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20694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3-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内容提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实践中,通过学习并联系自身的作文教学经验,从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作文教学方式、改进作文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见端倪,以此实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中对36年级的作文称为习作,这是强调了小学生写作文,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的写作,更不同于文学家的创作。小学

2、作文教学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最基本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教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呢?通过学习并联系自身的作文教学经验,试图从转变观念、改变方式、改进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初步探索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存在的问题:无物可写,无话可说,写不具体,写不真实、基本功差。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作文课堂教学观念有直接关系。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观中,学生的写作以教师的命题内容为中心,自主写作的空间狭小,并且遵循“教师讲学生做”的封闭的作文

3、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越写越厌,越写越无话可写。到最后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或应付;而语文教师也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视为难题。 教学的实质在于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也就是要贯彻这样的课堂观。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位,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目标,把握小学作文教学“按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阶段来安排“的特点,构建以师生互动、交往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小学生“乐意写”, “自由写”,最后“学会写”。 二、改变作文教

4、学方式 在作文教学中要彻底解放学生,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广阔的天空中任鸟飞,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力。不断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发现自然与生活的美,抒发自己对世界的感悟。通过启发学生,让他们在思考中不断创新,写出匠心独具,别出心裁的好作文。1、自由想像自由的想像是写作的源泉,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想像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想像能力的欲望。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像力,积极鼓励学生自由的想像,培养其独立自由的想像。 长期以来,传统中我们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总是太高,过于具体。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前后呼应,而且还规定具体的字数。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失去了写作的信心,而学生在

5、逼迫之下就会写些假话、空话,想像力慢慢枯竭。这样学生对待作文从心理上感到不可逾越,很多学生都信心顿失。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习作自由空间,他们想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让他们写什么。凭着自己的见闻和想像,有趣的、新奇的、印象深刻的都可以成为他们笔下的内容。不一定要规定内容,但要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心声,让学生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如开学的第一篇习作,我要求学生题目不限,内容不限,什么都可以写,要把内容写清楚,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为自己而写,他们的想像力得到了尽情地发挥。有的写自己假期旅游的名胜古迹,有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有的写自己崇拜喜欢的人,有的会编写童话故事,内容不胜枚举。他

6、们笔下会有漏洞和缺点,但也有很多“闪光点”,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能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想像力,写出更多优美的习作。2、创设情境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内容,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学科,让学生扩大视野,用综合性的思维方法,去理解生活,感悟人生。也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春夏秋冬,参加社会实践体会每个生活的细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经常让学生观察回家的路上的人和事,留意身边发生的某件小事,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与

7、动手能力。并且让学生及时动笔,在写作中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指导他们的语言表达,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自然与社会万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作文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教法,充满乐趣的作文课教学,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如教学生描写自已喜欢的一种水果时,课上我为学生们准备一些水果,积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些水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并告诉学生除了观察之外还可以闻一闻、尝一尝,这样能更全面的把我水果的特点。引导学生还可以摸一摸水果的外皮,加深对水果的了解。 在作文课上这样一看、一闻、一尝、一摸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积极参与都能抓住各种水果的特征写具体

8、,这样不断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3、启发创新创新能力对学生写作非常重要。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让他们不断挖掘内心深处的东西,找到很多话题的创新之处。引导学生思考有价值的话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他们自己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作文题目范围的选择上找到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用兴趣诱导学生写作。另一方面一定提炼作文的话题。通过对学生可能产生兴趣的题目进行预测,形成一个基本范畴,进行梳理、分类,使之成为学生有很大兴趣和具有极强穿透力、并与学生相关联的专题。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

9、不断的启发,指导,使他们发散思维,笔端生花。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让他们去发言,看看这像什么?有的说这是,有的说这是圆,有的说像鼓,有的说像地球,有的说像月亮我让他们不要说自己第一次想到的,继续想像。这下就有的说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金箍棒划下的圈,由此引发了一个故事;也有的说想起了童话故事里在圆的王国里生活的小公主写作文时,我总是让孩子们不要写第一次看到作文题目时所想到的内容,把其放弃后,再动脑去想,这样所写的内容总是充满新意的。如果作文题目过于陈旧,就再放弃一次,第三次想到的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三、改进作文教学评价 教学与评价是作文教学中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10、。科学的评价对作文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改进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机制,能够有力地检验作文教改过程的实效性,检验学生对作文的掌握情况。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过分关注写作的结果,内容存在片面与单一的倾向,以教师的评价为唯一主体。这些问题,已成为小学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的瓶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的有关写作评价的理念和思路,针对小学作文教学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摸索符合小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操作方法。 1、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

11、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作文教学评价的目标不是甄别和选拔写作高手,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教师必须将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写作的结果转向关注写作的过程。教师布置习作任务后,学生是怎样完成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运用了何种方法,得到什么帮助,是否翻过字典、词典,翻过语文课本,翻过作文资料等等,教师要认真地去了解,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学生在习作时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加有兴趣去习作。 新课标强调学生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

12、,突出情感的真实。因而,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要把是否抒发真情实感作为评价的主要准绳,给予抒发了真情实感的习作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并多把这样的习作中那些渗透了情感的文字画出来读给全体学生,让被评价者感受成功的魅力,也让其他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写作,关注他们的习作中是否流露出关心集体、热爱生活、维护公德,是否自信、自尊、自强等情感。 教师重视学生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给予科学的评价,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2、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与方法。要

13、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与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习作后,提倡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两种方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教师要把修改权还给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教给学生自己修改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修改符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修改习惯。在互相修改方面,教师要妥善安排、合理调配,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批改要领和技巧。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作文,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达到写作能力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3、重视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

14、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在评价方式上,新课程尤其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是一种质性评价方法,具有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写作档案中的内容,可以以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不仅要有学生的写作成果,而且要有学生的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记录。通过建立写作档案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反思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要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努力探究小学作文教学的内涵、特点和规律,从转变观念、改变方式、改进评价三个方面使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提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小学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嵩山道小学伊彦华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