高约1175m,最大相对高差295.5m。井田内基岩出露良好,植被不发育,纵观该矿区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属于侵蚀强烈的中山区。三、河流水

9、系该区为沁河支流的蔺河水系,地表水属黄河流域,区内两大沟谷平时基本无水,若遇暴雨时节,常有洪水发生,但数小时后,流量即减至消失,区内水流方向为向东流入蔺河,蔺河向东南汇入沁河。四、气象及地震烈度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安泽县气象站1988年-1997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9.2,最高气温36.7(1997年7月21日),最低温度-26.6(1990年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535.6mm,最小为288.4mm(1997年),最大为661.8mm(1996年);年平均蒸发量1448.4mm,最小为1315.6mm(1990年),最大为1668.6mm(1997年);霜冻期多在十月至次

10、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66cm(1993年);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3m/s。根据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本区处于临汾和邢台两大地震带之间为相对稳定区。根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五、水源和电源1、水源(1) 地面供水水源:目前矿井生活用水取自井田内西北角约1500m远的本矿自打的深水井,深水井水源取自奥灰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可作为地面生产、生活用水可靠的供水水源。(2)井下供水水源: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m3/h,最大为9m3/h,涌水排至地面后,经净化处理,可作为矿井井下消防、洒水及井下用水设施用水水

11、源。2、电源矿井设双回路供电系统, 八义110kV变电站距矿井5km, 南宋35kV变电站距矿井1km。本矿地面工业场地负荷中心已建10kV变电所1座,电源分别引自上述两个变电站,供电电源可靠。六、四邻矿井情况该井田北邻山西安鑫煤业有公司;西部有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北部与山西安泽玉华煤业有限公司相邻。本矿及邻矿均未发现越界开采的情况。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层区内地层出露较好,出露有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地层,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主要分布在山梁上。现结合钻探揭露资料,对矿区内的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本

12、组为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主要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的石灰岩、泥质灰岩组成,少量白云质灰岩。顶部含较多的星散状黄铁矿,下部常夹有薄层状、似层状石膏层,为浅海相沉积地层。顶部为古风化壳。厚度100m左右。2、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灰色、灰黑色铝土岩、泥岩、石英砂岩及石灰岩组成,间夹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23层,底部沉积有山西式铁矿,其厚度和品位很不稳定。由于奥陶系中统古风化壳剥蚀程度不同,该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依据钻孔揭露资料,本井田内该组地层厚度为6.6017.82m,平均为13.70m。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2)上统太原组(C3t)该组地层为主要含煤地层,本组自K1砂岩底至

13、K7砂岩底,地层厚度为48.65-62.24m,平均56.5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灰黑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石灰岩和煤组成。含煤4-12层。含丰富的动物化石,旋回结构清楚,横向稳定性好,易于对比。全组可划分为4-5个沉积旋回,属于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韵律清楚,每个沉积旋回都始以陆相沉积,结束于海相灰岩沉积。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可自下而上划分为三段:下段(C3t1):从K1砂岩底至K2石灰岩底,地层厚度17.50-24.08m,平均21.35m。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砂岩,灰灰黑色泥岩、铝质泥岩、粉砂岩及稳定可采的9、11号煤层所组成。底部K1砂岩,厚度2.003.40m,为

14、灰白色薄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岩性特征明显,致密坚硬,是一种很好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中段(C3t2):从K2石灰岩底至K5砂岩底。地层厚度14.38-18.02m,平均16.75m。岩性主要由三层深灰色石灰岩及灰白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间夹三层薄煤层。底部为深灰色,巨厚层状致密坚硬的K2石灰岩。含有丰富的有孔虫、蜒科、腕足类化石和燧石结核,中、下部常夹有薄层灰岩及泥岩。自K2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及其具波状层理的粉砂岩、细粒砂岩,多受黄铁矿浸染,其上发育有不可采的8号煤层。其顶板为深灰色厚层状的K3石灰岩。K3石灰岩全区稳定,易于对比。K3至K4石灰岩间,为灰、灰黑色的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间夹层位

15、稳定不可采的7号煤层,其顶部即为深灰色中厚层状致密坚硬的K4石灰岩。上段(C3t3)从K5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为16.77-20.14m,平均18.40m。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色的泥岩、粉砂岩组成,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含煤2-3层,为不可采煤层。下部为灰黑色、黑色薄层状铁质泥岩。中部为灰色、灰白色钙质石英长石砂岩,称为K5砂岩。上部为黑色厚层状泥岩,含5号和6号薄煤层。顶板为灰黑色薄层钙质泥岩,含动物化石。本段依据相旋回分析,应为泻湖海湾相沉积。3、二叠系(P)(1)下统山西组(P1s)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地层厚度34.10-49.00m,平均厚度46.50m。与下伏太原组地层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以灰色、灰白色细粒砂岩,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含煤2层,本区内2、3号煤层均为稳定可采煤层。(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本组自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地层厚度94.62-136.65m,平均厚度116.48m。依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为上、下两段,分述如下:下段(P1x1):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地层厚度40.00-60.25m,平均为52.48m。下部K8砂岩为灰白色中粒砂岩,含炭屑及白云母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