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21245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表2014.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回收500吨废旧金属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迁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H6391占地面积(平方米)4650建筑面积(平方米)30总投资(万元)2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05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宁波市鄞州之合废品回收站原址位于宁波市鄞州首南街道三里村(规模为年回收废旧金属300吨和生活性废旧物资100吨,现已停业),由于场地拆迁原因,现移至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茶亭庵村,租用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茶亭庵村经济合作社的房屋和场地,场地面积

2、约4650平方米(其中空地约3520平方米,用于堆场及车辆通道,堆场部分需全部搭建雨棚覆盖;其余约1100平方米为仓库(棚房)面积,30平方米为现有房屋,用于办公室)。项目搬迁后由原项目的生活性废旧物资和废旧金属回收变为废旧金属回收,现本项目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回收(不含国家控制的危险物质,如含放射性的废旧金属等),项目投资20万元,项目投产后,设备均利用原有设备,生产规模为年回收废旧金属500吨。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宁波市鄞州之合废品回收站委托,浙江环耀环

3、境建设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相关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2、项目内容宁波市鄞州之合废品回收站租用茶亭庵村经济合作社的房屋和场地,场地面积约4650平方米(其中空地约3520平方米,用于堆场及车辆通道,堆场部分需全部搭建雨棚覆盖;其余约1100平方米为仓库(棚房)面积,30平方米为现有房屋,用于办公室)。本项目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回收,项目投资20万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回收废旧金属约500吨。3、主要生产设备主要设备详见表1-1。表1-1 主要

4、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地磅台12剪刀车台13压块机台14灭火器只65再生回收车辆10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人员6人,实行日班制生产,年工作日为350天。5、配套公用工程:(1)给水由当地供水系统供给。(2)供电由当地供电系统供应。(3)排水雨水经暗管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员工食宿自行解决。卫生设施依托茶亭庵村的公共卫生设施。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原有项目概况宁波市鄞州之合废品回收站原址位于宁波市鄞州首南街道三里村(规模为年回收废旧金属300吨和生活性废旧物资100吨,现已停业),原项目北侧和西侧为河流,西侧隔河为五金厂;东侧为空地;南

5、侧为空地,距离50m远处为三里村居民住宅(敏感点)。项目主要污染为车辆出入、设备运行和回收物品装卸产生的噪声,产生的噪声不大,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于2009年通过鄞州区环保局环评审批。2、搬迁前项目工程分析原项目主要回收对象为废旧金属和生活性废旧物资,回收站配备10辆再生回收车用于金属和物资的回收以及外运出售。回收的物品在场地内堆放,经过分拣后,最后外运出售。工艺流程如下:废旧金属和生活性废旧物资回收堆放挑拣分拣外运出售3、搬迁前项目污染情况及防治措施3.1废气原项目不设食堂,租用的场地用于各类废物回收后的堆放,因此营运期无废气产生。3.2废水原项目在作业过程(主要是堆放,分拣及装卸)

6、不会产生生产废水,其废水为职工生活污水。原项目职工为6人,且场地不设食堂和住宿,因此用水量较小,按50L/人d计,年工作日以350 d计,则年用水量105 t/a。排污系数按85%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9.3t/a,类比当地生活污水水质,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NH3-N,CODcr产生量约为0.036 t /a(400 mg/L)、BOD5产生量0.027t/a(300 mg/L)、氨氮产生量0.003t/a(35mg/L)。项目生活污水量很小,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经生化池处理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排入附近内河,最终纳入奉化江。3.3

7、噪声根据现场监测结果(详见表1-4),原厂界四周噪声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表1-4 搬迁前厂界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Leq(dB(A))序号测点位置昼间超标标准夜间超标标准备注1东厂界57.506046.5050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2南厂界56.6049.603北厂界55.2047.204西厂界57.3048.303.4固废原项目固废主要为职工的生活垃圾和搬运过程中散落的废旧回收物。职工生活垃圾按1 kg/pd计,员工为6人,年工作周期为350 d,则项目年产生量约2.1t/a。经厂内收集后由环

