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追星-教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2203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追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健康追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健康追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健康追星-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追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追星-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还是我又名(摆正心态,健康追星)【教学理念阐述】中学生“追星”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定时期,他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偶像就是他们的理想自我的载体。中学生之所以容易产生“追星问题”,其实是因为中学生在中学阶段道德水平和观念的变化,这是中学生产生在追星上的若干问题的原始动因。中学阶段,中学生在道德水平和观念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在道德认识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这时,他们开始主动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他人的思想品质,并自觉地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是模仿他人的评价尺度,缺乏客观性。这一时期,他们还常以具体的道德形象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于崇

2、敬的人物和道德行为,会努力去模仿。但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还没有完全摆脱情感冲动的特点,理智性不够。中学生在道德发展水平的成熟与幼稚的双重性决定了他们在“追星问题”上容易走极端。所以,正确引导中学生追星至关重要。本堂活动课通过分析追星的厉害关系,引导学生健康追星,避免随大流而陷入盲目崇拜。【课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健康追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避免道德认同的盲目性。2、态度与情感目标:1)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培养适度追星;2)引导和教育学生崇拜更多、更有价值的榜样。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明星成功背后的努力和拼搏,学会追求偶像和榜样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适用年级

3、】适用于中学阶段。【教学时间与场地】1、教学时间:1学时。2、教学场地: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方式】1、 观看视频。2、 案例分析。3、 讲述与讨论(全班讨论和分小组讨论)。【课程准备】1、 准备干净的布条,一些小奖品。2、 准备有关青少年追星现象的经典案例(两种不同追星形式的正反案例)。3、 制作幻灯片。【活动设计】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一)热身活动热身游戏:绘画高手大赛(播放背景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规则: 1、老师请每组同学们派一名选手上台。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选手蒙上眼睛,在白板上画自己的脸谱,限时两分钟;同组同学可以提示,其他组同学也可以扰乱。3、老师给选手眼睛蒙上布条,领到白

4、板前;并下达开始的口令,计时。时间一到,停止绘画,解除布条。4、老师请同学们评议“最佳脸谱”。5、宣布获胜者,颁奖。 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开放、活跃气氛,更好得加入到课堂的讨论中。(此环节需要7分钟左右)(二)引入进入正题:我还是我老师出示幻灯片,“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是摆正心态,健康追星。中学生追星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定时期,你们需要一个模式来参照,偶像就是你们的理想自我的载体。但是,这种模式缺乏客观性,带有一定的情感冲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健康呢?下面我们先来观看一个简短的视频。”老师打开视频“疯狂歌迷寻找周杰伦吞下30颗安眠葯”观看后,

5、全班讨论:这样的追星合理吗?同学发言“不合理。这样的追星已经走火入魔了,他不要命了啊!”“不合理。凡事要有个度,追星也一样,他的行为太偏激了,就像杨丽娟。”老师说:“很好,同学们大多都属于健康追星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也不凡有很多这样过激的行为。”用视频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对本话题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下一阶段。(此环节需要8分钟左右)。(三)健康追星的必要性 接上一阶段,老师展示最近有关青少年追星现象的调查报告。报告1 如今,青少年因疯狂崇拜偶像而出现的悲剧在中国各地不断出现,这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机构连同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近3000名学生进行

6、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专题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有7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5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中学生的比例达70。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的“大腕”明星,其中,10的青少年表示对某个明星崇拜得难以自拔。报告2 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不久前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专题调查,调查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昆明及3个地级市、3个县城的12所大学、21所中学的2710名大中学生。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

7、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初中生的比例达49.3。在这些学生中,崇拜外国和港台“明星”的人占60多。而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68.3的学生崇拜活着的“明星”。对值得崇拜的“明星”要具备的条件,被调查者的选择是:人格魅力、个性和气质、才华横溢、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漂亮、英俊等。以数据的形式,直观地告诉学生过渡“追星现象”的危害性,使学生引起重视,并体会到健康追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环节需要5分钟左右)(四)“追星现象”利弊分析老师说:“下面我们来分析2个典型的正反案例。”出示幻灯片案例1 28岁的兰州女子杨丽娟从16岁苦追香港明星刘德华,不但倾家荡产,父亲甚至要“卖肾

