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2493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复习专题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校网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2010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学案曲线运动及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命题趋向】大纲对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等考点为类要求,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考点均为类要求。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等考点均为类要求,对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等考点为类要求。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两种重要的运动形式,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问题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多以选择、计算等题型出

2、现。本部分内容常以天体问题(如双星、黑洞、恒星的演化等)或人类航天(如卫星发射、空间站、探测器登陆等)为背景,考查向心力、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等知识。这类以天体运动为背景的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在航天方面的迅猛发展,更会出现各类天体运动方面的题。【考点透视】1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

3、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2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分运动的独立性;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运动的等时性;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理解平抛物体的运动的规律(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不为零且沿水平方向。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初速度与恒力垂直,物体做类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通常,可以把平抛运动看作为两个分运动的合动动:一个

4、是水平方向(垂直于恒力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沿着恒力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平抛运动的规律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对任一时刻t.位移分位移, 合位移,.为合位移与x轴夹角.速度分速度, Vy=gt, 合速度,.为合速度V与x轴夹角(4)平抛运动的性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的作用,故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4.理解圆周运动的规律(1)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周圆运动。(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

5、通过的弧长S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的线速度,即V=S/t。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线速度方向是时刻在变化的,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角速度,连接运动物体和圆心的半径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即=/t。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来说,角速度是恒定不变的,角速度的单位是rad/s。周期T和频率(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4)向心力:是按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其动力学效果在于产生向心加速度,即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会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其向心力应由其所受合外力提供。.5.理解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自

6、然界的一切物体都相互吸引,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公式:,G=6.6710-11N.m2/kg2.适用条件:适用于相距很远,可以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也可用此公式计算,其中r指球心间的距离。(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讨论重力加速度g随离地面高度h的变化情况: 物体的重力近似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mg=G。所以重力加速度g= G,可见,g随h的增大而减小。求天体的质量:通过观天体卫星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或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的半径R,就可以求出天体的质量M。求解卫星的有关问题: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

7、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由G=m得V=,由G= mr(2/T)2得T=2。由G= mr2得=,由Ek=mv2=G。(3)三种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例题解析】类型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例1一条宽度为L的河流,水流速度为Vs,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c,那么:(1)怎样渡河时间最短?(2)若VcVs,怎样渡河位移最小?(3)若VcVs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横渡。(3)如

8、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如图丙所示,设船头Vc与河岸成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角。可以看出: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角最大呢?以Vs的矢尖为圆心,以Vc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角最大,根据cos=Vc/Vs,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arccosVc/Vs.船漂的最短距离为:.BMCARO此时渡河的最短位移为:.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杆OA长为R,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端点A系着一跨过定滑轮B、C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的另一端系一物块M。滑轮的半径可忽略,B在O的正上方,OB之间的

9、距离为H。某一时刻,当绳的BA段与OB之间的夹角为时,杆的角速度为,求此时物块M的速率Vm。类型二:平抛运动的相关问题例2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20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cos53=0.6,sin53=0.8,g=10 m/s2) Av1=15m/s,v2=4 m/s,t=4sBv1=15 m/s,v2=6 m/s,t=3sCv1=18 m/s,v2=4 m/s,t=4sDv1=18m/s,v2=6 m/s,t

10、=3s解析:由平抛运动知识得,得4v115t,把各选项中的时间t和速度v1代入上式,只有A项能使关系式有解。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考点“平抛运动”,涉及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物体A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这一条件的理解应用能力。本题不仅考查对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同时考查考生应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采用代入法而自接推导会复杂得多。平抛运动还可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天体运行、电场等知识进行综合命题。BAV0V0Vy1针对训练2:如图在倾角为的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在斜面上的某一点B处,设空气阻力不计,求(1)小球从A运

11、动到B处所需的时间;(2)从抛出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类型三: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分析求解皮带传动和摩擦传动问题abcd例3如图所示装置中,三个轮的半径分别为r、2r、4r,b点到圆心的距离为r,求图中a、b、c、d各点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加速度之比。解析:因va= vc,而vbvcvd =124,所以va vbvcvd =2124;ab=21,而b=c=d ,所以abcd =2111;再利用a=v,可得aaabacad=4124。针对训练3:如图所示,一种向自行车车灯供电的小发电机的上端有一半径r0=1.0cm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接触。当车轮转动时

12、,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为发电机提供动力。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1=35cm,小齿轮的半径R2=4.0cm,大齿轮的半径R3=10.0cm。求大齿轮的转速n1和摩擦小轮的转速n2之比。(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大齿轮小齿轮车轮小发电机摩擦小轮链条类型四:水平面内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BAm例4如图所示,两绳系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两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轴的AB两处,上面绳长l=2m,两绳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问球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两绳始终有张力?解析:设两细线都拉直时,A、B绳的拉力分别为、,小球的质量为m,A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B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13、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当B线中恰无拉力时, 由、解得rad/s 当A线中恰无拉力时, (3分)由、解得rad/s所以,两绳始终有张力,角速度的范围是rad/s rad/s点评:本题以圆周运动为情境,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不仅考查考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同时考查考生应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正交分解法、临界分析法等。综合性强,能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能真正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了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小球圆周运动的半径;二是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时,先假定其中一条绳上恰无拉力,通过受力

14、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角速度的一个取值,再假定另一条绳上恰无拉力,求出角速度的另一个取值,则角速度的范围介于这两个值之间时两绳始终有张力。DdLOmBCA针对训练4:小球A用不可伸长的细绳悬于O点,在O点的正下方有一固定的钉子B,OB=d,初始时小球A与O同水平面无初速度释放,绳长为L,为使小球能绕B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试求d的取值范围。类型五:会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天体的质量和密度例5宇航员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