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反思.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228416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比例》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比例》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比例》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比例》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比例》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比例课堂反思最近通过自主设计了一节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删减掉的内容解比例一节知识教学,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学学习该内容,目的是以检查学生自从实施高效课堂以来自主学习的状态和能力。从而思考和总结教师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优劣得失,完善课案设计,准确掌握课堂实质动态,恰当的适时点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原设计大致如下:导学案第一环节是通过举例认识相关比例的意义;第二是通过较多的例题数据及计算,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间隙是练习解比例!课后有必要的练习题目,以加深对比例的意义及性质的准确理解和应用。第二环节是进一步加深比例的应用,就是利用所学比例知识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先是两个例题,一个是正比例问题的应用,

2、一个是反比例问题的实际问题。后续是对应的练习题目。在每一个环节中,有一个必要的细节:就是学生自主每学过一个小知识或者小环节后,要求总结三方面的内容:一类是:本次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你自己能有条理的整理出来吗?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尤其是实际问题!第二类是:自己是如何学的?或者说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手段学会该知识的?哪些是你一个人独立思考出来的?哪些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的?哪些得到了老师的帮助或者家长的帮助?第三类是,无论你通过什么方式学会了该知识,结合你自己的能力,你以后应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怎么做才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你自己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

3、对于不足,你以后打算如何解决等。通过教学,整理相关资料后,反思内容主要如下:一、 导学案的设计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程度。虽然有任务,但是在设计导学案时不能操之过急,需结合教学者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因素为基本要素之一,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学生能否在有效时间内完全消化和吸收!这也是同一环境下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时需完全明白学生的现有能力和程度! 在本次导学案设计中,虽然大部环节和要求的知识学生大都能基本达到掌握和理解的要求,但其中正、反比例实际应用节奏有点快,只设计一节课时,对于优生,还可以,但对于中等生,特别是后进生,在理解上

4、就有些吃力!资料来看,中等生稍加点拨就会明白,后进生需要好几次的反复,个别甚至是多次的指导,才勉强可以理解。结论:正、反比例的实际应用需延续一课时,并且降低要求,从中下档学生水准入手为佳!二、在注重小结知识的同时,更要要求小结学习方法。在每一个环节后面,都有一些明确要求:即就是小结出本小节学习过程中,你是如何学会这点知识的?完全自学?共同学习完成?还是完全在老师、同学或者其他人的帮助指导下学会的?在学习过程中,哪些细节你的印象深刻?为什么这点印象深刻,而别的觉得就一般呢?是不是因为你又学到了一种方法?或者是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解题技巧?等等。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会直接督促每个学生时刻集中精力思考

5、、寻找学习方法,目的是使所谓的高效课堂学什么的问题实实在在、客观的摆在每一位学生面前,使他们明白学习不只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学新知识的方法!并会因为稍有收获而骄傲,刺激积极欲望,这也许就是感受到所谓的快乐了吧!本节教学后,从回收到的资料来看,小部分学生确实是需要完全帮助,大部分需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完全独立自主完成,且掌握的确实全面、准确!但都能勉强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结论:小结学习方法与知识同等重要!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该方式,重视该环节!三、老师的作用是察言观色,有目标的、恰当的指导!在教学本知识的过程中,本目的是带有考察性的,老师没有过多的指导。后通

6、过整理资料发现,确实需要老师在察言观色全体学生反应的同时,更要注重后进生的指导工作。此类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节奏缓,甚至不能理解,此类学生中多的还是具有自卑心理,老师要在及时积极的指导他们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鼓励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以积极的勇气和自信努力进入状态!树立新知识没有多么难,只要愿意努力,就会学会的意识,这是第一。第二,要指导他们仔细的小结学习方法,使他们慢慢的会学习。充分感受学会某种学习方法能巧妙解决问题的快乐,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第三。适当的宽容。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的宽容会解脱此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能尽可能轻松的愿意进入学习过程中!结论:老师有目标的、正确恰当的指导,很有必要的实际意义!当然,以上只是针对本节课所思考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许多的优点,当然显然也有许多其他方面不足的问题。但就这三方面,对以后的高效课堂教学指导,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路小学:郭 琳 2014年5月附:导学案解比例设计原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