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22131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最新】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窠果(k) 撺掇(cun) 忧心忡忡(chng)B豢养(hun) 诡谲(ju) 唯妙唯肖(wi)C嗔怪(chn) 愧赧(nn) 信手拈来(nin)D修葺(rng) 褶皱(zh) 摩肩接踵(zh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诓骗 豢养 作揖 形销骨立B褴褛 汲取 濡养 娇揉造作C端祥 赃物 嗤笑 根深蒂固D游弋 恣睢 坍蹋 前仆后继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

2、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B禁毒是全民舍生取义的任务,因为毒品危害个人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秩序。C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D经过工作人员不知所措的努力,遵义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顺利举办,圆满落幕。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绿色出行工具,“共享单车”受到了广大居民的青睐。然而,蓬勃发展的背后,诸多社会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B英雄组曲是席慕蓉最新出版的长篇诗作,该作品主要利用蒙古秘史中的题材,对成吉思汗的事迹做了史诗般的描述。C国家速滑馆拥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

3、和场馆管理系统,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化。D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B傅雷对儿子的生活,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D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

4、为“乌合之众”。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ABCD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5)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今

5、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二、文言文阅读。(15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

6、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_)(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_)2填空。 (1)岳阳楼与湖北武汉_、江西南昌_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2)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表现作者旷达胸

7、襟的句子是:_,_。3翻译下列句子:(1)属予作文以记之。(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善于“折叠”自己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

8、,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

9、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

10、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

11、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1具体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折叠”的内涵?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3第段中加点词“仅”“竟然”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第段中提到:“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增加人生的厚度”。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丁立梅朋友去北京,给我带回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红漆木盒装着,华丽、雍容。揭开盒盖,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着。洗净了手,和家人带着虔诚的心,切了一只月饼来尝。为此,我还特地拿出宝贝样收藏着的印花水

12、晶盘,把月饼摆成菊的模样。一家人欢欢喜喜拿了吃,鱼翅做的馅,味道怪异,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坚持吃两块,但终究,也受不了那份怪异。余下的,狠狠心,丢进垃圾筒。丢的时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便格外怀念起小时的月饼来。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惟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买回来了。散装的,搁在一个大缸里。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A)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

13、满甜蜜的味道。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

14、碎屑,(B)舔着吃。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祖母说,可怜啊。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想想,祖母说的是帮人的快乐啊。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年回来,都会去看看她。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1梳理情节:本文以“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为叙事线索,文章可以这样概括:店主包月饼(_)祖父分月饼大家吃月饼(_)2把握情感:作者说牛皮纸包着的月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除此之外,这月饼里到底还包含了什么“滋味”让作者难以忘怀。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比较第段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