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2628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全真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姓名_成绩_一、基础练习(40分)1. 读一读,再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下列大写字母 L X C E G K M Z N O P Q Y R S_2. 选择正确的字音兴奋_(xng xng) 倔强_(jing qing)呵欠_(h h ) 曲意逢迎_(q q)_堤岸(d t) 载歌载舞_(zi zi)3. 成语练兵场。写出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_、_写出AABC式成语:_、_写出四个字中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_、_写出形容很专心的成语:_、_写出包含寓言故事的成语:_、_写出与春天有关的成语:_、_4. 反义词:当机立断_

2、 铺张浪费_ 慌慌张张_5.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_图强 见微_ _见惯_兵_政 _八碎 勃勃_仿画线词语写两个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四字词语:_、_6. 补充词语_的教训 _地扔沙包 _得仔细_的落叶 _地捡落叶 _得流泪7. 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 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1. (1)在空白处按原文填空。2. (2)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司马迁的话的含义。8. 按要求写句子。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_我

4、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_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_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_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_9. 对对子:稻草捆秧父抱子 _10. 补充句子死去元知万事空,_.(陆游示儿)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王充论衡量知篇)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洛阳亲友如相问,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1. 补充课文1.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则让我们明白_。2. (2)在_里,在_里,在_里,看不出_的时候,也看

5、不出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写出了_。3. (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4.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和“_”的聂荣臻将军,有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欣赏了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这时,铃声响了。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马蒂尼里_起来,拥抱我,_我的脸颊,在我脸上留

6、下了唾沫印儿,他们_住我的手,_着我的上衣。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_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的笔帽也_给了我。铃声还是不停地响着,别的班级都已经离开教室了。“到时候啦,孩子们,咱们得走了。”我本应该让他们排好队,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全体学生簇拥着我,实际上是跑着出去的。但是一到街上,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姐姐早把他们带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谁会拿走我的纽扣呢?我脸上还有粘呼呼的唾沫印哩。再见吧,学校。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遇到陌生的老师。那时候,我能找个什么借口才能回到那间老教室,才能拉开那个马蒂尼里

7、放过蜥蜴的抽屉呢?不管怎么样_我还有聊以自慰的东西_达尼埃里的瑞士邮票和斯巴多尼的笔帽_还有_马蒂尼里也可以保存一点东西_因为只有他_才会把我的上衣纽扣扯去的_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1. (1)本文选自课文_,作者是_的_。( )A .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乔万尼莫斯卡B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美国 乔万尼莫斯卡C .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大卫欧文D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意大利 乔万尼莫斯卡2. (2)文中横线上依次要填写的字词是( )A .站 吻 拉 抓 塞 放B .跳 吻 抓 拉 塞 塞C .站 吻 抓 啦 放 塞D .跳 吻 拉 抓 塞

8、塞3. (3)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应该加的标点是(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4.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师生之间要分别之前的难分难舍。_“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这句话是说孩子们对老师的爱是一时冲动,见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忘了老师,是孩子的天性。_“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是说老师和孩子们分开以后感到很失落,很孤单。_“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是说这些孩子太调皮,把老师的纽扣都

9、扯掉了。_“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这句话是说“我”极想留下一些什么学生的东西作为永久的纪念,所有没收上来的东西都已经还给了学生,只有这“唾沫印儿”是学生主动给予的,“我”极为珍惜,不忍洗去,也就是含蓄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不舍,对学生的爱。_5.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烟消云散:_。聊以自慰:_。6. (6)第二自然段中孩子们和老师分别时做了哪几件事?请按顺序写下来,这样写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怎样的感情?7. (7)你也即将离开母校,和你的老师分别,有什么话想对你的老师讲吗?请写出自己的心里话。13.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我读完了那本课

10、外书。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

11、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1.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 冶炼)_纯净的镭 进行_(提炼 冶炼)(抛弃 废弃)_的破棚子 (提炼 冶炼)_出了0.1克镭2. (

12、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3.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4.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 (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而只是为了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三、写作(30分)15. 生活中时时有欢乐,一场温暖的亲人聚会,一次欢快的课外活动,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甚至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快乐的元素。本次习作就请以“快乐”为主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意新颖,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