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08930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数学趣味课找规律11470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参 评 教 学 设 计课题:三年级数学趣味课-找规律 沙田 镇(街)中心 小学 姓 名: 杨德梅 联系电话:13428506679三年级数学趣味课-找规律教学内容:找规律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82页13题、88页第8题、90页第4题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乘数的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三年级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鉴于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特点,我对本课做出如下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环节旨在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初

2、步感受规律的存在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 层层深入,培养思维能力练习设计层层深入,让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找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畅谈收获,关注情感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成长体验中,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

3、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教学设施较先进,学校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可随时借阅、查询资料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为来我镇打工者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为初中文化水平,家庭教育状况不是很理想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己查询等),至今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并且已经初步具备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数学奥秘,找出计算的规律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

4、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让学生往下接儿歌小结: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初步感受到规律的存在)(二) 自主探索1、 出示第一组算式:51, 510,5010让学生试做这些算式的得数(1) 讨论: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师参加小组讨论并巡视(2) 汇报交流小结规律预

5、设:51=5,510=50,乘数1扩大10倍,5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5010,乘数10没有变化,5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用51和5010比较,乘数5和1都扩大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100倍 及由5到50到500都是扩大10倍 我这样想的,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上知道它就是500 我这样想的,5010=5025=500 我用51=5,然后再把省略的0写上就等于500 及时表扬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及时体验计算的技巧与策略通过教师的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反应情况,通过分析和订正来帮助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6、 出示第二组算式:书本第88页第8题 讨论:有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加数的个数是单个还是双数?你有什么发现? 让多个学生汇报交流预设:我发现987-3是984,981加3也是984同样986-2是984,982加2也是984一共有7个984所以用9847我还发现有单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 让多个学生试图归纳小结 小结:单数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 及时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我继续努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单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计算

7、比较简便通过不同学生的汇报,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动向情况,通过分析和讲解来帮助部分学生发现总结方法)3、 出示第三组算式第82页第13题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各题的因数和积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从中得到什么规律?让多个学生汇报交流预设: 1、第一个因数都是99,第二个因数逐题增加1 2、除第一题外,积都是三位数,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所以996=594,998=792 3、我认为9与第二个因数相乘的积左右分开,中间插入一个9.即使所求的积所以996=594,998=792 4、我有不同想法:除第一题外,积都是三位数,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第二个因数

8、的和都是10,中间一位都是9.所以996=594,998=792 你同意他们的发现吗?有了这么好的发现,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了你们真了不起,为我们的发现鼓掌庆贺一下及时表扬学生的兴趣越来高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算法的多样化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 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时间允许,出示第四组算式第90页第4题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我再补充了一道题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8

9、+ =987654 8+ =98765432(三) 课堂总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处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本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2、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3、 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交流,让学生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1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