8、”为她圆梦。刘德华获知后,通过经纪人批评其“不正确、不正常、不健康、不孝”,表示他绝不会理会林鹃的要求,并呼吁她停止过火的行为。6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社区栏目又详细报道“兰州女子苦追刘德华”,没想到杨丽娟仍然执迷不悟,并声称:“刘德华比我父亲重要!” 06年4月初,杨丽娟为见刘德华,威胁父母要跳楼自杀。兰州当地电视台一位记者,找不到刘德华,就打电话找到彭登怀,他在电话里开导了杨丽娟很久。后来,又快递给她几张刘德华的亲笔签名照片以及刘德华演唱会的光盘,还写了一封信。刘德华曾公开表示,如果他的歌迷像杨丽娟这样利用不正确、不正常、不健康的方法与他见面,他决不理会。据透露,现在杨丽娟家境非常困难,

9、一家三口就靠杨丽娟父亲的退休金生活,家中目前债台高筑。不可思议的是,杨丽娟的父亲对女儿的行为竟也给予支持,坚决要求先安排刘德华与女儿见一面。这名女粉丝的父亲已于07年3月27日自杀。案例2 王小波去世时,钟晓勇27岁,和大多数人一样,其时供职于某地方报社的钟晓勇,在小波生前,压根不知道“王小波”是谁。那时的钟晓勇,正迷恋一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我买了三本,一本送人,一本读,一本准备留着”。而正是那本书,在百姓洋人官一文中,被王小波讽刺为“吓蛮书”。王小波的离去,让钟晓勇突然知道了王小波这个名字,钟晓勇的生活,也由这个名字,从此改变。在两个月内,钟晓勇几乎看完了王小波所有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10、如同“鬼上身”,处处模仿王的文风和思维,然后到处推销王小波。 2000年起,钟晓勇开始用“连岳”这个名字在南方周末上撰写专栏,和王小波一样,他也成了一名专栏作家。进行全班讨论:1、为什么同样是“崇拜偶像”,结果却不一样?2、这两个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让同学发言,讲述自己的建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班级分成2批人,一批讨论“利”的,另一批讨论“弊”的。最后,老师总结中学生追星的利弊。利: 1、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听听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歌曲,看看他们演的电影电视会让紧张的学习情绪得到舒展,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对音乐、艺术的修养,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2、一部分同学则会以明星为目标,看到明星

11、们的才华和才能,他们会暗下决心认真读书,他们渴望有一天也能赢得自己的舞台,展现自己的风采,也会因为某个明星艰难的成名历程而产生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弊: 1、很多同学会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星”,在上课的时间看明星杂志、听mp3,影响学习、消耗精力。2、一味的“追星”也会浪费财力、物力。3、更有甚者模仿明星们的新潮打扮,留长发、扎耳洞、戴耳环,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形象。通过两个正反案例分析,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清楚“摆正心态,健康追星”的重要性,从而引导适度崇拜偶像。(此环节需要25分钟左右)(五)结束语老师总结说:“追星 是一把双刃剑,追星对中学生来

12、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分寸: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不是徒有其表,而是能震撼你心灵的。2.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金钱在追星上,更不该使它成为你生活的全部。3.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老师的祝福语,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健康追星”,有感性的理解。(此环节需要4分钟左右)【课程教学建议】“摆正心态,健康追星”这个题目比较适合中学生。因为追星现象,是一种青春期的独有现象。那些被崇拜的偶像,往往被青少年当成人生发展的标杆和心灵的寄托,偶像的生活、作品能够不同程度地对青少年起到特有的共鸣、宽慰、激励、引导、娱乐乃至宣泄作用。但是,青少年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自我把握能力相对较弱,很容易被娱乐圈的五光十色所迷惑,被明星表面的风光所吸引,以为生活中这些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捷径无处不在,从而很可能与自己眼前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产生深刻的隔阂,一心以为鸿鹄将至,在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实“追星”并不是一种好现象,但如果适当的,选择好的“星”做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针对中学生不喜欢说教的逆反心理,在进行此课程的心理教育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和引导,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健康追星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