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2227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离子反应】知识归纳.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子反应】知识归纳 一、两个实验探究: (1)化合物导电性实验:比 较H Cl、H2SO4、NaOH、NaClC2H5OH、C6H12O6实验装置实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通再了直流电实验现象水溶液都能导电;熔融状态下H Cl、H2SO4不导电,NaOH、NaCl导电水溶液都不导电;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实验分析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熔融状态下H Cl、H2SO4不电离,NaOH、NaCl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实验结论电解质非电解质(2)导电性强弱测定实验:按图装置把仪器连接好,然而把相同条件下的HCl、CH3COOH、NaOH、NaC

2、l、NH3H2O五溶液分别倒在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度。现象: HCl、NaOH、NaCl灯泡亮度 相同 ,CH3COOH、NH3H2O 灯泡亮度 相同 ;且HCl、NaOH、NaCl灯泡亮度比CH3COOH、NH3H2O 强。结论: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时,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离子种类无关; HCl、NaOH、NaCl易电离,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属于“强电解质” CH3COOH、NH3H2O不易电离,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小,属于“弱电解质”。二、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 【提醒】1金属单质也能导电,但它们不是化合物,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

3、也不是非电解质。 2NH3、SO2、CO2等物质溶于水中,本身不能拆开(电离)成阴、阳离子,而是它们与水反应生成了NH3H2O、H2SO3、H2CO3,生成的NH3H2O、H2SO3、H2CO3发生电离产生阴、阳离子,所以,NH3、SO2、CO2等是非电解质,而NH3H2O、H2SO3、H2CO3等是电解质。三、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比较:【提醒】1电离方程式书写时,除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和离子符号外,还必须:一要考虑用“=”还是“”; 二要考虑“一步”还是“分步”;三要考虑等号两边“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BaSO4、CaCO3、AgCl等虽难溶于水,但溶解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 所以Ba

4、SO4、CaCO3、AgCl不但是电解质,而且还是强电解质。但由于溶解于水的量太少,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太小,故溶液的导电性极差。三、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这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要求。1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反应在产物及反应。如2Fe+6H+=2Fe3+3H2就不符合客观事实。2“=”、“ ”、“”、“”的使用是否正确。可逆反应用“”表示,不可逆反应可用“=”表示。3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这是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拆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离子反应类型:不在溶液中进行的任何反应通常都不用离子方程式

5、表示。注意“拆写”要求:拆写成“离子符号”的物质不能拆的物质强酸:H2SO4、HNO3、HClO4、HCl、HBr、HI沉淀、气体、金属、非金属单质、氧化物、弱酸、中强酸(H3PO4、H2SO3)、弱碱、中强碱(Mg(OH)2)、水等强碱:NaOH、KOH、Ba(OH)2、Ca(OH)2易溶盐:CaCl2、NH4Cl、CH3COONa、Na2CO3、Fe(NO3)3、CuSO4等例:CH3COOH + OH= CH3COO+ H2O 例:Zn+2H+=Zn2+H2例:H3PO4 + 3OH= PO43 + 3 H2O例:SO3 + Ba2+ + 2OH=BaSO4 + H2O CuO + 2H

6、+=Cu2+ + H2O微溶物的写法:一般来说,微溶物的澄清溶液写成离子形式;浑浊或沉淀时写成化学式,如澄清石灰水表示为“Ca2+2OH-”,而石灰乳则表示为“Ca(OH)2”。例: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Ca2+ + 2OH- + CO2 = CaCO3+ H2O 向石灰乳中通入通入少量CO2: Ca(OH)2 + CO2 = CaCO3+ H2O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式根一律保留酸式根的形式。如NaHCO3溶液应拆成“Na+HCO3-”,而不能拆成“Na+H+CO42-”。故:NaHCO3 溶液与KOH溶液混合:HCO3- + OH- =H2O+ CO32-而强酸的酸式盐如:Na

7、HSO4一步电离成“Na+H+SO42-” 故:NaH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H+ + OH- = H2O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O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的离子反应,又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5是否遵循三大守恒,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如:Ag+Cu= Ag +Cu2+(错误) 2 Ag +Cu=2 Ag +Cu2+(正确)6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H+OH-+SO42-+Ba2+=BaSO4+H2O, (错误)2H+2OH-+SO42-+Ba2+=BaSO4+2H2O (正确)7看是否符

8、合题设条件及要求。溶液酸碱性条件。有些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形态不同,如反应产物有碳酸盐时,则CO32-与HCO3-取决于溶液碱性强弱,强碱溶液中写CO32-,弱碱溶液中(如CO2过量时)则写HCO3-。温度条件。如:(NH4)2SO4与NaOH溶液反应,只有浓溶液且加热条件下,才可写成NH3,否则写成NH3H2O。 例:(NH4)2SO4 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NH4+ + OH- = NH3H2O (NH4)2SO4 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 + OH- NH3 + H2O 浓度条件。例如:浓H2SO4与稀H2SO4写法不同。注意实验操作条件。“过量”、“少量”、“等物质的

9、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反应方程式的影响不同。如:往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往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8正确书写酸式盐与强碱溶液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采用“少定多变法”:所谓的“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计量数确定为1,而“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如: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

10、溶液:Ca2+HCO3-+OH-=CaCO3+ H2O9几个特殊反应中涉及到的“量”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Mg(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不可忽视Mg(OH)2比MgCO3溶解度更小,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 + 2HCO3- +2Ca2+ 4OH- =2CaCO3+2H2O+Mg(OH)2 (正确)Mg2+ + 2HCO3- +Ca2+ 2OH- =CaCO3+ MgCO3+2H2O (错误)如:明矾(KAl(SO4)212H2O)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忽视Al(OH)3的两性。少量Ba(OH)2溶液时:2Al3+3SO42-+3Ba2+6OH-=3BaSO4+

11、Al(OH)3足量Ba(OH)2溶液时: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如:NH4HSO4溶液与足量的Ba(OH)2反应,不可忽视NH3H2O也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为:NH4+H+SO42-+Ba2+2OH-=BaSO4+NH3H2O+H2O四、离子共存的判断: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参阅“必修1P110溶解性表:有气体产生如: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有沉淀生成如: Ca2+、Mg2+ 、Ba2+等与SO42-

12、、SO32-、CO32-等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Mg2+、Al3+、Cu2+、Fe2+、Fe3+等与OH-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lO-、F-、CH3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等;一些弱酸的酸式根或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 此

13、类离子反应总是朝着使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 2Fe3+ S2-=S2Fe2+、 2Fe3+3S2-=S2Fe S。 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下不能共存;如:SO32- 、S2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2S2-S2O32

14、-6H+4S3H2O不能共存。如: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3+和SCN-由于Fe3+SCN-=Fe(SCN)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HS-、CO32-、HCO3-、SO32-、HSO3- 、ClO-、F-、CH3COO-、PO43- 、SiO32-、等存在于碱性溶液,而不存在于酸性溶液。如:Mg2+、Al3+、Cu2+、Fe2+、Fe3+、NH4+等存在于酸性溶液,而不存在于碱性溶液。而上述两组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因为:3CO32-2Al3+3H2O=3 CO22Ai(OH)33AlO2-Al3+6H2O=4Al(OH)3 等5注意题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