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21380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珍惜无价的自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A、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B、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C、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2)能力目标A、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B、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C、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B、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教学难点:对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三):教学课时:四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板书)你知道世界上最名贵

2、、最美丽的衣服是什么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同学们,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不是珍珠汗衫,也不是羽衣霓裳,而是惭愧知耻、自尊自爱,一个人如果能懂得惭愧知耻,自尊自爱,就会主动爱护他人的尊严,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散发出高贵庄严的气质。那么,什么是自尊呢?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呢?这就是我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第一框题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导入框题教学:同学们,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高声欢呼过?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失声痛哭过?你是否愿意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竭尽全力的努力奋斗拼搏呢?

3、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教师提问)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页的插图资料“香港回归,举国欢

4、腾”,感受一下什么是民族自尊心。同学们,香港的回归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无比的尊严和快乐。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分析):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会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丝毫的奴颜媚骨。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尊呢?自尊与知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自尊与虚荣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展开教学一、快乐的自尊(板书)1、同学们,(板书)你喜欢你

5、自己吗?如果你有如下经历,你会有什么感受?1)(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虚框里的内容,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自豪和高兴。) 2)(再让学生回答、填写以下情感体验):父母喜欢你,老师欣赏你,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反之(沮丧、生气、伤心)。你是班干部,威信很高,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反之(沮丧、生气、伤心)。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反之(沮丧、生气、伤心)。你自认为长得不好看,同学也因为你的丑嘲笑你,我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同学羡慕你,鼓励你,我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3)(教师提问,学生分析思考):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

6、时我们就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2、下面我们先来完成下列句子:1)、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的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比较干净、整洁、漂亮2)、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我不希望留给别人一个不好的印象3)、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3、(教师进行归纳分析:进入初中以后,我们中学生为什么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及其后果?这说明了什么?)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且很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我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

7、,同时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自己,还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这就是自尊心的表现。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我们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没有得到满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那么,什么是自尊呢?4、(板书)什么是自尊呢?(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是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的爱护的心理。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5、学生举例: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总结分析:从

8、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要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价值的,是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当然,别人不仅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能不耻笑我们的弱点和缺陷,这种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自己和别人肯定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非常快乐,从而使我们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由此可见,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可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我们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进一步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感受自尊的快乐。二、知耻与

9、自尊(板书)1、(板书)什么是知耻?人为什么应该知耻?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选择。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举例说明,教

10、师归纳分析)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3、学生阅读教材上第六页的“耻辱戒指”和“格林尼亚”两个小故事,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师分析:同学们,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都意识到了做人要有羞耻之心,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完善自己,并帮助我们取得成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会犯错误,当我们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时,有自尊心的人会怎样做呢?如果丧失了自尊心的人又会怎样做呢? 4、在培养自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

11、的优点,给自己一些信心,同时要积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尊。三、虚荣与自尊(板书)(组织学生阅读讨论课本P8页插图上面的内容并回答课本的问题)1、教材P8页插图故事:(板书)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插图故事这三个学生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

12、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自尊不是虚荣,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2、(板书)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危害?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板书)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把对个人名誉和利益是否有好处,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动力,总是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别人有一点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了。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我们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等违法犯罪。虚荣心

13、强的人,还往往容易产生一种妒忌心理,即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2、(板书)什么是嫉妒?嫉妒有什么危害?妒忌心理,是指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对才能、名誉、地位和处境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妒忌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的基础上,总是希望别人不如自己,甚至会不择手段的对别人搞破坏。这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危害。3、(板书)自尊与虚荣的区别有哪些?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的爱护的心理。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把对

14、个人名誉和利益是否有好处,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动力,总是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别人有一点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了。比较: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需要的是虚荣、妒忌心强的人,还是有上进心的自尊自信的人呢?教学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尊的含义,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荣,两者要区分开来。课本P7页表格第三课时第二框题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情境导入框题教学:周恩来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光辉典范,他虽然身为国家领导人,却处处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周恩来对别人的哪怕是微小的劳动,都非常尊重。服务员给他端茶或送东西,他不是

15、放下手里的工作,站起来双手接过去,就是微笑着朝服务员点点头表示感谢。周总理外出视察工作,每当要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总是亲自和服务员、警卫员、厨师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亲切地对大家说:“辛苦了,谢谢,再见”,并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更感人的是,周总理在生命弥留之际,仍不忘感谢守护在他身边的医护人员。他也因此赢得了亿万人民对他的爱戴和尊敬。周恩来总理的事迹说明: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所以,我们应该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那么,尊重他人与我们的自尊有些什么联系呢?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要学习和讨论的

16、内容。 展开教学:一、“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1、组织学生听故事,谈感受:故事小林因为交友不慎,他被一帮贪玩的同学影响了学习。当父亲看到他的考试成绩后,紧皱着眉头,大口大口抽烟。父亲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但懂事的小林能从父亲的眼神里读懂父亲的伤心和失望。 正是这种眼神促使小林改变了自己,又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父亲开怀地笑了,说儿子是他的骄傲。小林看着父亲的笑容,他知道那是父亲对自己成功的赞赏,他觉得那真是自己的幸福故事爸爸妈妈又吵架了,小立很难过,很忧郁。上课的时候总是走神,放学的时候也是一个人默默地回家。 她的朋友小南总是想办法接近她,逗她开心,上课的时候提醒她好好听课。慢慢地,小立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了。 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