8、卫部门统一清运。搬运过程中会有少量回收的废旧回收物散落在场地上,产生量约3t/a,定期进行收集后,与其他废旧回收物一起外运出售。4、原有项目污染物及现状措施汇总表原有项目污染物及现状措施汇总表见表1-5。表1-5 原有项目污染物及已有防治措施汇总表类型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t/a)排放量(t/a)已采取防治措施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生活污水 CODcr、SS、氨氮、产生量89.3t/a,CODCr 400mg/L,BOD5:300mg/L NH3-N:35mg/L排放量89.3t/a,CODCr 60mg/L,BOD5:20mg/L NH3-N:8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生化池处理至GB1891

9、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排入附近内河。固废职工生活垃圾2.1t/a0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同意清运搬运过程废旧回收物3t/a0收集后回收,外售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茶亭庵村,项目北面为农田;东面和南面为小路,东面隔路为鄞州首南铭阳废品回收站,南面隔路为空地;西面为内河,周边无居民住宅。项目所在区域位置详见附图1,周围环境见附图2。2、地形、地貌、地质宁波简称甬,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东南隅。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

10、。现辖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五个区及鄞县、象山、宁海、余姚、慈溪、奉化六个县(市)。鄞州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鄞州区行政区域呈蝴蝶状,从东、西、南三面紧围宁波新城区,东与北仑舟山深水港群相依,南与奉化、象山相邻,西与余姚接壤。区内地理坐标在东经12108101215335,北纬293702295711之间。全区总面积1381.96km2,东西向最大距离73.1km,南北向最大距离为37.6km,境界周长269km。3、气象、气候特征鄞州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强。冬季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春末夏初雨水多,俗称梅雨季,夏秋七、八月间,天气晴热少雨,但有台风入

11、侵,带来大风大暴雨灾害性天气,对本区影响很大。鄞州区建筑气候风区属于30区,主要气象资料见表2-1。表2-1 地面气象要素一览表气温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低平均气温-8.8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8.8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8.8相对湿度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81%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80%降雨平均年总降水量1444.3mm一日最大降雨量220.9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188.9mm降雪全年降雪日数6.7日全年积雪日数4.5日最大积雪深度20cm风全年平均风速2.9m/s夏季平均风速2.9m/s冬季平均风速2.9m/s30年遇最大风速28.3m/s全年主导风向西北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全年大风8级日数5.8日大

12、风8级最多日数17大风8级最少日数2日日照全年时数2057.9时百分率47%冬季12月时数142.3时百分率45%冬季1月时数136.1时百分率42%冬季2月时数117.3时百分率37%最高洪水位10年遇设计洪水位2.68m20年遇设计洪水位2.69m30年遇设计洪水位3.17m全年雷暴日数40日最低潮位0.06m4、水文特征鄞州区大部分属甬江为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甬江干流奉化江穿越鄞州区平原地区;小部分属大嵩江流域,为独流入海(象山港)小河流。鄞江为境内主要的河流之一,奉化江左岸支流,鄞江主流大皎溪发源于奉化市境内双岗岭莲花村,东北流经余姚市唐田、大横山至大俞入鄞州区境,又经李家坑、周公宅、

13、下严至密岩与小皎溪汇合。汇合处已建有皎口水库。出水库后称樟溪,经章水镇后继续东南流至鄞江镇,经镇西它山堰东流至横涨附近入奉化江。它山堰至化江河段称鄞江,该河段受潮汐影响。它山堰以上属山溪性河流,为奉化江流域主要暴雨中心之一,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梅雨和台风雨都可能造成洪迷茫涝灾害。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交通等):1、宁波市概况宁波简称甬,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东南隅。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现辖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五个区及鄞县、象山、宁海、余姚、慈溪、奉化六个县(市)。人口526万,其中市区人口114万。宁波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也是一

14、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有着丰富资源的著名旅游城市。宁波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唐代,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宁波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14个中央计划单列市(副省级)之一,人均收入居全国第四位,消费水平居全国第二位。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宁波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拥有中国四大国际深水转港之一的北仑港,2005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69亿吨,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的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达520.8万标箱;拥有服装、纺织、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和以石化、钢铁、电力、造纸等为代表的临港型大工业体系;拥有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和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保税区;拥有旅居海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宁波籍人士及其后裔;拥有20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