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21276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2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推进统筹城乡开展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开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加快经济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抢抓陕西开展建设机遇,推进我县跨越开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今年,我县作为统筹城乡开展试点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全域规划、试点先行的理念和“四化并举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统筹城乡工作全面铺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就我对统筹城乡开展情况的认识,形成了几点建议,不妥之处,望指正。 一、我县统筹城乡开展的主要情况 近几年来,我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始终把统筹城乡,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城乡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效劳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原那么,以信息化为依托,以工业化为先导,以城镇化为载体,以

2、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突出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一是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业集中区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等多个专项规划,实现了城乡规划一体化,二是中心镇建设取得突破,城关镇、烟霞镇等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怡和广场、育才广场建成开放,新增绿地面积202300平方米,安装路灯、景观灯5000余盏,XX县区亮灯率到达95%。坚持“三个不变、五个好处,吸引农民进城落户近3万人,县XX县区人口增加到50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三是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城市品位形象得到提升。 全力做大集镇,做好社区

3、和新农村。一是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那么,大力推进重点镇建设,烟霞镇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示范镇,叱干镇、赵镇、史德镇等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镇区建设步伐加快,逐步形成了“镇有常住民、民有不动产、草根经济兴、富民又强镇的开展格局,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按照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目标,启动了新型社区建设。三是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集中建设了一批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一批县级卫生示范村,广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高起点规划建设园区,带动城乡快速开展。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园区建设。依托产业园区建设根底,规划建设了

4、工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园区等。 大力推进各项民生事业,缩小城乡公共效劳差距。启动了覆盖面最广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全面参保,参保率达96%,60周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全县人民历史性地实现了老有所养。五大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县城中心敬老院和烟霞镇敬老院建成投用,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建立了三级公共卫生效劳网络,24所镇区卫生院综合楼和村级卫生室全部建成投用,药品“三统一实现镇村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4.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先后建成各类保障房,农村安居房和移民搬迁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化水平偏低。xx年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XX省城镇化

5、率47%,XX市城镇化率43%,而我县城镇化率偏低,分别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有一定差距。 二是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广阔农村地区,电力供给缺乏、水资源缺乏、道路交通不便逐渐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开展的瓶颈,改善水、电、路等根底设施条件成为解决好统筹城乡的当务之急。 三、对策及建议 创新体制,提高城镇化水平。打破城乡之间二元分割体制,加大各项根底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之间公共效劳与社会福利制度均等化,促进城乡间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身份变更和居住地变更的体制性障碍,向处在山区、生存条件恶劣、土地资源贫乏的贫困户、分散户搬迁新村开辟“绿色通道,23年内使北部沿山一带

6、群众辞别土窑洞。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现行法律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规定为根底,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农村非农用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的途径与机制,促进 二、三产业在城镇集中开展,科学合理解决小城镇的开展占用局部农村耕地的问题。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下,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促进土地不断向农业大户和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建立科学标准的就业和保障体系,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鼓励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和落户。对落户城镇的农民在创业、子女教育、养老统筹、享受低保政策等问题上要与城镇居

7、民同等对待,消除后顾之忧,不仅使他们能出得来,而且让农民能就业、有房住、有学上、有保障,真正融入城镇、变为市民。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重点镇,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按照“严规划、拉框架、建高层、增绿地、提品位的思路,尽快编制县城重点功能区、主要街路修建性详规,加快推进市政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宜居新xx。以“三城联创为载体,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健全环境卫生常态保洁和监管机制,加快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建设,加大XX县区“八乱治理力度,开展建筑工地、城市噪音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统筹规划XX县区丧葬场地,积极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快社区办公场所标准化建设,加强城市新建区的社

8、区化效劳。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创立活动,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改厕步伐,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推动产城融合,以园区化促进城市化。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紧紧抓住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以打造现代新兴产业集聚区、西咸紧密合作先导区、区域经济合作体制机制创XX县区和国家级西部经济合作引领区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开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产业工业园区。 创新思路,拓宽城乡统筹融资渠道。建立相对集中、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主要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非经营性

9、工程。对经营型、准经营型工程广泛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建设,积极争取将xx县申请为XX省统筹城乡开展示范区,取得中、省、市的更多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贷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全面投入到城乡建设领域,引导社会资金向重点镇、小城镇转移,鼓励民营企业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兴办小城镇根底设施和公益事业。加强城投公司管理,完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实现根底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开展。同时,建议减免根底设施和民生工程工程方面县级配套资金,以减轻县财政的压力。 五加大民生投入,促进公共效劳向农村倾斜。一是继续加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将

10、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积极争取中、省、市各类资金,进一步加大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二是统筹教育开展,加快实施高中进县城工程,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吸引社会资源兴办农村教育,大力开展农村根底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进城务工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乡村卫生院的支持,对乡村医生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效劳能力。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机构效劳。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参合覆盖率。加大农村救助的支持力度,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加快农村养老院规划布点与建设步伐,切实提高社会化养老水平。 内容总结1关于推进统筹城乡开展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开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加快经济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抢抓陕西开展建设机遇,推进我县跨越开展的必由之路2先后建成各类保障房,农村安居房和移民搬迁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化水平偏低3三、对策及建议 创新体制,提高城镇化水平4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实现根底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