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新俊秀.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2535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新俊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新俊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新俊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新俊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新俊秀.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新俊秀少儿书法: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爽俊秀 田园诗家 客串书道范成大的清爽俊秀 范成大(1126一1193年)和陆游一样,也是一位以诗人的形象而彪炳文坛、永垂史册的文化名人。范成大的诗作也是近万首,并在很多方面与陆游极其相像,也是一位被诗名所掩的书家。 范成大的书法,有其家学渊源。据史料记载,其父范雩,宜和五年进士,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秘书省正字,终秘书郎。父亲既然是秘书郎,那么他写字肯定会很好的。范成大的书法受他母亲的影响是确定的。据范公成大神道碑中云:“公,蔡氏所自出,故书法兼真、行、草之妙,人争藏之。”其母蔡氏,是北宋书法家蔡襄的孙女。在遗传基因和家

2、庭熏染双重作用下成长起来的范成大,可以推想其书法定有渊源而不同凡响。负暄野录里称:“于湖(张孝祥)、石湖(范成大)悉习宝晋,而各自变体。”宝晋即宝晋斋法帖,是宋代大书法家米带收集东晋王、谢法帖,加上他自书的一局部作品而刊刻的一部汇帖。由此可见,范成大学习宝晋斋法帖,从魏晋人手,师法米芾,并通过米芾再上追魏晋,取法“二王”,特殊是取法王羲之的兰亭序。他曾经说“兰亭为书法祖”,并作观帖有感一诗云:“古人赋多情,无事辄愁苦。兰亭一觞咏,感慨乃如许。” 【南宋】范成大通济堰碑拓片(局部): 通济堰是浙江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始建于萧梁天监年间。范成大兴工三个月修复通济堰,并挥毫书写堰规二十条,记官

3、十四行,以告来者。该碑今仍完好伫立在通济堰二司马庙内。现堰规二十条已湮灭不清,记言局部则因字大仍能辨识,该碑文意赅简,书绍苏黄,虽吉光片羽,诚是珍贵。 对古典书法的临摹,经常利用碑和帖。碑帖都是翻刻本,都是使用刀刻后的产物,笔墨真迹中的气概和连带的笔势,在碑帖中几乎不见踪影。因此,学习书法以学习和观摩真迹为。这一点范成大有深刻的熟悉。他说:“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唯得字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难精进。”固然,只有像范欲大这样家庭背景的人,才有可能见到古代名家的真迹,一般人家是做不到的。在对真迹学习观摩的同时,范成大也非常注意对碑版的正确借鉴,

4、反对借碑版的残缺而故弄姿势。他说:“碑石未损者具在,好古之士乃专仿剥落之处,以握笔滞思作赢颓靡之体,仅成字形,以为古意。”这些精辟见解足以在书论留下美名,并能有效地指导后人的艺术实践。 在宋代,隶书几乎不被书界所重视,也没有消失什么像样的隶书家。但范成大对汉碑好像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与偏爱,他曾说:“汉人作隶,虽不为工,但皆有笔势腕力。其严于后世真行之书,精严意度,桨然可以想见笔墨畦径也。”他已经看到了汉隶的“不工”之处。在没有受到“台阁体”冲击的状况下,他能主动地发觉汉隶的“不工”所带来的笔墨畦径,实在是难能珍贵。 我们看看范成大的人生经受就会发觉,他的仕途虽然不顺,但作为中国学问分子想干的也都干过了。范成大26岁中进士,开头步入仕途,不能算不顺;出知处州,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颇有政绩,不能说无用武之地。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宋孝宗拟派使臣到金国索取河南陵寝之地,当时朝臣惧怕金人如虎,范成大大方请行,全节而归。这是为臣最为荣光、最值得炫耀的亮点。范成大从成都还朝,以中大夫升为参知政事,身居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能说其不风光。晚年告休,归居苏州老家的石湖,过着像陶渊明一样的隐居生活,不能说其不逍遥拘束。因此,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受,造就了这位艺术全才。他有诗集、文集、日记、杂记、地方志等着述,可以说是着作等身。总之,范成大是胜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