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易有感[共五篇](三).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230766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周易有感[共五篇](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周易有感[共五篇](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周易有感[共五篇](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周易有感[共五篇](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周易有感[共五篇](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周易有感共五篇 姓名:陆开盛 学号:0605012021 班级:06市场营销(2)班 读周易有感 周易是中国经学中最深高的一门学问,堪称群经之首;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路,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的方法的一门学问。“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它成书的时间从上古伏羲始创八卦到近古孔子(及弟子)作易传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周易,由此可见它是多么来之不易,“如果你要问世界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周易。” 八卦是我们祖先发明的,是举世无双的国宝。那么八卦是

2、如何产生的呢。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因为大到极点,就称之为“太极”。物极必反,太极了,会出现分化,故阴阳分离,形成了天与地。 阴阳分,两仪成。两仪就是天和地。它以阳()代表天,以阴()代表地。这()和()两种符号,也有人说代表男女的生殖器官。这一阴爻,一阳爻,就是组成八卦的最基本的符号。如八卦图中的阴阳鱼,白色的为阳,黑色的为阴。有的人把阴阳鱼比着太阳和月亮,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阴阳相环抱,表示阴阳交合。 从周易的“三才之道”我学到了什么。 所谓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它反映的信息也很多,每个人对它的解读和发挥都不同,我们可以看成:天时、地利、人

3、和三个关系进行发挥,只有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关连点。我们也可以看成:天格、地格、人格三个关系考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信息。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人生的三个层次,就像佛学中的三重境界,禅学中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与周易说卦中的:“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我们还可以看成三种做事思维、三种思考模式、三种情感状态等等。周易的这种多用取象的言辞,我们暂称为软性思维模式,它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和多种判断空间,大大的激发了我的

4、大脑,从而能够使我思考问题变得具体、透彻、联系实际中的方方面面,使我的判断更加准确。 八卦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的,把天地万物用阴阳二个爻来表示。阴阳是万事万物矛盾两个方面的体现,这样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都有矛盾,都有统一性。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数学上的正与负,电学上的阳极与阴极,总之无事无处不有阴阳。阴阳符号不仅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还说明一个事物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一个辩证法的观点。就人来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身体来说,头为阳,身体为阴,手背为阳,手掌为阴如八卦图中的阴阳鱼,阴鱼中有一点白为阳(象鱼眼),阳鱼中有一点黑是阴,就体现了事物阴中有阳,阳中

5、有阴的观点。八卦也如此,乾卦为阳为父亲,坤卦为阴为母亲,震卦为阳为长子,巽卦为阴为长女,坎卦为阳为次男,离卦为阴为次女,艮卦为阳为三男,兑卦为阴为三女。 我们现在看到的先天八卦图是宋朝的邵雍传下来的。实际上在夏朝时期,冰雪融化,海水上升,淹没了大片土地,到处都是水灾。到了周朝时,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天地运气与先天八卦方位不一致,故周文王改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周文王在连山易(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卦。)归藏易(商朝以坤卦为首卦)的基础上,完成了周易一书。周易分为“象”,“数”,“理”,“占”四部分。“象”有八卦之象,六爻之象,万物类象等;“数”有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有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之数等;“理”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规律,辨证思维之理。“占”就是卜卦,预测吉凶祸福。一般官方研究易理较多,“象”,“数”,“占”用来预测吉凶较多。周易因为很实用,在各个朝代都有发展,所以流传甚广,也就难怪成为六经之首了。 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