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12952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发挥其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提高。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谈几点做法和体会。一、 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参与欲望。兴趣是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一个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

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巧提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二、 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能参与。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皮亚杰认为:“数学的抽象乃是属于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历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

3、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要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爱学习,进而主动学习。1、会听。课堂上学生听得认真与否对知识的掌握具有决定作用,为了训练听的能力。这样做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保证听课质量。2、会看。教师可提供材料给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对于学生观察时所遇的困难,教师可做适当点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3、会想。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让学生有机会想问题,从而使学生养成乐于动脑的习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特别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从说中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