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2284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解质溶液(2013福建卷)8.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AlCl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答案】C【解析】A中的氨水不能拆写;B项,加水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常数不变,但溶液中c(NH3H2O)减小,故c(NH4+)c(OH-)减小,错;D不可能完全电离。(2013大纲卷)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

2、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答案】D【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Kw会增大,上面的曲线是浓度乘积较大的,所以C正确。只要是水溶液中,都会有A关系;B中,固定氢离子浓度为十的负七次方,氢氧根浓度总是大于十的负七次方。D 中是一条Kw渐渐变大的线,PH也变大。(2013江苏卷)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C.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减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固体,CO

3、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参考答案】AC【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用熵变焓变判断反应方向,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A.本反应前后气体变固体,熵变小于零,只有在焓变小于零时自发。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中化学方向的判断。B.精炼铜时,粗铜铜作阳极,被氧化,纯铜作阴极,被还原。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81。C.越稀越电离,醋酸与醋酸根离子浓度比减小。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41。D.Na2CO3溶液加少量Ca(OH)2固体,抑制碳酸根离子水解,但pH值随着Ca(OH)2固体的加入而增大。(2013江苏卷)14.一定温度

4、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pM=lgc(M),pc(CO32)=lgc(C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CO3、CaCO3、MnCO3 的Ksp依次增大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32)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D.c点可表示MgCO3 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参考答案】BD【解析】本题属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考查,落点在水解与电离平衡、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图线变化隐含pH的实质。A.pM 、pc(CO32)与pH一样,图线

5、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因此,MgCO3、CaCO3、MnCO3 的Ksp依次减小。B.a点在曲线上,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又在中点,故c(Mn2)=c(CO32)。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但图线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故c(Ca2)c(CO32)。D.c点在曲线上方,可表示MgCO3 的不饱和溶液,且图线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故c(Mg2)c(CO32)。(2013海南)80.1mol/L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c(H+) c(F-)Bc(H+) c(HF)Cc(OH-) c(HF)Dc(HF) c(F-)答案BC解析:电离后,因水也

6、电离产生H+,所以c(H+)c(F-)均约为0.01,c(HF)约0.09,c(OH-)为10-12。 2013高考重庆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AgCl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 c(X),故K(AgI)K(AgCl)答案:D【解析】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发生电离、液态SO3不能发生电离,故SO3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因醋酸是弱电解质,故25时,醋酸滴定

7、NaOH溶液至至中性时,溶液中溶质为CH3COOH与CH3COONa,因此所需溶液体积为:V(CH3COOH)V(NaOH),B项错误;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lO2-+HCO3-+H2OAl(OH)3+CO32-,C项错误;沉淀易转化为更难溶沉淀,越难溶物质其饱和溶液中电离出相应离子浓度越小,故可知K(AgI)K(AgCl),D项正确。(2013四川卷)5.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c(HA)c(KOH)0.10.19x0.2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8、 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 c(A) c(OH) c(H+) B. 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OH) = c(K+) c(A) = mol/L C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A) + c(HA) 0.1 mol/L D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c(OH) = c(H+)【答案】B 【解析】由表中的HA为弱酸且酸碱物质的量相等,因此得A正确;由中电荷守恒得OH-=K+-A-+H+=Kw/1X10-9 mol/L,故B错误;C中由得知道溶液中只有四种离子,氢离子等于氢氧根,所以K+=A-=0.1,所以总数x0.2mol/L,故C正确;由电荷守恒得D正确。(2013上海卷)5.3

9、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A.显中性,pH等于7 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C.显酸性,pH小于7 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答案:B【解析】临界水电离出较多的H+和OH-,其浓度大于常温下水中H+和OH-的浓度,但水中H+和OH-的量相等,故该水显中性,pH7;利用“相似相容原理”,结合题中“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可知临界水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故正确答案为:B。(2013上海卷)11.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H+S2-。若向H2S溶液中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10、增大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增大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答案:C【解析】加水,电离平衡虽向右移动,但因溶液体积变大,c(H+)减小,A项错误;通入少量SO2时,因发生SO2+2H2S3S+2H2O,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但通入过量SO2,最终溶液为饱和亚硫酸溶液,溶液pH减小,B项错误;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H2S+Cl2S+2HCl,平衡向左移动,酸性增强,pH减小,C项正确;加入CuSO4后,发生反应:H2S+Cu2+CuS+2H+,溶液中c(H+)变大,D项错误。(201

11、3上海卷)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H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Ki=1.7710-4Ki=4.910-10Ki1=4.310-7Ki2=5.610-11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2CN-+H2O+CO22HCN+CO32-B.2HCOOH+CO32-2HCOO-+H2O+CO2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答案:AD【解析】因Ka1(H2CO3)Ka1(HCN)Ka2(H2CO3),故HCN可与CO32-发生反应生成CN-和HCO3-,因此向含CN-离子的

12、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为:CN-+H2O+CO2HCN+HCO3-,A项错误;利用甲酸与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COOHH2CO3,则HCOOH可与碳酸盐作用生成甲酸盐和CO2、H2O,B项正确;酸性:HCOOHHCN,故等pH的HCOOH和HCN相比,HCN的物质的量浓度大,所以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C项正确;在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均存在:c(Na+)+c(H+)c(R-)+c(OH-)R-HCOO-或CN-,因CN-水解程度大,则在NaCN溶液中c(H+)较小,而两溶液中c(Na+)相等,故两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

13、前者大于后者,A项错误。(2013山东卷)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强于Q点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解析: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程度很小,离子浓度也较小,M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弱,A错;N点所示溶液为碱性,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易判断出此时c(Na+)c(CH3COO-),B错;由于M点的H+浓度等于N点的OH-浓度,对水的电离程度抑制能力相同,所以两点所示溶液中

14、水电离程度相同,C正确;Q点的pOHpH,溶液为中性,而两者等体积混合后生成醋酸钠,水解显碱性。则所加NaOH溶液体积略小于醋酸溶液的体积,D错。答案:C(2013浙江卷)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Ka(HY)c(HY) c(Y)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 + c(Z) +c(OH)【解析】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根据滴定曲线0点三种酸的pH可得到HZ是强酸,HY和HX是弱酸,但酸性:HYHX。因此,同温同浓度时,三种酸的导电性:HZHYHX。B选项:当NaOH溶液滴加到10 mL时,溶液中c(HY)c(Y),即Ka(HY)c(H+)=10pH=105。C选项: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HY早被完全中和,所得溶液是NaY和NaX混合溶液,但因酸性:HYHX,即X的水解程度大于Y,溶液中c(Y)c(X)。D选项:HY与HZ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