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21246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doc(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 教学人员初级(中学语文) 【说明】 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教学内容】 杜甫律诗“登高”(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内容详见文档“课文之登高.doc”)【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教学环境】 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学要求】 遵循新课程标准,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本试卷共28题。基本知识

2、(6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分)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答案:C 第2题(单选题)信息技术对教育

3、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3分) A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C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D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答案:D第一部分教案设计(30分) 在进行“登高”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之前,以下选项中可以暂时忽略的是( )。(3分) A

4、学生是否学过杜甫的诗 B学生是否具备律诗的知识 C学生对杜甫生平的了解程度 D古代诗歌考察的目标、内容 答案:D 第4题(单选题)在当前教学环境中,下列教学活动无法实施的是( )。(3分) A浏览相关网页 B演示多媒体课件 C播放视频文件 D与学生网上实时互动 答案:D 以下是一份“登高”的教学方案设计,第59题嵌于该方案中。(WORD操作题) 【题目要求】:文档中提供了一篇“登高”的教学设计方案,其中蓝色部分是就该设计方案提出的相关问题(共6道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其对应的大写字母添写在该题后面对应的单元格中。注意:请勿随意更改文档内容及表格框架。教学方案设计案例名称登高科 目语文年级高

5、中二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第五题(单选题)以下不适于作为本课教学目标的一项是( )。A了解近体诗的基本知识B详细了解杜甫一生的经历C初步了解怎样从近体诗特点入手,鉴赏诗歌D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B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的爱国忧国之情培养文学审美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及平仄、押韵、对仗的要求2赏析景,领会诗歌情景相生的写作手法3赏析情,理解诗人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难点1体会颔联两诗句的深刻内涵2深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根源教学资源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0int演示型课件、介绍杜甫生平的视频短片、课文朗读音频文件等

6、四、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导入1导入新课教师用电脑展示诗人杜甫像,引起学生的关注,并简介杜甫生平2了解课文大意第六题(单选题)在第一次呈现课文内容时,为了增强感染力,以下教学方法中不适于选择的是( )。A教师亲自范读课文B播放配乐朗读课文的CDC播放由相关内容的视频、诗歌文本以及配乐朗诵组成的课件D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己默读课文D3按照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梳理诗歌的思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教学活动2赏读课文1赏析诗中的“景”第七题(单选题)赏析诗歌中的“景”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下教学方法中应排除的是( )。A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B教师逐句讲解都写

7、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C教师适当补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D请学生想象并描述诗中的景物B2赏析诗中的“情”3揭示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景为情设,情随景生。)4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活动3加深并拓展对课文的理解为进一步了解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组织学生开展“读杜诗、赏杜诗”的活动,活动采用“协作学习”方式,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是协作学习的交流活动过程。1学生分组第八题(多选题)全班40个学生(男生24人,女生16人)。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下列分组策略中,比较恰当的是( )A分成2个大组,24个男生为一组,16个女生为一组B列出8项活动任务,每组一个活

8、动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任务选择小组C分成5组,每组8位成员,男女分开D选出10名小组长,由小组长挑选组员E学生自由组合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组成小组 BDE2明确学习任务给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读杜诗、赏杜诗”的准备3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成果的展示第九题(单选题)在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时,下列策略中较好的是( )。A教师指定各小组的汇报人B由教师代替各小组汇报和展示学习成果C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小组活动成果D每个学生汇报在小组活动中个人完成的工作C4评价教师点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相结合教学活动4小结第10题(操作题)编辑修改教学文档。(9分) 请按如下要求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教学文档“登

9、高教学文档doc”进行编辑修改: (1)在“教学活动1”的空白处输入以下文本: (2)将第一行中的文本“登高教学方案设计”设置为加粗、宋体、三号字,且居中;(3)在页面底部(页脚)插入格式为“1,2,”的居中页码; 答案:略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27分) 在讲授“登高”一课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制作演示文稿。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1题(单选题)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必考虑的是( )。(3分) A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B教学资源不能有科学性错误 C教学资源应生动多样 D教学资源一定是数字格式 答案:D 第12题(填空题)准

10、备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恰当的关键词是_。(3分) 答案:杜甫,登高,课件 第13题(单选题)从网上获取与“登高”相关的课件、论文、图片等资源时,以下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3分) A课件的制作者是否与自己有相同的学科背景 B下载资源的版权问题,尽可能在使用时注明出处 C资源所属的网站是否属于教育网 D了解资源的制作原理和步骤,以便正确使用 答案:B 第14题(单选题)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它们分属不同的文件类型,按照他们的文件类型顺序列排正确的是( )。(3分) 登高.avi 登高.jpg登高.doc 登高.htmA.图象文件视频文件 网页文件 WORD文档文件B.

11、图象文件 WORD文档文件网页文件 视频文件C.视频文件图象文件 WORD文档文件 网页文件 D.视频文件 网页文件WORD文档文件 图象文件答案:C 第15题(单选题)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时,发现了一个很有用的语文教学网站,为了方便再次浏览并查找该网站中的新内容,比较适宜的方法是( )。(3分) A将网址复制到一个W0rd文档中 B将网页另存到一个特定的文件夹 C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 D复制网页上的所有内容到word文档 答案:C 第16题(单选题)将介绍杜甫的相关文字以纯文本形式插入Word文档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3分) A在浏览器中选中整个网页,执行“复制”命令,然

12、后在Word中执行“粘贴”命令 B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粘贴”命令 C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复制”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选择性粘贴”命令,选用“无格式文本” D在浏览器中执行“另存为”命令,保存为word文档 答案:C 第17题(操作题)编辑修改课件。(9分) 请按如下要求对考生文件夹下的课件文档“登高演示文稿ppt”进行编辑: (1)将考生文件夹下的“朗诵登高wav”音频文件插入到第2张幻灯片的右下角,并设置成单击时播放;(3分) (2)将考生文件夹中的“杜甫像jpg”插入到第3张幻灯片的右侧,并适当调整位置;(3分) (3)编辑修改后

13、,将文档在考生文件夹中另存为“课件登高ppt”。(3分) 答案:略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20分) 在教学实施环节,需要考查教学实施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学设施(硬件、软件)实施教学、利用工具进行交流的能力。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8题(单选题)在学生分组讨论时,下列做法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较充分的是( )。(3分) A站在讲台上,注视全体学生 B观察各组情况,按需要参加某些小组的讨论 C随机参加某一组的讨论即可 D看、听各小组的讨论,不发表任何看法 答案:B 第19题(多选题)在课上组织学生对感悟“登高”的思想感情进行讨论时,发现学生讨论不起来,可能的原因是下列中的( )。(3分) A学生普遍不喜欢秋天,没有讨论兴趣 B设计的讨论题过大,学生讨论无从下手 C所提问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 D分组不恰当,导致讨论无法正常开展 E没有提供相应的图片资料,学生有不满情绪 答案:B,C,D 第20题(单选题)在资源准备时,做好了课件“登高ppt”,到教室中要使用这个课件时,遇到了问题:双击“登高ppt”课件的图标后,系统提示“不能打开此文件”或者要求“打开方式”。可能的原因是下列中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